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肛门部异位胰腺结节伴高位复杂性肛瘘合并尾骨下肠源性囊肿报告*

2022-01-11余清华张宗文王宇张艺嘉彭卫红顾尽晖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6期
关键词:尾骨瘘管肛瘘

余清华,张宗文,王宇,张艺嘉,彭卫红,顾尽晖

1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贵州贵阳 550025

2思南县民族中医院肛肠科 贵州思南 565100

3贵州省西南肛肠杂病研究所 贵州贵阳 550001

4 贵州中医药大学肛肠疾病诊疗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 550025

5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肛肠科 江苏苏州 215001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HP)、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EC)均为临床少见的先天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常于术后病理检查后确诊。本文所报告病例仅以肛瘘表现入院,术前盆腔CT检查提示高位复杂性肛瘘,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征象,术后病理提示肛门部HP结节和尾骨下EC。经检索文献未发现有关肛门部HP、尾骨下EC、高位复杂性肛瘘同时存在的病例,故予以报道,以供临床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肛周硬结疼痛、破溃渗液30余年,再发加重4天”入院。3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肛周硬结、疼痛,破溃后流脓、渗液,可自行好转,反复发作,未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患者入院前4天骶尾部疼痛难忍,伴肛周流脓、渗液,无畏寒、发热等症状,但未就医,症状逐渐加重,后为寻求治疗,于2019年2月28日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肛肠疾病诊疗研究中心,门诊以“高位复杂性肛瘘”收住入院。

1.2 查体

生命体征:T 36.7℃,P 78次/分,R 18次/分,BP 118/78 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膀胱截石位):肛门周围至骶尾部皮肤破溃、充血,肛门6点钟方位距离肛缘约10 cm处可见两个外瘘口,挤压可见少量脓性液体流出(图1)。直肠指诊6点钟方位距肛门缘约6 cm处可触及一硬结及条索状硬结组织,远端压痛、有波动感,退指染脓、无染血。因骶尾部疼痛难忍,故未行肛门镜检查。

图1 术前查体所见

1.3 辅助检查

超敏C反应蛋白4.63 mg/dL。血常规、二便常规、传染七项、凝血功能、心肌酶、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盆腔CT提示:高位肛瘘、累及左侧肛提肌(图2)。

图2 术前盆腔CT影像学表现

2 治疗

2.1 手术经过

患者采用腰麻,麻醉满意后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肛门松弛可。术中分别从两个外瘘口予探针探查,探及内口位于后正中线直肠距肛缘6 cm处,探针带7号丝线并引出(图3A、图3B);菱形切开两个外瘘口周围皮肤,逐渐分离瘘管,分离过程中发现存在2根分支瘘管,分别穿探针探查,内口分别位于5点、7点钟方位距肛缘约3 cm、5 cm处,分别带7号丝线并引出(图3C、图3D);扩大切口充分剥离瘘管,切开尾骨下皮肤,见尾骨下大小约3 cm×3 cm×2 cm囊肿(图4),囊肿内液体清亮透明,完整切除囊肿并送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回报:尾骨下肠源性囊肿(图5);切除外段部分瘘管并送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回报:肛门部异位胰腺结节伴感染(图6);4根瘘管均用乳胶圈挂线,5点、7点钟方位实挂线,6点钟方位先虚挂线后实挂线,双氧水反复冲洗,彻底止血后部分缝合尾骨下切口。

图3 术中探查所见瘘管

图4 尾骨下囊肿(图中箭头所示)

图5 囊肿病理学检查结果

图6 瘘管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2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换药,抗感染、止血,消肿镇痛,联合中药熏洗等中医特色疗法。

3 结果

患者伤口恢复可(图7)。分别于术后2个月、6个月、1年、2年回访,患者述无肛门坠胀、排粪不尽感,无漏气、漏便,无肛门疼痛等症状,排粪功能正常。

图7 术后伤口恢复情况

4 讨论

HP又称为迷走胰腺或副胰,是一种生长在正常胰腺组织解剖部位以外,拥有独立供应血管及神经支配的孤立性胰腺组织,约50%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1]。有学者对内镜下诊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73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2]:在50例完成病理检查的患者中,6例患者诊断为HP,所有HP均发生在胃。HP好发于胃,可能与胃和胰腺均源于前肠末端有关[3]。除此之外,HP亦可见于食管、胆囊、胆道、肝、脾、大网膜、肠系膜、结肠、骶骨前间隙等部位[4-5]。HP的发病率约为0.5%~14%[6],且被认为是潜在恶性病变的来源之一[7]。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胰腺组织在胚胎时期的异常迁移、移植等因素有关[8]。HP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多在病理检查后明确诊断。有文献报道其CT平扫、增强以及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与原位胰腺相似,其中MRI扫描T1WI呈高信号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9]。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有血流信号的改变,其中导管异位表现为少许血流信号;腺泡异位多表现为中等血流信号或丰富血流信号;而混合型异位多表现为中等血流信号[10],这可能对早期诊断HP有一定的帮助,但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EC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罕见的先天性疾病[11-12],新生儿发病率约为0.01%~0.02%[13],多见于纵隔、腹膜腔、蛛网膜下腔、脑室及颈椎、胸椎椎管内[14-15]。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EC的发生可能与胚胎发育阶段的前3周内胚层与中胚层未完全分离,胚胎原基迷离有关[16]。而皮下EC的发病可能与胚胎期前肠细胞的迁移有密切关系[17]。因EC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很难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针对盆底疾病常规行超声,CT或增强CT,MRI等检查[18],可早期发现盆底、直肠后、肛周囊肿样病变,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15,19]。EC具有一定癌变倾向[20],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可判断病变性质[21-23]。因此,完整切除EC且行病理学检查十分重要。

本例患者入院时仅仅表现为肛瘘症状和体征,否认结核、炎性肠病及肛门部手术史等病史。因外瘘口位置较高,位于骶尾部,有存在骶尾部囊肿可能。术中共发现2根主瘘管、2根分支瘘管及3个内口,最高内口位于后正中线直肠距肛缘6 cm处。术中在切开尾骨下皮肤时见尾骨下大小约3 cm×3 cm×2 cm囊肿,囊肿内液体清亮透明,将其完整切除后送病理学检查。患者发病早(约10岁左右),病程长,反复发作,未行手术治疗,考虑先天性发育畸形可能性大,恶变的概率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肛门部HP结节伴感染和尾骨下EC,未发现移行上皮、鳞状上皮、骨骼、毛发等组织的存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发病大部分由肛腺感染所致,少部分由克罗恩病、结核、藏毛窦、化脓性汗腺炎、子宫内膜异位症、骶尾部囊肿感染等[24-25]所致。该病例HP、EC并存,为典型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其肛瘘的发生考虑为肛门部HP的反复感染所致。患者在发病早期未引起高度重视,肛门部HP反复感染而出现肛周硬结、流脓,病变逐渐向深部延伸,最终形成高位复杂性肛瘘。其肛瘘的形成与尾骨下EC可能无直接因果关系。骶尾部囊肿破溃后与外界相通可形成外窦口,且窦口多距肛门部较远,本病例的外瘘口位置符合前述表现,但该病例术中见囊肿内液体清亮透明,囊壁完整,无破溃和感染征象,与骶尾部外瘘口无关联。其病理学检查提示尾骨下EC,不支持骶尾部藏毛窦、畸胎瘤等疾病诊断。而HP和EC均为先天性发育畸形,具有潜在恶变风险,完整切除病灶与保护肛门功能同等重要,临床上应权衡利弊,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本病例术前盆腔CT未提示尾骨下EC及肛门部HP结节征象,仅提示为高位肛瘘,这可能与盆底解剖结构比较复杂、CT对盆底软组织的分辨率及检查者对肛门部HP及EC的认识程度不足等因素有关。针对盆底、肛门部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复杂性疾病(如复杂性肛瘘、肛周马蹄形脓肿等),合理选择盆底MRI,CT或增强CT,直肠腔内B超等可早期发现可疑病灶,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同时需提高对HP、EC的遗传学、胚胎学、组织病理学及相关影像学的认识和研究,进一步提高盆底HP、EC的诊治水平。

利益冲突声明 全体作者均声明不存在与本文相关的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尾骨瘘管肛瘘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摔了一跤 小心尾骨骨折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常搓尾骨防治老年人便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耳仓”是福还是祸
常搓尾骨防治老年人便秘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
中药坐浴治疗170例肛瘘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