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V抗体阴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

2022-01-05王鑫买尔旦阿不来蔺益红张文涛

中国防痨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结核外周血比值

王鑫 买尔旦·阿不来 蔺益红 张文涛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多由原发病灶结核分枝杆菌血行播散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10%,具有较高的病亡率和致残率,即使已接受治疗,病亡率仍高达约30%[1],且发展中国家的病亡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2]。但由于TBM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不典型,导致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极易导致误诊、治疗延迟,以致死亡率增加[3]。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疾病进展和药物疗效,故直接反映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CD细胞水平(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也极有可能与TBM患者抗结核治疗及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密切相关[4]。因此,笔者通过分析HIV抗体阴性TBM患者临床分期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TBM患者治疗转归的关系。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02例TB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55例(53.9%),女47例(46.1%);年龄范围为18~76岁,平均年龄为(42.06±16.05)岁;发病时间为6~25 d,平均发病时间为(16.54±3.38) d;其中,12例为单纯性TBM,49例合并继发性肺结核,41例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参照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期方法[5],研究对象包括Ⅰ期22例、Ⅱ期37例、Ⅲ期43例。于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抗结核治疗2周后,检测其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T细胞比值。本研究通过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入组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组标准:(1)符合TBM诊断标准[6];(2)首次发病且入组前3个月内未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3)脑脊液分枝杆菌培养或抗酸染色阳性;(4)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脑积液、脑梗塞、脑膜炎性病变,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损伤;(5)临床表现为头痛、颅内压增高等。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有肝肾功能衰竭史、合并恶性肿瘤,以及HIV抗体阳性者。

二、研究方法

1.样本采集:所有患者在入院当日上午及抗结核治疗2周后抽取外周静脉血10 ml,加入到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钾溶液的抗凝真空试管中,送检验科行流式细胞学检测。

2.流式细胞学检测:使用FACS Canto Ⅱ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检测外周血样本中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使用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操作步骤如下:分别取2.0 ml外周血样本放入测试塑料管中,在3000 r/min下离心5 min(离心半径10 cm),去上清,留约10 μl管底沉淀物,分别加入三色荧光标记(荧光标记试剂、红细胞裂解液及同型对照)的免洗试剂(CD4-FITC/CD8-PE/CD3-PerCP)直接荧光染色。取抗凝血1 ml,白细胞计数调至(4.0~10.0)×109/L,在管底部加入20 μl CD3/CD4/CD8抗体和100 μl肝素抗凝血,混匀后室温避光孵育30 min。加1×红细胞裂解液1 ml混匀,继续孵育15 min,上机检测,得到相应的T淋巴细胞计数。

3.临床TBM分期和疗效标准:(1)TBM分期[5]:Ⅰ期为Glasgow评分15分,即无特异性症状或仅有脑膜炎症状,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Ⅱ期为Glasgow评分11~14分,即并发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体征,意识清醒;Ⅲ期为Glasgow评分10分及以下,即出现昏迷、惊厥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体征。评分越高,病情越轻。(2)治疗疗效[6]:根据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肺部病灶、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等情况将疗效分为好转(临床症状改善、ESR恢复正常、脑积液检验正常、胸部病灶显著吸收>1/3、肺部空洞缩小>1/3)与恶化(未达到好转组指标)。

三、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的变化

研究对象治疗2周后,CD3+、CD4+T细胞计数和CD4+/CD8+T细胞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前后CD8+T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10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的变化情况

二、各临床分期TBM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变化的比较

治疗后不同临床分期TBM患者的CD3+、CD4+T细胞水平与CD4+/CD8+T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分期TBM患者之间比较,Ⅲ期患者的CD3+、CD4+T细胞水平与CD4+/CD8+T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Ⅱ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分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细胞变化情况

续表2

三、不同治疗转归患者外周血CD细胞的变化

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者(好转组)有90例(88.2%),恶化者(恶化组)有12例(11.8%)。好转组CD3+、CD4+T细胞水平与CD4+/CD8+T细胞比值均明显高于恶化组,而CD8+T细胞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不同治疗转归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细胞的变化情况

讨 论

TBM患者预后较差,约50%会致残,甚至死亡[7]。TBM在初期的数天或数周内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随后头痛、发热及呕吐加重[8]。若患者的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低于10分,则死亡率超过50%[9-10],尤其是重症TBM患者,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死亡率会明显升高。故监测患者CD细胞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免疫状态及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早期诊断并进行早期经验性治疗对TBM患者尤为重要。有研究认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TBM的预后,但目前的实验室病原学检查敏感度较差,很难及早明确诊断,其治疗效果的评估也尚无具体参考,患者生存机会的提高仅能依靠临床医师的早期经验[11]。这将使TBM的早期诊治面临极大的挑战。有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后会造成淋巴细胞大量增殖,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水平发生改变[12-14]。何畏等[15]研究也进一步表明,对于肺结核患者,随着外周血CD3+、CD4+T细胞计数的逐步降低,结核分枝杆菌可能更易播散至肺外;故对于TBM患者,大多数患者的外周血CD3+、CD4+T细胞水平均已较低,且病程越长,CD3+和CD4+T细胞水平越低,TBM越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BM病情的进展和药物疗效,为临床是否调整治疗方案、判断预后、评估抗结核疗效提供了依据。而CD4+/CD8+T细胞比值也被认为可以作为评估TB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15-16]。

对于患者治疗期监测,笔者结合临床经验,认为TBM患者经积极治疗,一般2周内会出现明显好转或无效/恶化,继而进入慢性迁延期,此后的抗结核及免疫治疗均无良好疗效。又因患者经济、家庭条件及住院时间等的影响,大多数患者会在2周左右出院或转回当地治疗,造成无法追溯;加之考虑到检验方式、方法、仪器等不一致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进行监测。研究发现,本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2周后,CD3+、CD4+T细胞计数与CD4+/CD8+T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可能与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也可能是TBM患者病情较重,其在发病前期已有大量CD8+T细胞参与到抗结核免疫反应中,使其在治疗前后均处于最大应急反应,导致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治疗前和治疗后TBM患者CD3+、CD4+T细胞计数与CD4+/CD8+T细胞比值均呈现出Ⅲ期患者明显低于Ⅱ期和Ⅰ期患者,Ⅱ期患者明显低于Ⅰ期患者的现象。这提示TBM患者病情分期越高,免疫受损越严重,细胞免疫功能恢复越难,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也就越差,这部分患者对调整治疗方案的需求也就越高。从不同患者治疗效果来看,病情好转患者的CD3+、CD4+T细胞与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情恶化的患者,提示CD细胞水平的降低与TBM的预后不佳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TBM患者抗结核治疗2周后,CD3+、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病情好转的患者明显好于病情恶化的患者,临床分期低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分期高的患者。这些结果均表明CD细胞水平与TBM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动态观察TBM患者CD细胞水平的变化,可以早期对治疗进行干预,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结果可能出现偏倚,结论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抗结核外周血比值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基于纳米孔单分子技术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检测新方法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滴鼻净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三七皂甙对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协同刺激分子CDCD58表达调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