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sST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2022-01-05郭慧娟吴系美凌秀婷姜孝新刘运洪

检验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活动度皮质激素炎症

张 伟, 郭慧娟, 吴系美, 凌秀婷, 姜孝新, 刘运洪

(1.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109;2.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广东 深圳 51810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侵蚀性滑膜炎为特点的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外周对称性多关节炎及炎症导致的骨破坏[1]。基质裂解素2(stromelysin 2,ST2)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的受体,IL-33通过活化IL-33/ST2信号通路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2]。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tromelysin 2,sST2)是ST2的一种亚型,可与跨膜型ST2竞争性结合IL-33,对IL-33/ST2信号通路起负调节作用[3]。有研究结果显示,IL-33/ST2途径是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且患者的血清sST2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4-5]。糖皮质激素是RA患者的常规治疗药物,可迅速缓解关节症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7.5 mg/d)可出现严重感染、骨折、胃肠道症状等激素相关的副作用[6]。因此,监测糖皮质激素疗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有研究结果显示,疾病活动指数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可用于评价药物疗效,但因其涉及多个实验室指标及临床参数,评估较为繁琐。目前,血清sST2水平用于RA患者糖皮质激素连续治疗后疗效监测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血清sST2水平与RA活动度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11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RA患者75例,其中男16例、女59例,年龄21~7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制定的RA分类诊断标准[7],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急性感染、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根据DAS28评分标准对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药物疗效进行评价[8]:(1)根据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缓解期(DAS28评分≤2.6分)和活动期(DAS28评分>2.6分),活动期患者再分为低活动度组(2.6分<DAS28评分≤3.2分)、中活动度组(3.2分<DAS28评分≤5.1分)和高活动度组(DAS28评分>5.1分);(2)根据RA患者治疗前、后DAS28评分的变化值(△DAS28评分)评价药物疗效, △DAS28>1.2分且治疗后DAS28<3.2分为治疗反应良好,△DAS28>1.2分且治疗后DAS28>3.2分为治疗反应一般,△DAS28<0.6分为治疗无反应[9]。另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9名、女41名,年龄19~67岁。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健康体检项目正常,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外伤和急慢性炎症,无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有对象在入组前3个月内均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2个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和随访

75例RA患者有33例[重度活动患者26例(78.8 %)、中度活动患者7例(21.2 %)]接受糖皮质激素(泼尼松,5 mg/d)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连续治疗,每用药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每个治疗周期后采血复查血清sST2及其他相关指标。最终有28例患者连续追踪2个周期,采集到3组数据[治疗前(T0),第1个治疗周期后(T1),第2个治疗周期后(T2)],另有5例患者连续追踪4个周期后收集到5组数据(T0、T1、T2、T3、T4)。

1.3 方法

采集所有对象空腹静脉血3 mL,室温下1 600×g离心10 min,分离血清,-80 ℃保存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sST2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线性范围 0~56 ng/mL,最低检测限为0.5 ng/mL,标准曲线r=0.99,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15%),检测仪器为URANUS AE 275流水线式全自动酶免仪联体机(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及配套试剂(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采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s表示,2个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P25~P75)]表示,组间配对比较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sST2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项回归分析法评估血清sST2水平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A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sST2水平的比较

RA组血清sST2水平为(39.1±10.8)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1.4±5.2)ng/mL](P<0.01)。

2.2 RA患者血清sST2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根据DAS28评分结果,75例RA患者中重度活动42例(56%)、中度活动30例(40%)、轻度活动3例(4%)。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sST2水平与CRP、ESR水平及DSA28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4、0.487、0.794,P<0.05),与RF水平无相关性(r=0.095,P>0.05)。见图1。

图1 RA患者sST2与CRP、ESR、DAS28评分的相关性

2.3 血清sST2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RA组血清sST2水平为因变量,将CRP、ESR及RF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sST2=28.162+0.249×CRP +0.091×ESR(r2=0.675)。CRP和ESR是血清sST2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血清sST2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2.4 RA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RA患者治疗后sST2、CRP、ESR及DAS28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RF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RA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治疗后血清sST2水平与CRP、ESR及DAS28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5、0.395、0.427,P<0.05),与RF无相关性(r=0.107,P>0.05)。

33例RA患者中,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的有17例(51.5%),反应中等14例(42.4%),无反应2例(6.1%)。治疗后病情达到缓解期的有15例(45.5%),低活动度7例(21.2%)。治疗2个周期后,△sST2和△DAS28评分显著升高,提示血清sST2水平和DAS28评分均显著降低。△sST2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447,P=0.002)。见表3、图2。

表3 RA患者各治疗阶段△sST2和△DAS28评分的比较±s

表3 RA患者各治疗阶段△sST2和△DAS28评分的比较±s

治疗阶段 例数 △sST2/(ng/mL) △DAS28评分/分T0~T1 33 6.9±4.1 1.3±0.3 T1~T2 33 5.7±4.2 1.5±0.6 T0~T2 33 12.2±6.6 2.8±0.7

图2 △sST2和△DAS28的相关性

2.5 5例RA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sST2及DAS28评分的变化

对5例RA患者追踪4个治疗周期。前3个治疗周期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sST2和△DAS28评分逐渐降低(P<0.05),提示血清sST2水平和DAS28评分下降幅度逐渐变小;第4个治疗周期△DAS28评分低于前3个治疗周期(P<0.05),△sST2数值为负值,提示DAS28评分下降幅度进一步变小,血清sST2水平升高。见表4。

表4 5例RA患者长治疗周期各治疗阶段△sST2和△DAS28评分比较 ±s

表4 5例RA患者长治疗周期各治疗阶段△sST2和△DAS28评分比较 ±s

注:与T0~T1比较,*P<0.05;与T1~T2比较,#P<0.05;与T2~T3比较,△P<0.05。

数 △sST2/(ng/mL) △DAS28评分/分T0~T1 5 13.5(7.0~13.8) 1.5(1.4~1.5)T1~T2 5 6.0(4.3~6.5)* 1.6(1.3~2.1)*T2~T3 5 2.0(-2.3~6.3)*# 0.7(0.5~1.1)*#T3~T4 5-3.5(-6.8~-3.3)*#△ -0.2(-0.6~0.1)*#△治疗阶段例

3 讨论

RA的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与IL-1家族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作为IL-1家族的成员,IL-33在RA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IL-33可与ST2结合,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信号通路,刺激辅助性T细胞2(T helper cell 2,Th2)和肥大细胞产生IL-4、IL-5及IL-13等促炎因子,引起Th2型免疫应答[10]。ST2主要表达于Th2,活化的Th2可释放大量sST2,使血清sST2水平明显升高[11]。本研究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sST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SHI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多种上调的炎症因子可促进效应细胞合成和分泌sST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进展中,一方面升高的sST2可直接刺激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和 IL-1等促炎因子,加重炎症反应[13];另一方面,sST2通过抑制IL-33/ST2信号通路及下调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1和TLR4的表达来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等途径,负向调节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14]。sST2的这种双相性作用可能是导致RA迁延难愈的重要机制之一。

CRP、ESR和RF是反映疾病炎性状态的常用实验室指标,与DAS28评分一起广泛用于评价RA的疾病活动度。本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水平与CRP、ESR、DAS28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4、0.487、0.794,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和ESR是血清sST2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这说明sST2的上调与RA的炎症反应增强密切相关,血清sST2水平可作为反映RA疾病活动度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RA患者治疗后sST2、CRP、ESR及DAS28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sST2水平与CRP、ESR及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5、0.395、0.427,P<0.05),说明sST2水平下降与机体炎症状态的缓解密切相关。血清sST2下调的机制可能是糖皮质激素与其受体结合,通过诱导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上调编码抗炎蛋白、下调促炎介质(肿瘤坏死因子、IL-1、IL-6等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和表达,使效应细胞减少sST2的合成和分泌[1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33例RA患者中,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的有17例(51.5%),反应中等14例(42.4%);治疗后病情达到缓解期的有15例,低活动度的有7例。治疗前后ΔsST2与ΔDAS28呈正相关(r=0.447,P=0.002)。这说明糖皮质激素能快速有效地缓解RA病情,ΔsST2可反映药物治疗后的病情变化。因此,sST2或可作为评价RA疗效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5例RA患者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sST2水平和DSA28评分下降幅度减少,甚至出现sST2水平和DSA28评分升高的情况,说明药物反应性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增强。这可能与长期用药导致机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有关。有研究结果显示,RA患者体内过度表达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P-糖蛋白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的诱导表达,阻止MAPK的去磷酸化,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拮抗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进而降低机体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16-17]。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可引起RA患者体内受体下调而产生激素抵抗,导致耐药[18]。因此,对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RA患者,通过分析血清sST2水平的变化趋势来预测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这或许可成为糖皮质激素耐药监测的一个新途径。但由于本研究中此类长周期连续治疗监测的患者较少,因此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血清sST2在反映RA患者疾病状态和疗效监测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用药和预防药物副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活动度皮质激素炎症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化及发展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