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学鉴赏

2022-01-10毛宁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职课程

毛宁

摘要:对高职学生来说,在教师指导下对其进行文学鉴赏,不仅可以夯实文学知识,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行传承,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化修养,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授业解惑者,教师要深刻认识肩上的重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便他们的逻辑思维、审美等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高职课程; 汉语言教学; 文学鉴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有悠久的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批汉语言专业的人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专业化、技能化的国家建设人才,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能够从中探求美、发现美,并形成赏析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是我们在高等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开展文学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

一、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

网络的普及,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事,从而开阔视野,然而,网络也存在弊端,其中的不良思想对大学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当学生不知道真善美的真谛,自然也不可能变成一个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人,也不可能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现美。这种状态是极其危险的。

(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操

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引进教学创新后,学校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实践知识和理论,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时间自主学习。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大的抱负和更广泛的精神,以改善学生的思想领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二、现如今高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

在语文文学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技能和知识,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近年来,仍有一些机构采用传统教学理念,只注重教学内容,重点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对学习语文和文学的兴趣逐渐减退

(二)高等职业教育方法相对落后

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不重视与其他主要大学在语文文学教学领域的沟通,管理层也不追求教师的教学目标。导致教育的问题越来越重要,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师教育滞后的另一个例子是,许多教师用传统方法教授中文,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不感兴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听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很多学生认为中国语言文学无聊,除了大学生人数之外,老师们没有办法一个接一个地互动,最终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高職汉语言教学中文学鉴赏的有效策略

(一)把握写作背景

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单词、歌曲、礼物、散文、小说还是戏剧,都是作者在某一特定时间、某一特定场合、某一特定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意识和思想的表达。因此,要真正理解文学作品,就要深入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真实情况、作者的知识和感情,不断探索作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历程,全面了解作品内容。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必须在上课前组织学生认真准备文学作品,以便学习和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与此同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并提高他们对这些资源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第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写作语境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文学作品是作者在特定社会和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一种感觉的载体,往往表现为即使在经历了某一特定事件之后也感受到的一种感觉。

(二)加强对作品内容的把握

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能够流传千古,被后人敬仰,除了其思想内涵比较丰富,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文章的语言相对精炼。现代人写文章,对于一个中心思想,可以洒洒洋洋写上数千字,依然觉得意犹未尽。而古代文章,限于篇幅,内容不会太多,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唐诗。无数诗人,要在相对有限的篇幅里,将感情几经转折,语言必须做到精炼。当然,经典文章的优秀之处远不止这一处,正因如此,才值得后人学习。优秀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都会在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所教内容进行灵活的解析,拉近学生与经典文章的距离,促使他们自觉战胜畏难情绪,以更加饱满的态度参与学习。具体的方式有留、补、换、调、扩等等。

(三)文学作品品鉴中要“想意境,悟内涵”

在语文文学教学中,老师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画意,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其中包含的思想情感,这也是文学鉴赏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为了使文学欣赏教学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教师必须使教学理念多样化,使教学方法更加动态,并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很好的介绍。文学作品——甚至包括艺术美、音乐美、情感美和语言美,这些都在文字中结合起来,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情感价值或影响。如果放弃意识形态的感情,就不会有深奥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必然会与作者的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对于诗歌来说,情感是灵魂和生命古诗虽然只算几行,却能表达作者心中的想法我国古典诗歌特别强调艺术美,将以心情和语言作为优秀文学作品来衡量在古诗中,为了反映心情,现实和心情往往结合在一起,代表着茶的魅力等饱满、易读、身临其境的形象,复杂情感的味道非常直观。

(四)利用文化遗产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语文文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要使用的文学作品,充分表达文学作品的心情,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隐藏的遗产和魅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程度,同时提供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遗产,并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出发全面了解作品领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兼具。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文学鉴赏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深入体会文学作品的美,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古丽努尔·依曼拜.浅谈高职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学鉴赏[J].中外交流,2019,26(34).

猜你喜欢

高职课程
SPOC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微信平台实现高职课程慕课化的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策略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慕课对于高职课程教育形态的创新与推动作用
基于“人本主义”的高职课程改革措施分析
高职学院《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