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05吕丽吟梁丽笙李丽芳陈翠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唐氏高风险知晓率

吕丽吟 梁丽笙 李丽芳 陈翠玲

唐氏综合征为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类型之一,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病,发病率约为1/600~1/800,目前影响我国人口整体生育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唐氏综合征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采取产前筛查与诊断的方式进行早期诊断,终止妊娠,有效避免缺陷胎儿出生,实现优生目的[2]。研究指出[3],产前筛查与诊断是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先天性缺陷胎儿出生的方法,但由于孕妇对产前筛查结果不认知、对胎儿安全担心等因素,很多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不愿进行产前筛查与诊断,导致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知信行(KAP)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信息、知识、信念及行为为指导理念,帮助人们通过学习形成健康信念,掌握健康知识并最终促成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模式,近年来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健康教育中并取得显著的效果[4]。本研究探讨KAP健康教育模式在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200例。纳入标准:(1)孕11~20+6周;(2)均为单胎妊娠且产前进行规律的产前检查;(3)年龄≥18岁;(4)已签署知情同意书;(5)孕妇精神正常,能够主动配合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染色体异常胎儿或畸形胎儿等不良生育史孕妇。按照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9.15±5.67)岁,平均孕周(13.20±1.71)周;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5例,高中19例,专科及以上56例;月收入:<4000元 29例,≥4000元71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8.98±6.34)岁, 平均孕周(12.98±2.01)周;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8例,高中24例,专科及以上50例;月收入:<4000元 35例,≥4000元6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KAP健康教育模式。

1.2.1信息评估 入院后指导患者填写《产前诊断认知调查表》,通过调查了解孕妇对唐氏综合征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存在的认知误区,以及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心理状况等信息,评估孕妇目前存在的危险因素,为孕妇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

1.2.2知识传授 孕妇进入KAP健康教育微信群,并定期上传唐氏综合征相关知识、多媒体教育课件等。由门诊专职护士在孕妇接受门诊咨询或就诊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KAP健康教育,为孕妇解答认知误区。在进行知识宣教过程中要针对性的纠正错误认知,正确告知唐氏筛查高风险结果的含义及产前诊断重要性。此外,高风险孕妇处于对胎儿丢失、羊膜腔穿刺风险的担心,普遍存在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因此,专职护士应根据孕妇心理情况及时解疑答惑,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积极参与,共同面对高风险结果带来的压力,鼓励孕妇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彼此鼓励。

1.2.3信念态度转变 与孕妇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观念及态度对妊娠结局造成的不良后果。以产前诊断认知为重点的宣教内容,使其认识到唐氏筛查后进一步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的重要性,明确预防唐氏综合征缺陷儿出生的方法。加强与孕妇家属的沟通,转变孕妇对结果的认识态度及不良情绪和行为,使孕妇保持平稳的心态面对进一步的检查,充分支持和配合医护工作。

1.2.4行为产生 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的产前筛查积极性和自信心,主动产前诊断,尽早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或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对确诊唐氏综合征胎儿进行遗传咨询,做出保留胎儿或终止妊娠的理性选择。

1.3 观察指标

1.3.1产前诊断知晓率、接受率 采用自拟的《产前诊断认知问题表》对孕妇的产前诊断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正确回答问题表所有问题即为知晓。

1.3.2护理服务满意度 根据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5]对孕妇健康宣教前后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NSNS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分为非常满意95分及以上;满意76~94分;一般满意57~75分;不满意38~56分;非常不满意19~37分。

1.3.3不良妊娠结局 包括流产、早产、社会因素引产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前诊断知晓率、接受率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产前诊断知晓率、接受率的比较 n(%)

2.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n(%)

2.3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比较 n(%)

3 讨论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导致智力低下的染色体病,患者表现严重智力障碍,平均寿命短,生活无法自理,对家庭及社会均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活产新生儿中约有2.66万个唐氏综合征患儿,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龄产妇人群的增加,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优化出生缺陷工作艰巨[6]。唐氏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为唯一优化出生缺陷,避免缺陷胎儿出生的有效控制手段。调查显示[7],我国唐氏筛查阳性孕妇接受产前诊断检查的水平远低于香港、台湾。人口出生缺陷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广东省产前诊断现场评估标准》强调了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归口管理,明确对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后续产前诊断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唐氏筛查阳性病例100%纳入产前诊断流程[8]。因此,如何有效的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的产前诊断知晓率及接受率,是产科医护工作者工作的重点。

杨芬等[9]认为,KAP理论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明显改善高危妊娠患者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常征等[10]提出,KAP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度,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将KAP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的健康宣教中,按照信息评估、知识传授、信念态度转变、行为产生的步骤对孕妇实施针对性、综合性的健康宣教。其关键环节在于对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前,首先采用《产前诊断认知调查表》对孕妇进行调查评估,通过与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孕妇的认知误区及顾虑进行健康宣教,有的放矢地回答孕妇的疑惑,改变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对其结果的态度。知识的传授和信念的改变是KAP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步骤,本研究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多媒体多平台形式的健康宣教,积极为孕妇解疑答惑,有效提高孕妇对唐氏综合征的认知,了解产前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性。研究指出[2],由于唐氏筛查高风险对孕妇是一种心理应激,可产生各种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此外,对结果的不认知、胎儿安全的担心、进一步检查的恐惧等因素,使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存在不同程度负性情绪,其中以焦虑最为常见。本研究通过成功案例的分享、鼓励家属陪伴参与以及鼓励孕妇之间相关分享的方式,有利于产妇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检查治疗的配合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产前诊断知晓率、产前诊断接受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KAP健康教育模式在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的健康宣教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KAP健康教育模式对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实施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孕妇产前诊断知晓率及接受率,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唐氏高风险知晓率
对于唐氏筛查,孕妇应该知道这些事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高风险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唐氏筛查,你了解多少?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