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探讨

2022-01-05刘芳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育人家庭家长

刘芳芳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开展三位一体的教育,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教育又是其中的关键,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处于关乎其人生发展的转折期,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学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师生关系令人堪忧,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存在缺陷。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均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家庭、学校、社会结合全方位教育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前提和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第一眼看到这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其时他(她)的启蒙老师—父母就已经毫无悬念地被确定了。接着在未来的岁月里,从孩子认识父母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到进入学校,其父母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等都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学校的缩影,我们每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型学校,每个家长既是这个家庭、学校的校长,又是孩子的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有效结合,才能发挥两者的合力作用。除了传统方式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访外,还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用班级管理软件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学习成绩等通过手机软件分享给家长,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动态,以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改进班级管理工作,使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农村学校的生源背景极为复杂,有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有来自父母或祖辈患意外事故等导致的贫困家庭,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人看管或者有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等等,例如:我校有一孩子,因为小时候的一次意外,导致智力有些缺陷,学习很是困难,班主任老师通过每周一次的家访,在关注该学生和家庭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提高。还有一个是守儿童,父母离异多年,孩子和奶奶生活,孩子性格懦弱而且胆小,通过一次学校举办的“家校共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活动,和孩子奶奶进行了沟通,孩子在学生才艺展示环节中得到了锻炼,也了解了自己的优点,提高了自信,也体验到了获奖后的快乐。这个孩子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可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办学理念,走进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倾听孩子的心声,更好的配合学校,共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是有组织的、系统的、完备的,学校拥有健全的教学资源,家庭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缺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得空洞而乏力。家庭教育的强大助力,可为学校教育提供推波助澜的强大动力与能量超强的催化剂;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与最终归宿,因为学校做为教育的主阵地,拥有众多的优质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家庭教育不足与缺陷。

总之,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联合,才能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家庭与社会在育人方面存在必然联系

家庭是社会的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之于社会,就如同溪流之于大海;树木之于森林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更是相互渗透,联系紧密。家庭教育可为社会和谐提供保障,如果一个孩子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步入社会,不会因为心理原因走向极端,也不会因人格缺失而陷入困境;更不会因性格极端犯罪。具有这样优良品质的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能够左右逢源,恰到好处,他们优秀品质既能保证及促进社会的和谐,也能成为社会宣传教育的楷模。社会教育又可促进家庭和睦、幸福,社会是最大的学校,社会教育的作用及影响力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所不具备的。我们可以利用每个学科的内容优势和学科特点,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联系起来,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本单元通过谈论家庭生活及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动等,教育学生如何礼貌地与人沟通以及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学习在家帮助父母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引申到在社会上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

学校教育是国家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实施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诸如师资、设备、教室、操场等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可以形象的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准备,家庭教育的优劣无疑将影响学校教育的开展与推进,社会教育又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扩展与延续。我们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恰当地把三者融合起来,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这一单元主要内容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提供帮助,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关注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需要三者携手并肩,互相合作,共同努力,[2]相互影响,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缺失或是失败将会影响整个环节。因此我国的教育应做到三者教育之间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李文奇.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 [J]新智慧. 2019(002)10

[2]张文倩,金博兰.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5(009)66-67

备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21年度)《农村中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教育机制”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 GZ21061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育人家庭家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