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2-01-04胡恩秋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胡恩秋

摘要:随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人才成为了知识时代的竞争关键,因此新课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全面型人才。高中体育与健康作为培养学生素养能力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效果愈发受到社会关注,现就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体育与健康的促学意义和教学策略展开探究,以期打造特色体育健康课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格之本,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处事态度、思维品格以及健康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蕴育国家栋梁之才。基于此,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探究其内在意义与价值,分析当下学科教学现状和教学问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价值。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促学意义

基于教学改革,2017年版的课程中标准中曾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通过学科知识和学习行为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思维品格和必备能力。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以核心素养理念作为导学指向,具备重要的促学意义,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清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学行为,只有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构建具备育人意义的教学课堂。但是调查发现,当下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行为中,教师明显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目标不均衡的现状问题,甚至于认为体育课只要通过运动达到身体锻炼的结果即可,这是过分重视运动效果的表现。核心素养理念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指明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即三大教学目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助力体育教师教学思路的扩展和教学活动的构建。第二,培养全能人才。核心素养涵盖了能力素养、品德素养、健康素养等多重领域概念,基于多种领域目标展开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对全面人才培养的创造了有利契机,方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运动能力、思维能力、品格能力、创新能力、健康能力等等,有助于培养合格的未来社会接班人,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全面型人才的深切需求。

2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

2.1重视课堂教学,深化学生运动认知

虽然实践教学是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主要教学方式,但教师同样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科渗透核心素养理念的前提。运动认知是运动能力的抽象表现,同样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加强学生运动认知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运动认识、正确的运动行为和积极的运动态度。在加强运动认知的教学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多元化的优势结合课堂教学环境展开教学活动,融入语言、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促进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冲击性,提高学生运动兴趣。例如,在篮球运动的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只能起到表层教学效果,有些复杂的运动细节不能清晰的呈现。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的技术优势和图像优势,制作视频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声、像新颖生动、色彩鲜明的形式呈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快慢播、暂停回放等功能,详细分析动作构成、细节处理等技术要点,加强学生对篮球动作的深入领悟。此外,借助课堂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的感官刺激优势,教师可以就篮球运动起源、发展和现状展开文化背景补充,还能通过播放精彩篮球比赛、精选进球片段等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欲望,助力有效教学课堂、趣味教学课堂的开展。

2.2创新活动模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前提。学生运动兴趣往往是基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产生的,需要教师有感染力的组织运动形式、有情景化的设置运动环境、有规则的指导运动行为,以内容为核心、趣味为引导、形式为载体开展体育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在有效、有趣的教学氛围下加强体育核心素养的渗透。例如,在开展足球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训练模式加强训练的趣味性,首先针对训练目标——锻炼学生足球运动的运球能力,促进身体协调性,展开以“突破封锁线”为主题的游戏活动设计。设计如下:教师规划场地,班中学生划分为三方,分别是进攻方、狙击方、保卫方,三方小组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自由选择。游戏开始后,进攻方带球展开进攻,注意带球前进过程不可用手抱球,严格按照运球规则,进攻小组成员之间可互相传球。狙击方在规则允许内的活动空间展开拦阻,拦阻成功则进攻方直接判为失败。若进攻方突破狙击线后则由守卫方展开最后的防守,最后根据三方得分择出胜利者。通过创新传统训练模式,将枯燥的足球训练变成趣味的、全员可参与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和运动热情,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完成了体育素养的渗透。

2.3丰富教学资源,打造特色健康课程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的学科教学中,“健康文化”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同时也是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基于“健康文化”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校应遵从校园文化理念,审视学科现有教育资源,并深度挖掘符合学生发展的外在体育资源,基于“一校一品”打造个性化的体育与健康绿色课程。例如,在某个学校的体育课程中,篮球、足球、跳高、跳远等运动已经成为了其标志性项目,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这时,教师应思考的是如何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然后再由学生引领出去,打造特色校园体育,树立校园品牌。基于此,学校应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集思广益,整合一切人、物、环境、城市等资源融入体育与健康教学之中,构建特色课程。比如,学校附近山水较多,风景秀丽,那么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一些趣味的户外体育活动,如爬山、划水、徒步越野等,形成体育特色项目,提高学科魅力,打造特色健康课程,促进校园独特体育文化的形成,树立品牌标杆。

结束语

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从新课改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要求出发,基于学生实际学情和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反思、优化自身教学行为,加强核心素养的学科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模式,打造特色课程的方式,助力体育与健康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达,徐元玉.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玩、问”一体化[J].田径,2021(02):8-10.

[2]孙旭龙.基于新课标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如何创设合理的课程规划方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2):7-8.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