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灰菜致重度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

2022-01-10高瑞佳王延龙李福秋

关键词:光敏皮肤科性皮炎

高瑞佳,王延龙,李福秋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面部肿胀、坏死2个月余,于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2个月前因食用大量灰菜经日光暴晒30 min,2 d后面部出现红斑、肿胀,少量紫红色瘀点、瘀斑,见图1a,伴有明显瘙痒、胀痛感,双侧眼睑肿胀,睁眼困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具体剂量不详)。5 d后肿胀稍改善,因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出院,回家前往当地小诊所静点药物治疗2周(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口服消炎药(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雷夫努尔湿敷,1次/d。发病第4天,面部紫红色瘀点、瘀斑融合成大片,从鼻尖开始出现坏死、溃疡,见图1b,5 d后坏死面积逐渐扩大,蔓延至鼻背、下唇、双侧面颊部。今日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追问病史患者自述2019年11月4日食用大量灰菜暴晒后于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等不适。邻居与其一起进食灰菜发生类似反应,家中其他成员无类似反应。既往体健,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

体格检查:体温:36.2℃,心率:80次/min,呼吸频率:20 次/min,血压:130/80 mmHg,其他各系统未见异常。皮肤科查体:面颊部、鼻部、下唇可见大片状黑色坏死痂,伴糜烂及渗出,见图1c。根据患者提供的照片,发病时查体:面部弥漫、非凹陷性肿胀,皮肤表面紧张发亮,双侧眼睑肿胀,睁眼困难,双唇肿胀如腊肠状,张口受限,面部散在瘀点、瘀斑,以面颊部、鼻背为重,衣服遮盖处未见类似皮损,边界清,见图2。

图1 患者临床照片

图2 重症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面部皮损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重度植物日光性皮炎。

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d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1片/次,1次/d口服;皮诺欣外用2次/d,那氟沙星软膏外用2次/d。1周后面部大片黑色痂退掉,可见淡红色轻度凹陷瘢痕,见图1d。

2 讨论

植物日光性皮炎史由于植物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主要是呋喃香豆素)通过空气媒介、直接接触以及口服吸收后到达皮肤,经过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以光毒性反应为主要表现的光敏性皮肤病。好发于夏季中后期,皮疹以面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为主[1]。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发生与个体体质、所食光敏性物质和日晒这三者共同作用有关。国外已报道引起该病的主要植物有柠檬、芹菜、灰菜等[2]。而我国已报道常见的为灰菜、苋菜、荠菜、扫帚苗、菠菜、野菜、苦菜等[3]。患基础疾病如肝肾疾病、内分泌功能障碍[4]、代谢异常、营养不良或贫血等患者经日光暴晒后易诱发本病。本病早期易被误诊为接触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皮肌炎等。该病随着肿胀的逐渐消退,坏死也逐渐显现。因此,详细询问病史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重症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容易遗留瘢痕[5],影响美观及肢体功能,严重者引起皮肤溃疡、坏死、甚至危及生命[6]。

分析该患发病为秋冬季,颜面部遗留瘢痕,由于患者早期自觉皮损好转要求出院,因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现影响美观,必要时建议患者前往整形美容科进行植皮手术,避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野生植物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因此应增加该病的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相关人群的防护意识,食用光敏性物质后注意避免暴晒。

猜你喜欢

光敏皮肤科性皮炎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光敏色素A参与苜蓿秋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Fe修饰石墨烯的结构及其析氢性能调控研究
野生木耳致植物日光性皮炎4例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锂铝硅系光敏微晶玻璃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探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