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药物透入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22-01-10肖士鹏常中飞李士春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00043首都医科大学北京0005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针灸

肖士鹏,常中飞,2△,李士春(.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 00043;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00050)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电脑前、智能手机端长时间工作、学习的几率越来越大,而户外活动越来越少,长期在手机、电脑前坐位工作成为新的工作模式。长期的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对颈部肌肉群及颈椎的损伤日趋加重,有研究显示,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1]。各种原因导致颈椎椎间盘突出均可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病率最高,约占全部颈椎病的60%-70%左右,患者表现为颈、肩、背并可连及上肢(前臂、手部)疼痛、麻木,上肢感觉冰凉等[2]。严重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选择手术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且存在部分患者排斥手术疗法,甚至畏惧手术等客观情况。近年来,我院采用超声药物导入联合针灸的中医疗法治疗该类型颈椎病96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骨科及中医科门诊治疗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联合针灸)48例和对照组(针灸)48例。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依据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项痹(颈椎病)》[3];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4]。

1.3 纳入标准 ①CSR诊断明确者;②未行颈椎手术及近2周内未行针灸治疗者;③年龄≥18,<65岁者;④患者知情并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CSR诊断不明确和参与者年龄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妊娠期妇女;③颈椎畸形、植入心脏起搏器及恶性肿瘤颈椎骨转移者;④颈肩部患有严重皮肤病或有伤口者;⑤有晕针史者。符合上述任意一项者,予以排除或剔除。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CSR患者先给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DSUCMF2B型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电极贴片DS-PTEP-36×36,南京鼎世医疗器械公司)贴在颈夹脊穴及颈部阳性反应点的位置。使用电源:交流220V,50Hz,输入功率100V/A,超声输出频率100kHz+20kHz,选2号颈椎病处方,导入按摩模式,连续波形,强度依据个人承受程度进行调整,20min/次·天,14d为1疗程。超声治疗结束后给予针灸治疗,患者取坐位,根据经验取穴(风池、大椎、颈夹脊、天宗、肩贞、曲池、外关、后溪、合谷及阿是穴),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22mm×40mm一次性毫针(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根据患者体形胖瘦而决定进针的深度(0.5-2.5寸),常规手法得气,留针30min/次·天。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穴位的选择及疗程同观察组。

1.6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定[5],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主编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②颈椎病功能状态评估[6]:采用田中靖久的颈椎评分表进行颈椎功能评分。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7]:患者依据自身疼痛程度,在带有显示疼痛程度(0-10cm)的直尺上标出对应位置,得出VAS评分,同时记录各组患者、各时间点(治疗后第5天、第10天及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96例患者中,两组患者的年龄、VAS评分、CSR评分、性别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治疗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评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5、10、14天时进行VA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均较就诊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P<0.01。

时间 观察组(48例) 对照组(48例) t P治疗前 6.96±0.68 6.92±0.79 0.33 0.74治疗后第5天 4.87±0.57*△ 5.88±0.94* -3.51 0.01治疗后第10天 3.98±0.89**△△ 4.64±0.84** -4.07 <0.01治疗后第14天 2.44±1.27**△△ 3.42±0.87** -4.10 <0.01

2.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CSR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CSR症状积分在治疗后第5、10、14天时,与治疗前CSR症状积分显著改善(P<0.05),在治疗后第10天、第14天时,观察组CSR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CSR症状积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CSR症状积分比较(±s)

时间 观察组(48例) 对照组(48例) t P治疗前 2.14±0.95 2.42±0.54 -1.759 0.09治疗后第5天 4.29±0.62 4.04±0.74 2.133 0.03治疗后第10天 7.33±1.29 6.23±0.99 5.997 <0.01治疗后第14天 7.96±1.01 6.38±1.25 7.855 <0.01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低头族”、“手机族”人群越来越多,继而导致引发的颈椎疾病逐渐增加。CSR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生,并且当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有报道年龄最小者为17岁[8]。在颈椎病的治疗方面,严重的颈椎病可选择手术治疗,以达到迅速缓解患者病情的效果,但是,手术常伴随相应的手术风险,对机体的损伤较大,后遗症及医疗费用较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排除部分颈椎病患者畏惧手术治疗。此外,在DRGs医保付费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既可改善CSR病情,又可减少患者及医保治疗费用,选择安全、有效、费用较低的治疗方式,是目前及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鉴于上述原因,目前临床上患CSR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成为首要选择。其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传统中医治法,即针灸、推拿、牵引等,以及现代康复治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红外线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等方法)和药物治疗(西药与中成药)。上述各种治疗方法的主要机制是消炎止痛、消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恢复颈椎关节稳定性,从而达到CSR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甚至治愈的目的[3]。

中医学界普遍认为“颈肩痛”、“项痹”、“筋病”等病症可归属于现代医学的颈椎病范畴,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多由各种原因引发的脉络损伤,从而导致颈部脉络受损诱发本病,形成“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的症状。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笔者查阅万方数据库及知网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文献分别是5631篇和3891篇(主题词为颈椎病+针灸;查阅年限为1981年-2021年)。说明针灸治疗颈椎病在中医界被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针灸治疗CSR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还有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费用低等优势,一般患者均易于接受。研究显示:CSR的针灸方法可采用体针、电针、穴位埋线、艾灸、小针刀、穴位注射等,穴位处方以医师个人经验而定,查阅文献,多以颈椎局部选穴或阳性反应点(阿是穴)及循经取穴为主,从整体调理联合局部治疗,达到疏通脉络、消炎镇痛的作用[9-11]。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针灸治疗后,CSR患者的各项评分亦获得显著改善,该疗法为上班一族提供了简便、节省时间(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需要时间)的治疗方法。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是通过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使药物中的成分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及临床症状的作用[12]。在治疗时,将电极片直接贴于颈部相关穴位,并直接作用于颈肩部,可达到放松局部肌肉,调节颈椎功能,疏通筋络、缓解疼痛的效果,从而有效促进颈椎功能恢复[13-15]。有研究显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可通过穴位刺激扩大椎间隙,减轻突出物的压迫,促进局部微循环,加快致痛物质的排出,缓解神经根的充血与水肿情况,进而有效减轻疼痛[16-17]。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CSR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在接受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后,再进行针灸治疗,增强镇痛效果,改善局部症状,促进颈部功能恢复更好。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后再联合针灸,治疗CSR的临床疗效更好,总有效率达到95.83%,联合治疗可能与改善CSR患者颈部血液循环、疏经通络,从而促进颈部神经功能恢复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对于CSR的非药物疗法,采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后再联合针灸的方式可显著缓解CSR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促进受损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效果,并可减轻国家、个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颈椎病颈椎针灸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针灸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