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补偿视域下外宣文本汉英翻译

2022-01-10李颖贤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汉英

李颖贤

摘要:中国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发光闪亮,中华文化“走出去”已成为至今炙热的话题。为使中华文化更好地在世界舞台发声,外宣文本翻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翻译补偿理论和外宣文本的结合,研究外宣文本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旨在为外宣文本翻译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翻译补偿;外宣翻译;汉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译者不仅需有熟练的翻译技术,同时还需要熟悉文本的背景知识。因此,为了弥补文本中的文化缺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翻译补偿理论和外宣文本的结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翻译补偿理论

国内外许多译者和学者已经认识到翻译补偿策略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具体的翻译补偿方法。马红军吸收国内外学者关于翻译补偿手段的研究成果,将补偿方式分为显性补偿和隐性补偿。显性补偿主要指脚注、尾注、注释、前言、附录等,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隐性补偿是指译者对原文进行调整,如获取、解释、归化等,使读者达到共鸣。

2.外宣文本译文分析

2.1显性补偿

例1 广东地处华南,倚南岭而带南海,是祖国的南大门。

译文:Located in South China, with Nan Mountain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Sea in the south,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southern boundary of the China.

Annotation2: South China Sea,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ese mainland, is the largest and deepest water area in the offshore China.

由于考慮到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成功,南中国和南海的地理优势,作者使用脚注介绍了这两个地方。如果没有脚注,目标语读者可能无法理解广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原因。因此,位置脚注是目标读者阅读文本所必需的辅助信息。

例2 大约9世纪左右,广州成为世界知名的“东方大港”,阿拉伯、波斯和中国商人共同开拓出一条自广州港直通波斯湾奥巴拉港、巴士拉港的海上贸易通道,史称“广州通海夷道”。

译文:Around the 9th century, Guangzhou became a well-known “Great Eastern Port” in the world. Merchants from Arab, Persia and China jointly opened up a maritime trade channel that directly was connected from Guangzhou Port to the Obala Port in Persian Gulf and Basra Port, which was known as Guangzhou Tonghai yi road (the earliest name of Maritime Silk Road in China).

在文本注释中加括号是为了在译文中增加额外的、简明的信息,使读者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如果直译 “广州通海夷道”,读者由于缺乏中国历史的背景资料,对这些术语并不熟悉,因此无法对唐代的繁荣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译者在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名称中加入了背景信息。由于“一带一路”是世界各国都熟悉的,通过添加这些背景信息,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广州通海夷道。

2.2隐性补偿

例3 1557年,澳门被葡萄牙人租作商埠,广东最先卷入近现代世界贸易体系。

译文:In 1557, Macao was leased as commercial port by the Portuguese. Therefore, Guangdong was the first to be involved in the modern world trading system.

在原文中,“商埠”是“商业港口”,如果音译为“商埠”,由于缺乏背景信息,目标读者可能无法理解它的确切含义。为了避免误解原文,译者采用了阐释翻译方法,向读者表达意思。

例4 4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快速持续发展也将给世界带来了发展进步的机遇。

译文:Over the past 40 year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made a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conomy, which will bring opportunities for global progress.

“已经”表示事情已经发生的完成时态,而“将”表示将来会发生的将来时态。因此,当翻译成英语时,这些词汇意义是通过语法表达的,因此时态补偿是必要的。

3.总结

为补偿外宣文本的文化缺省,译者需要考虑采用显性或隐性补偿来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通过案例分析了翻译补偿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使译者更系统掌握显隐性补偿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Hatim, Basil & Mason, Ia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 London: Longman, 1990.

[2]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3] 马红军.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兼评 Hawkes《红楼梦》英译本的补偿策略[J].外语教育与教学,2003(10):37-39.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汉英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