APP下载

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建议

2022-01-11张金锋胡白雨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测报植保预警

张金锋,胡白雨

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建议

张金锋,胡白雨

(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6)

植保工作的核心在于高效的测报预警,病虫害测报预警关乎最终的防控效果,因此如何提高测报准确率是提升植保整体工作效率的关键。植保技术标准化作为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一环,是当下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对农业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标准及标准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及标准化现状进行了相应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化

植保技术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于植保技术工作的需求,促使植保技术标准化快速的发展,一些作物生产上重要病虫害的测报调查技术规范相继制订和完善[1-2]。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化以科研成果和传统测报技术为基础,两者有机结合转化为标准并适当超前,通过标准的宣贯实施,指导并规范作物病虫害的测报预警工作[3]。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地区生态气候环境差异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各有特点。近年来,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种植模式及生产结构的变化,加之区域大气候和田间小气候等的影响,作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不断变化,给新时期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预警及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4-5]。目前的标准体系,同不断变化的植保工作相比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在农业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构建系统、完善同时兼具实用性的农作物病虫测报预警技术标准体系成为当下植保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6]。本文围绕病虫害测报预警发展趋势及作者长期的病虫害测报预警实践,对我国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化工作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化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考。

1 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现状

1.1 测报标准体系结构分析

截止2021年5月,通过对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食品伙伴网等的查询发现,我国农业病虫害测报方面已有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60多项,地方标准近300项(图1~3)。在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方面,已初步形成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组成的农业病虫害测报标准体系,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事业发展。对已有标准的综合分析发现,反映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制修订缺失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新标准化法赋予了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的法律依据,但是目前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团体标准培育力度较弱。同时受农业植保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虽然全面取消企业标准的备案,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领跑者制度,但是大部分植保企业制订标准的积极性不高亦存在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标准缺乏竞争力。上述原因也造成目前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方面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缺位的现状。

图1 国家标准制订年份统计

图2 行业标准制订年份统计

图3 地方标准制订年份统计

1.2 标准老化缺失,更新速度慢

根据新标法规定,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对标准的制修订年份分析发现(图1~3),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5年以上的标准分别占比88%、70%、73%(截止2021年5月)。现阶段制定的标准普遍存在“标龄”时间长,更新滞后,同时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在内容方面出现交叉重复,测报调查环节规定不一致甚至冲突,衔接性差造成结果分析困难,如《小麦叶锈病测报调查规范》(NY/T 617—2002)、《小麦叶锈病测报调查规范》(DB11/T 283—2005)等。最后标准质量不高、推广普及率低、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等系列问题导致其难以满足新时期植保工作的需求。

1.3 新发病虫害标准制修订滞后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全球气候变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态势明显,如近年来爆发的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1月确认入侵我国云南省,扩散到华南、西南、华中和华东的16省(市、区)的617个县(市、区),并已呈现出向我国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和北方春玉米产区蔓延的态势,严重威胁作物生产[7]。虽然农业农村部牵头制定了《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NY/T 3866—2021),但是距离落地实施还存在不小的距离。种植结构调整及气候变化引起的病虫害种类的变化,以及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等因素叠加,相应的调查规范缺失或未能及时的制订;或者各地依据自身的情况自行拟定相应的调查测报规范,而各地制订的标准缺乏统一,调查、记录及统计结果千差万别,可比性差,不利于数据在大尺度上的系统分析,无法对病虫害区域间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测报预警。

1.4 新测报技术标准无法满足需求

目前,病虫害调查技术多沿用传统调查方法,过程繁琐并需耗费较大的人工,有些调查规范无法有效衔接新阶段的需求。随着技术的更新进步,新型病虫害测报技术和测报设备不断涌现,如电击式性诱技术、物联网自动虫情信息采集技术、虫害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识别技术及作物病害监测仪等,而针对新测报技术的标准无法满足现实需要[8]。当前,针对新技术、新设备方面的测报标准,可查的有《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NY/T 2732)、《梨小食心虫监测性诱芯应用技术规范》(NY/T 2733)、《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夜蛾类)》(NY/T 3253)、《桃小食心虫监测性诱芯应用技术规范》(NY/T 2734)、《利用绿盲蝽性信息素测报绿盲蝽技术规范》(DB37/T 3552)、《卫星遥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信息处理与发布技术要求》(DB34/T 3801)等,在病虫害监测种类、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

1.5 调查过程繁琐,标准规范执行力度弱

各地区植保系统普遍存在基层测报技术人员少、青黄不接、年龄结构老化情况,同时受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病虫害发生种类和规律变化、植保人员新测报技术方面知识更新能力弱以及承担繁重的其他工作任务等因素影响,病虫害测报预警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9]。基层植保普遍存在农作物病虫害物联网监测设备、物联网自动虫情测报采集设备、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害虫性诱自动计数设备、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等新型智能化监测设备配备较少。现有病虫测报技术规范虽然对病虫害调查的各个环节都作了系统详尽的规定,但由于调查强度大、耗费人力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影响后期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动态方面的比较分析,造成植保防控技术应用不到位,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2 完善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2.1 加快植保测报体系标准顶层设计

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化整体力量仍然较薄弱,标准化工作的层次较低,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病虫测报作为植保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后续防治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在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测报体系标准化既要体现在“测”的统一性,同时又要关注“报”的规范性。当前我国植保测报技术标准滞后于测报预警技术推广工作,整体体系多以传统技术标准为主,标准起草过程中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标准起草人主要依据平时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对象来进行编写,植保相关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积极性不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形式的资源整合,作物病虫害测报预警相关的创新性技术、设备的涌现,在系统性、协调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对农业测报预警标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业测报预警标准顶层设计的缺乏导致无法形成科学完善系统标准体系框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联合产业龙头企业、协会、高校及研究机构申请成立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全国范围的标准普查、制修订和标准化工作,完善测报预警标准化体系,助力新时期农业植保工作发展。

2.2 加强测报技术及操作规程制(修)订工作

现有的标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单项标准多,综合性标准少。建议对标龄过长、不符合生产实际以及没有必要存在的标准,予以废除,加快制(修)订既符合产业发展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标准。同时农作物病虫害远程监控物联网、害虫性诱实时监测系统、农作物病害实时预警系统等新型测报技术设备不断应用,而针对新型测报技术设备尚缺乏统一的规范,造成在产品应用推广中,无法有效评估测报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产品的市场推广,今后的实践中,应根据新型测报技术的特点及病虫害发生、危害和活动规律,制定相关技术设备应用规程,提高测报数据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便于大尺度范围的信息交流和测报分析,推动智慧测报事业发展。

2.3 测报设备标准化,规范植保测报事业发展

虽然农作物病虫害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研究投入、技术成熟度、推进速度等方面尚存在很大的不足,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目前测报设备的发展创新多以公司为主,在国家层面上缺乏指导,已有的标准无法满足当前产业的需要。而在推广层面,标准缺失问题尤为突出,如测报工具的田间布局往往随意性很大,使用操作缺乏人性化,选点未考虑区域气候和作物区划;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存在建者无用、用者无建的情况;基层工作者在使用中缺乏培训,操作程序复杂,面对复杂的处理工作无从下手,设备无法做到简化病虫害测报工作的目的。建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加入测报工具及行业推广标准制修订工作,如高空测报灯具必须按照全国统一标准,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期、病虫害发生期的特点,确定安装位置、灯光功率、光源性质、光波波长等,这样才能确保调查数据全国一致性,有效的发挥设备的功能,指导后期的病虫害防控。

2.4 测报数据采集标准化,统一数据采集标准体系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数据是预警预报的基础,目前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数据标准、接口标准、应用标准、测试标准、维护标准等缺失,造成后期应用缺少指导。当前的测报设备仅做到引诱害虫进行拍照识别,但是在后期决策方面缺少害虫发生危害分级,无法有效指导生产。随着病虫害预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农业绿色化转型,测报预警数据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设备数据处理层面,应加大害虫测报处理、危害分级等标准研制,实现技术参数、数据传输、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化,便于数据共享及全国范围的病虫害流行比较分析。

2.5 加强标准的宣传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

当前植保部门既懂标准化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应加强植保标准化人才培养,改变当前植保标准化重制订、轻实施的现状;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促进标准与应用的有机统一,真正起到指导病虫害防控的作用;规范测报预警示范基地建设,搭建“政府+市场”的标准实施体系。同时在标准化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标准化监督评价体系,标准制修订单位应加强行业的调研指导,做好产业现状、问题以及科研院所、企业的合理化建议搜集,实现标准的制修订与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有效指导规范产业的发展。

3 结 语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预警是开展作物病虫防控的重要基础,为有效的提高植保工作成效及服务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规范统一的病虫害测报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力推动测报体系标准的统一,并且相关标准之间应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便于统一规范病虫害调查以及数据比较分析。植保从业人员减少、交通不便与病虫频发、重发、监测难度大等因素致使病虫害监测标准化建设较难开展,标准的制定、修订、宣贯和监督检查,需要各方的不断努力,最后标准化监测数据亦需要长期不间断收集以便构建完善的病虫害预测预报标准化数据库,以期为今后实现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智慧化奠定基础,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化转型。

[1] 杜学林. 现代植物保护技术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关键[J]. 农业科技通讯, 2003(5): 30-31.

[2] 焦明歧. 植保工作的标准化与植保信息网络建设[J]. 贵州农业科学, 2003, 31(1): 67-68.

[3] 李贵喜, 于建平, 栾欣, 等. 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地方标准编制方法之探讨[J]. 中国标准化, 2016(6): 111-115.

[4] 林玉涵, 严荷荣. 植保机械行业国际标准化进程及我国参与情况[J]. 农业工程, 2015, 5(5): 9-13.

[5] 黄冲, 姜玉英, 曾娟. 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制定方法和改进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 2019, 39(1): 31-45.

[6] 刘莉, 高军, 张文英, 等. 推进病虫测报技术规范化提升监测预警技术水平[J].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18(1): 40-42.

[7] 郭井菲, 何康来, 王振营. 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J]. 应用昆虫学报, 2019, 56(3): 3-11.

[8] 黄冲, 刘万才. 我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化发展进程、现状与推进思路[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 38(2): 21-25.

[9] 耿跃, 董红刚, 陈银凤, 等. 新型种植模式下县级现代病虫测报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生物灾害科学, 2019, 42(2): 104-107.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andardization in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System of Agricultural Diseases and Insects

ZHANG Jinfeng, HU Baiyu

(Chengdu Bi’ang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610036, China)

The efficacy of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agricultural pests is the cor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earl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important. So how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plant protection. 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e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also has a significance in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andards and standard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andardization in th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agricultural diseases and insects. Base on th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raised to help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status of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agricultural diseases and insects.

agriculture; disease and insect;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standardization

S431

A

2095-3704(2021)04-0477-05

张金锋, 胡白雨. 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建议[J]. 生物灾害科学, 2021, 44(4): 477-481.

2021-08-14

2021-11-13

张金锋(1987—),男,农艺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标准化、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研究,zhangjinfeng2010@126.com。

猜你喜欢

测报植保预警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