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科技,看见未来

2022-01-05方丽花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科技馆场馆创客

方丽花

摘要:近年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STEM课程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核心理念,因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明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STEM课程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做好了准备。 在“双减”背景下,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关键词:科技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深圳作为一个开放创新的城市,科技与创新是深圳之魂。这里有丰富的高新企业、科技场馆、创客基地等资源。我校在实践中借助深圳市的科技场馆资源,开展“你好,科技馆”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将科技馆作为校内教学延伸的载体,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一、活动目标

1.从科技发展等角度,了解深圳的历史发展。

2.引导学生了解高新科技基础知识与原理。

3.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客精神”。

4.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学会学习、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策划准备

成立以科技辅导员、班主任、家委为主要组员的活动策划小组,讨论开展这项科技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实践探究活动的主题,从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推荐并精选科技场馆。

每学期安排學生2次走进高新企业、创客基地、研学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科学馆等场馆进行自主学习,保证每学年学生有4次科技场馆学习的机会。

(二)活动的实践探究

按“时间”维度开展“你好,科技馆”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带孩子们走进“历史深圳”、“当代深圳”、“未来深圳”, 体验深圳文化,了解深圳如何靠着创新的智慧和魄力一路走来,认知高新科技,展望智能未来时代。

活动在七、八两个年级展开,以班级为单位,每学年在“历史深圳”选择1个场馆,“当代深圳”选择2个场馆,“未来深圳”选择1个场馆,根据每个场馆的活动目的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活动的总结分享

1、召开科技实践活动座谈会:师生畅所欲言,共谈参与此次活动的感受,分享自己的体验日记与调研报告。

2、开展科技实践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科普手抄报比赛与展示、“未来智能城市” 设计比赛与展示、科技小论文比赛与展示、微视频比赛与展播、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比赛与展示。

3、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表彰会:表彰科技实践成果评比获奖的学生。

四、活动特点

在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实际上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工”的角色,把书本上的知识经过消化,搬运到头脑,属于被动式学习。科技馆提供的是“沉浸式的教育”,在“你好,科技馆”系列科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领取任务、自主体验探究、自主完成分享报告,为学生构建好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合作竞争的学习新模式。

五、活动收获与体会

通过“你好,科技馆”系列科学实践活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的能力。今后,学校将深化合作,深入开展系列科技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学习领域融通,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充分利用周边场馆资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我校学生“动手动脑”搭好平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六、活动反思

科技馆的学习能增加学生的社会体验,优化学校学习效果,发挥叠加效应。但是科技馆和学校学习的整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物理环境的叠加,单纯带学生去参观一次科技馆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成效。连接两种或多种学习环境的目的是对学习经验的整合,不同的学习场景和媒介提供了独特的学习给养和经验类型。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技馆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科技馆实践活动中拓展课堂学习收获,也可以把学生在科技馆中的探索发现带回课堂中分析和总结经验,帮助学生把不同场景中的经验联系起来,内化成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科技馆场馆创客
科技馆一日游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我在四川科技馆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参观诚毅科技馆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