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策略

2022-01-08葛矗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发展策略幼儿教育

葛矗

摘要: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领着幼儿靠近大自然,塑造出更加活跃的学习气氛,增强课堂的动手实践性,改编一些童话故事,使幼儿不断创新和探究。文章对幼儿的创造思维进行探究和培养进行了探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造性思维;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方面发展,老師和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其中,幼儿最关键的时期是个人思维培养的萌芽时期。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一种活动,所以幼儿时期是人类创造思维发展的萌芽期,而老师可以发掘幼儿的创造力,培育幼儿的创造力,把幼儿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会慢慢地发觉有些学生的思想创造力比较薄弱,对于某些新颖观点的领悟速度也比较慢,对质疑问题的能力也比较薄弱,这与儿童时期的思想创新教育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在孩子发展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想发挥,一方面制订相关方案,让孩子可以积极创造与探究,另一方面要贴合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更多的方面来培育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原本对事物就充满了好奇,非常喜欢对世界进行探寻,所以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未知的事物中找到乐趣,以此来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对身边事物的自主探究欲望。

在幼儿的教学阶段,老师可以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大自然的变化,确保学生在大自然中感觉对季节的变换,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快乐。老师可以开展一些其他的户外活动,比如在植树节期间组织孩子们一起去植树造林,让孩子对植树造林等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参加热情。教师找到适当的地点,用铁锹挖坑,种树,浇水或埋地等一连串的行为,能有效丰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种树的快乐。而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给自然带来一种生机,更是培育学生优秀品格的一个方式。

二、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育方法

(1)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创新思想的培养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勇于提出自己看法和观点的基础。心理学家曾指出,促进个人创造力发挥的主要条件就是心理安全和自由发展这两种必要条件,这两种必要条件还能在激发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思想的同时,也形成了孩子的自信和积极快乐的心态。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应该要塑造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物形象,构建自然平等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孩子,让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老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引导和鼓励,老师还需要肯定孩子的自由思考。

面对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老师要细心讲解,或采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幼儿的困惑。比如,老师在开展“春的色彩”活动中,老师可以带着幼儿去公园里参观一些植物,还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中能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使幼儿交流沟通时也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春游氛围。学生站在花朵面前时,老师让幼儿仔细观察一下花的颜色以及花开的姿态等。在老师的指引过程中,还能给幼儿补充一下大自然的一些事物,同时也要告诉幼儿不要随便的采摘花朵,教给幼儿怎么保护大自然。这样幼儿就会慢慢的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2)增加课内动手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培育不光对幼儿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社会需要一些创新型以及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所以老师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动手操作活动,进而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根本目的就是建立多元化的动手实践活动,在丰富学生内涵的基础上,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设计实践活动时也为幼儿建立了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参与到自由创造、自由发挥的活动中。让幼儿主动研究思想意志,使幼儿真正做到敢想敢做,自由发挥。老师要运用好课堂的时间,通过课堂的讲授以及教学工具的使用,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进而推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学当中,有许多动手操作的实践课堂活动,比如画画、剪纸等。老师能充分的运用这些实践活动,培育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了解钟表的组成,让幼儿明白钟表是由分针、时针和秒针组成的,还教给幼儿怎么读。随后,老师就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纸板和颜料等工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制作表的模型。这样的实践活动不光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还加强了对钟表的认知,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让老师培养出幼儿的创新思路,让表变成不同的样子。有一些孩子将表格的数字用图形来替代,还有一些孩子用毛笔或者牙签来代替钟表的指针。因此教师也要多设立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因为这种实践活动不仅是对知识点的基础掌握,可以使孩子们在动手的同时动脑,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到知识的具体表现,并借此来训练创造性思维。

(3)改编经典故事

老师不但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模式培养孩子的创新思想,还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培养孩子的创新思想。绘本童话是孩子接触比较多的书,不过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由家长来讲给小朋友们听的。但是在进行幼儿教学时,教师能够进行角色互换,让幼儿来讲述故事,由老师来听,这样不光能够调动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给孩子们相同的题目,让孩子进行思考。孩子讲出来的故事也会有不一样的版本,这样就不会束缚孩子的想像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引导孩子,要和孩子讲:“我相信他们都可以编出更好玩的故事。”通过老师的启发式指导,幼儿就会自己开动大脑,给故事赋予了更多色彩,从而也培育了幼儿创新性思维。

结束语:总而言之,就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创新思考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只是对孩子的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还让孩子学会从更多的方面去思考,去寻找相关的答案,这样有意义的推动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产生。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中,让孩子释放自己的想象力,使幼儿在将来的生活中能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进而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阳. 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21.

[2]顾文佳.浅析我国学前教育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12):213.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发展策略幼儿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