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智慧课堂阅读 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2-01-10陶干明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堂阅读综合素质核心素养

陶干明

摘要:在飞速发展的现代,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教育事业愈来愈倍受关注,尤其是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越来越重视,这在小学的教育当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目前的语文的教学课堂较以前理念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上有很大的改观,但是整体而言依旧存在着很多需要进步之处,接下来就智慧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达到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这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量,为全面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综合素质;课堂阅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教育正顺应时代而不断改革,不仅教学质量达到新高度,而且对于学生们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也特别重视。都说孩子的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的培养就是打地基的时期,要养成一个正确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到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好语文的前提是需要把知识装进学生们的脑袋里,这就需要他们拥有一个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将无声的文字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去理解透,这样才可以把它们都牢牢的记在脑子里。语文的学习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进行,而老师们的教学模式是最为关键的,学生在课堂当中是被动接收知识的一方,得依靠老师的引导来理解课文,而对于需要学生们自主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则需要老师们循序渐进的辅助并引导,才能让他们都有一个良好阅读习惯,也锻炼了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阅读课堂的不重视

很多的老师会把整堂课的时间都用在教材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带学生读、抄、背课文,布置的课后作业也是把课堂上讲的再抄写一边或者背诵。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久而久之学生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得不到培训,也会逐渐下降。教材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们要学习的东西是是发散的,不能单单局限于课本,需要的是大量的阅读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学生们在文学作品阅读量上面有很大的欠缺,文学知识也不足,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核心素养也难以得到提高。

2.阅读课堂上缺乏互动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专注力并不高,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开小差,而语文阅读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力,这样才能保证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很老师在阅读课堂上都习惯让学生们自由看自己喜欢的内容,上课保持自习的氛围,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几乎没有,这样很容易给学生留有开小差的机会,不仅教学质量不高,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互动能够把自己阅读而理解的想法进行表达,这也能够侧面的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倘若老师们不重视与学生们的课堂交流的话,那么对于整个语文学习无疑是影响巨大的。

二、在智慧阅读课堂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就得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学生一旦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会有很强的专注力,也就能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很多的便利,多媒体设备已普遍用于教学当中,老师们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来增加阅读课堂的童趣性,让学生们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学习《姓氏歌》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网络功能来为学生们拓宽知识面,就可以给学生们找到课文的出处《百家姓》来作为引申,播放相关的动画片,让学生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底蕴,加深对要学习的课文的理解,以及也拓宽了他们的的知识面。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

2.增加课堂提问,掌握学生们阅读情况

有研究表明,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阅读需要用眼睛去看,动脑袋去思考理解,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能够去表达出来,这同时也是对阅读结果的有效检验。老师们在阅读课堂上要针对阅读内容提出倾向问题,让学生脱离文本回答问题,适当的进行思维牵引,侧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读物以名著为主,阅读《水浒传之武松打虎》图画版选读时,针对图册的内容,老师可以给学生提问“通过阅读,这篇图文上我们能够知道主人公叫什么名字呢?他做了什么事呢?除了他之外还出现了什么关键事物吗?”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们举手发言,畅所欲言,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这样的一问一答的课堂互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学生们的不同回答也反映出他们的阅读质量和思考,这便于老师把握教学方向,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对阅读充满热情,把被动阅读变为主动。

3.让学生写读后感,提高理解能力

学生们进行自我阅读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的,在这个时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很多的理解会有所偏差。而老师在布置学生的阅读任务的时候,要对学生们的阅读作业进行评价和改正,通过让学生们写读后感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一是可以督促他们完成阅读,二是可以直观反映他们的理解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均有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在同步进行。

三、结语

阅读是能够让人知识面更加丰富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大力提倡阅读教学,从小学抓起,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素质。阅读课堂的教学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智慧课堂的背景之下,能够让学生对语文保持学习兴趣,对阅读保持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庆、朱家珑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012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

[3]陈怡:《人教版與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10 年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0 年 8 月.

猜你喜欢

课堂阅读综合素质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课堂阅读策略的运用和探索
英语阅读教学之探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生活实践的搭配探究
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