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双创”人才培养

2022-01-05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创实训互联网+

白 露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江门 29000)

0 引言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互联网+旅游”融合更加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必带来旅游人才需求的改变。旅游行业需以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发挥互联网对旅游产业创新升级的平台作用。

1 新时期旅游人才需求变化

1.1 专家型与复合型旅游人才

消费升级催生专家型旅游人才。伴随我国旅游市场的细化,人们对于服务的专业性要求不断增强,也促使其他领域的专家跨界进入旅游业。

产业融合促使复合型旅游人才成为“香饽饽”。李克强总理说,旅游产业不仅仅是服务业,在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它已经覆盖一二三产业,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1]。“旅游+”为旅游业转型发展开启了新视角,其不仅涉及旅游要素、旅游市场,也体现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从而通过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实质性融合形成旅游新业态[2]。因此,文旅融合、全域旅游都表现出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有着更多需求。

1.2 旅游“双创”人才

旅游新业态体现出的一个首要特点就是旅游创新产品的迅速发展,围绕着新旅游要素,衍生出来的旅游新产品也越来越多[3]。旅游市场本就具有活跃度较高的特性,市场变化快,加之旅游产品以服务为核心,技术门槛有限,因此产品复制容易,这也就加剧了旅游市场的竞争,因此要求旅游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双创”为旅游创业者提供了新的契机。

1.3 技术型旅游人才

尽管2020年在线旅游行业受到疫情的重大冲击,但其复苏趋势明显。2021年春节期间全国景区接待预约游客的比例高达60%,平时也达40%~50%,在线旅游消费总额已达万亿级。长远来看,伴随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旅游用户消费习惯已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旅游用户选择在线预订旅游产品。因此,在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旅游企业人才对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要求愈发突出。在2019年旅游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中,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再次进入到行业人才所需七大职业素养和能力(见图1)。

图1 旅游人才素质与能力需求

2 高职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路径设计

2.1 设计背景

2015年江门获批成为国家第一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目前江门拥有国家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2个、省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9个、市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24个,基地总建筑面积超过244万m2,进驻企业超过1.12万家。针对海外华侨华人众多的优势,江门市还打造了“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其中,由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设的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江门市大学生创业基地就坐落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这也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的创业条件。

在国家大力开展“双创”教育的政策指导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较早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慕课和SYB创业培训课程,同时积极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双创”课程。

2.2 “课程+竞赛+孵化”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路径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竞赛+孵化”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路径见图2。从校内课程出发,结合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赛促教,最终通过专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培育完成旅游“双创”人才的全流程培养。

图2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路径

(1)“课程”环节。课程部分包括以学院平台课为主的“双创”基础课和以专业实训课为主的“互联网+双创”专业课。学校拥有SYB讲师30余名,SYB课程已连续开设8年,学生反映良好。2016年学校引入超星尔雅公司开发的慕课(MOOC)大学生创新创业,与SYB组合选修,创业平台课的授课形式更加灵活。

“互联网+双创”旅游专业提升课程结合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一方面在原有专业课中增加“互联网+双创”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新增特色课程。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2)“竞赛”环节。近年旅游专业师生在广东省“挑战杯”、广东省珠江“天使杯”、江门市等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并获得创业项目扶持基金支持。通过大赛锻炼,师生在积累经验和资源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也形成了积极的“双创”文化氛围。由第三方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本校学生毕业一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高出全国高职院校均值1.4个百分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大三或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学生人数近年来也有明显增加,且创业项目多为餐厅、奶茶店等专业相关的企业。这类项目创业门槛相对低,珠三角地区相关行业较为发达,因此学生创业成功概率比较理想。

(3)“孵化”环节。在经过一、二环节创业项目筛选的基础上,进入“孵化”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专业、学校和江门市三个级别的创业项目孵化支持。该阶段主要通过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专业层面依托课程教学,通过校企共建旅游“双创”中心实训室,将合作企业的产品和项目引入旅游营销实务等专业课程,同时为学生免费开放旅游微商城系统。以第二课堂的形式为本专业学生创业提供电商平台、项目接洽与技术指导等,从而实现“课上学,课下练,学而有余来实战”。学校层面主要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双创”竞赛,组建跨专业团队,扩大创业领域,争取入驻学校“双创空间”的机会,获取学校层面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市级层面则是依托江门市大学生创业基地的便利优势,指导协助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基地,从而获得地方政府的相关支持,并逐步从校园走向社会。

社会实践积分制是旅游管理专业针对学生短期校外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社会实践积分通过校外实践工作时兑换,将4个创新积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将“课程+竞赛+孵化”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旅游管理专业已有的社会实践积分制中增加了创业积分和竞赛积分。

3 构建“互联网+双创”课程体系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信息是其得以生存和运转的根本基础,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4]。“互联网+”背景下,这一产业特点被进一步放大。需要学生具备非常强的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判断信息的能力,并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以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5]。因此“互联网”与“双创”有着必然的紧密联系。

“互联网+”时代,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将更好地服务于“互联网+旅游”产业经济,同时“互联网+”也为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和平台基础[6]。

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促进各类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课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7]。应在现行的专业课程系统内开设双创教育实践类课程[8]。根据“课程+竞赛+孵化”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本专业构建了“互联网+双创”的课程体系(见图3)。

图3 旅游管理专业“互联网+双创”课程体系

3.1 教学目标

新时期,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思维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传统酒店、旅行社以利润为目标,而互联网时期需要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通过用户口碑进行社区扩散。因此,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技术方面主要侧重旅游网络信息处理能力、旅游网络信息应用能力、旅游信息管理能力等旅游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9]。

3.2 “双创”基础课

以培养“互联网+双创”思维为目标的“双创”基础课不局限于理论讲授,创新性地设计了旅游产品体验实训课程(见图4)。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培养用户思维,关注用户体验。课程依托本专业的社会实践积分制。该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从行业实践中熟悉行业、学习专业技能。旅游产品体验实训课与校企合作开发,教师推荐大一、大二的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企业以实践积分替代现金报酬,学生用社会实践积分兑换企业的旅游产品,然后以客人的身份体验景区、客房、餐饮、康乐等产品服务,最终在教师指导下从用户体验角度撰写《旅游产品体验报告》。体验报告由课程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共同评价,形成课程成绩。同时,企业可以将该报告作为客户调查的结果用于服务改进和企业管理,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

图4 基于社会实践积分制的课程改革

旅游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没有深刻认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前景[10]。因此,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将更多的互联网技术引入课程。“互联网+双创”技术方面的课程则主要通过采用“增、减、转、并”的形式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例如前厅、客房、餐饮、导游等传统旅游服务技能课程中增加信息化管理的实训项目。受互联网技术影响更大的旅游营销实务和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则需要更为复杂的“减、转、并”方式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同时增加新媒体运营与策划课程。

3.3 “双创”提升课

“双创”提升课侧重“互联网+双创”综合能力的应用。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充分共享校企双方优势资源。茶吧运营与管理创业实训、侨乡特色民宿创新实训和互联网+旅游双创实训三门课程,分别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山海山茶吧、纵横客房以及旅游“双创”中心实训室,让学生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提升“双创”能力。

(1)课程一:茶吧运营与管理创业实训。该课程依托校企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山海山茶吧开发建设。该茶吧由学生在专任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运营管理。茶吧的经营范围包括茶叶销售、饮茶服务、茶艺表演、茶艺培训、茶文化讲座等。本课程由校企双导师共同授课。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分别担任茶吧的总经理、营销总监、首席茶艺师和产品总监。学生担任茶吧营销经理、茶艺领班、产品经理等职位(见图5)。

图5 茶吧组织结构

该课程根据茶吧运营管理的实际工作设计实训项目,(见表1)由校企导师分部门分岗位进行指导。课程评价引入了销售额、客人满意度、公众号阅读量等市场评价指标,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双创”学习情境。

(2)课程二:“互联网+旅游“双创实训。该课程依托本专业的旅游“双创”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的产品、项目以及师资引入课程。借助旅游微商城平台,重点培养学生的旅游电子商务和新媒体营销等相关知识、技能。由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旅游“双创”中心进行创业实践。

表1 茶吧运营与管理创业实训课教学内容

(3)课程三:侨乡特色民宿创新实训。该课程依托校企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纵横客房。受客房数量所限,该客房仅用于校内接待。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学校“技术立校,服务侨乡”的办校宗旨。通过实训项目的训练,针对本地川岛、赤坎古镇等侨乡旅游资源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挖掘本地侨乡文化,培养民宿产品的开发与创新能力。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要,也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要求。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的资源,而学校也可以在“双创”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找到产教融合的契机,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猜你喜欢

双创实训互联网+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