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

2015-09-01刘菊琨

科技视界 2015年25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英译

刘菊琨

【摘 要】拟从外宣翻译的“非逐字英译”、“贴近受众思维习惯”、“译前处理”等特殊翻译要求入手探讨了中药说明书的英译,旨在促进中医药的对外宣传。

【关键词】外宣翻译;中药说明书;英译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凝聚着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医药与民族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和重视。由于中医药可作为外宣资源的一部分,笔者认为,从外宣翻译视角对中药说明书翻译进行分析,对做好中药说明书翻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 “非逐字英译”之特点在中药名英译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受严复先生“信、达、雅”翻译标准影响较大,许多人从事翻译时,未能真正领会其精髓就急于下笔,力求忠实于原文,结果就会出现错译、死译、望文生义、机械直译等现象,翻译出来的东西可读性不高,让国外读者难以接受。中药说明书英译里就有很多典型例子,例如,“失笑散”被译为“Powder for Lost Smiles”,“白虎汤”常被译为“White Tiger Decoction”,“妇颜宝”被译为“Complexion-nourishing Pills for Ladies”。

遵循外宣翻译“非逐字英译”特点,译者需要增加必要的说明、补充或减译、意译等。例如,“失笑散”除了医学专业意义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学性隐喻内涵,根据《医方发挥》的解释:“本方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前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因此,根据此药的功效,可将其译为“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2 “贴近受众思维习惯”之理念在说明书功效语英译中的体现

黄友义先生曾指出,最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有时要增加背景内容,有时要将原话直译,有时必须使用间接引语。简而言之,外宣材料的翻译就要“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27-28)。

例:功能与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化积,补血益气。

Actions and indications: reinforcing spleen to promote digestion, promoting digestion and removing food stagnation, invigorating the blood and replenishing“qi”.

分析:这是“消食补血口服液”的功效语,字面上此短语包含两层意思,即“健脾”与“开胃”。但在仔细查阅中医相关书籍后,笔者发现“健脾”与“开胃”其实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健脾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开胃,因此,为了避免累赘以及使表达地道,只需把“开胃”译出即可;同理,“消食”与“化积”所表达的意思一样,所以只需译出一个即可,再看“补血益气”,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此外,正如此药名为“消食补血口服液”,“消食补血”是其主要功能,因此,只需译出“补血”即可,更重要的是药物本质意思没有改变。

3 “译前处理”之必要性在中药说明书常见英译误区中的体现

对外宣传翻译有其特定受众与特殊目的,有必要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译前处理”。这种处理包括:(1)在尊重原文主要信息、充分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英语受众的接受心理、习惯,对原文进行语言本身方面的处理,包括风格、文体、篇章等;(2)从外宣翻译的特殊目的出发,对原文材料的内容进行译前预处理(李欣,2001:18-21)。

下面就以中药说明书英译的常见误区为例:误区一:结构词不全,缺失严重。因此,在翻译结构词前,应对翻译原文进行规范化处理。误区二:缺乏中药常识,文化缺失严重。例如,“罗汉果菊花茶”,属于中药保健药品的一种,其配方是菊花、罗汉果和蔗糖,许多译者在翻译之前未了解该保健药品的配料与功效,想当然地把它译成“Luo han Fruit and Chrysanthemum Tea”,事实上,这里的“茶”应该译为“drink”而不是“tea”。误区三:概念不清,相互混淆。例如,李照国先生曾经指出:“虚”是中医学中应用很广泛的一个概念,根据不同的情况它在英语中可能有这样一些对应语:asthenia,deficiency,insufficiency,weakness,debility,hypofunction等,但笔者发现在很多译文中,不论语境相同与否译者都采用deficiency来表示“虚”。误区四:偏离语境,用词累赘。中药功效语常使用四字结构,而且常出现同义并列的功效语,如“延年益寿”,这里“益寿”与“延年”意思相同,翻译时就不必把“益寿”译出来,将其省略译成“promote longevity”足矣。

4 结语

通过上文对中药说明书英译的各种分析可以得出:译者在进行中药说明书的英译时,不能拘泥于字面,生搬硬套,需要透过文字表层意思,把握深层意义;翻译时要时刻谨记“译文是给外国人看的”,确保译文符合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此外,在着手翻译之前,需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译前处理”,杜绝“想当然”的思想,勤查勤问,最大限度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2]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天津电视台国际部《中国·天津》的个案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2001(1):18-22.

[3]欧阳利锋.中医药说明书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2,15(2):17-20.

[4]欧明.汉英常用中药手册[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刘展]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