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点研究

2022-01-01席景华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水库移民规划

汪 奎,席景华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农村移民安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对移民安置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如何快速恢复和提高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移民安置效果、保障移民后续发展潜力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和探讨的问题[2]。本文就移民安置工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点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促进移民安置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2 贯彻落实关键点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基本集中在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水库移民也主要涉及农、牧业区。水库移民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如何恢复和提高农、牧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如何开展水库涉及移民的生产安置、搬迁安置、专业项目复建以及后期扶持工作,因此,本文根据国家和各省(市)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精神的要求,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的主要任务特点,从生产安置、搬迁安置、移民补偿补助、后续发展及其他方面[3]分析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

2.1 生产安置

产业优先、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要求,在移民安置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关于“贫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赋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的要求,让移民能够从资源中获取收益。结合水库移民工作实际情况,在水库移民生产安置工作中应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要求,关键点主要包括:①在生产安置规划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特点。生产安置的重点是恢复移民的收入水平,在生产安置规划过程中,不论是生产安置方式选择还是生产安置方案的拟定,都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迅速恢复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②多途径多渠道的选择生产安置方式[4]。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产安置方式主要包括农业安置、复合安置、自行安置、逐年货币补偿安置等。根据乡村振兴相关要求,结合国家及相关水库移民大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等)的相关工作实践和经验,可研究实施移民社会养老保险安置,为符合条件的水库移民提供良好的保障体系。③探索建立“水电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目前“水电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成为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特别是让水电开发涉及的移民群众享受到实际的收益,是水库移民期盼已久的。根据意见“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东”的要求,可探索对水库移民实施资产收益扶持的安置方式,建立移民长期分享工程建设效益的机制,使水库移民享受水电资源开发带来的效益[1]。

2.2 搬迁安置

在村容村貌和乡村建设方面提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要求,在建筑风格风貌方面要求“保护传统村落,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保留乡村风貌”;在公共设施方面“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体育健身等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合理建设和配置乡村文化设施。同时,在人居环境方面“开展改厕、改水、改圈、改灶、改路等行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乡村建设同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有着紧密联系,对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在规划、实施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搬迁安置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如下:①尊重当地的建筑风格、风貌,保留民族特色[3]。在搬迁安置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按照“保护传统村落,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保留乡村风貌……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村、民族风情村、特色产业村”的要求,充分关注水库移民区和安置区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在平面布置、房屋设置等方面遵循当地的民族习惯,打造有品质、有特色的移民新村。②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配套和设置[5]。在移民搬迁安置规划设计过程中,特别是集中安置点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安置点人口规模按照国家、省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合理配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村级活动中心、文化中心、教育设施等。如“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体育健身、广播影视等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实现乡村2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的要求,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合理建设和配置乡村文化设施。在移民搬迁安置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执行。③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重要方面,在移民搬迁安置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搬迁安置的安全因素,也需要关注移民搬迁安置后的人居环境问题,按照国家和相关行业要求配备相应的环境改善措施,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因此,在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移民安置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定执行,保障移民居住环境[6]。

2.3 移民补偿补助

补偿补助同移民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了“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建立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多元保障机制”。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针对移民安置的实际情况,在水库移民补偿补助方面的贯彻落实关键点主要为:①制定合理的补偿补助标准。按照“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建立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多元保障机制”的要求,在制定相应的补偿补助标准过程中,既要结合项目涉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到科学合理,又要兼顾广大水库移民群众的利益,能够保障水库移民群众的良好发展,使移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②动态调整和更新相应的补偿补助项目和标准。一方面,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原有的补偿补助项目和补偿补助标准方面的政策和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项目实施期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文件的时效性,相关补偿补助项目和标准也难以完全满足工作要求。因此,需要对补偿补助标准和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

2.4 后续发展

当前,移民后续发展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已开展的移民安置规划并没有着重考虑移民后续发展方向和潜力,带来了“重规划、重安置、轻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保证移民后续发展潜力,使移民“稳得住、能致富”,特别是使移民通过产业发展强化后续发展能力是移民安置规划工作需要研究的新课题[7]。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目前各省在后期扶持、后续发展方面都十分重视,在移民后期扶持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内容有高度的契合,水库移民后续发展贯彻落实的关键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后期扶持规划中应充分体现产业发展、产业优先的理念。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定位,移民后期扶持是使移民具备良好的发展动力、充分提高移民安置后的发展水平、持续增强移民后续发展潜力,只有充分发展产业才能为水库移民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积极主动性。因此,在进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过程中,应优先开展产业规划,并将产业发展作为移民持续获得后期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品牌产业。在移民后期扶持发展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体现产业发展、产业优先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等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发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使规划不仅能够实施,而且能够发挥引领作用指导水库移民产业发展,应突出当地的优势产业、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利用当地的优势为移民创造发展潜力和后劲。③采用现代化生产和经营模式。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方面的优越性不断显现,展现了较强的发展动力和优越性。针对移民,可采用“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小农户与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的良好局面,在移民产业发展中,可以引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生产模式,做到经营发展灵活、多种生产模式并存。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的手段和资源为移民的发展产业提供支撑,在产品的品牌建设、流通、销售等环节做好服务,保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使移民分享到产业发展的巨大经济效益。

2.5 规划衔接

同时,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编制和形成各种规划,因此要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在进行移民安置规划时,应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将移民安置规划与精准扶贫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行业规划等相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和提高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将相关的项目、资金整合统筹使用,形成强大的推动合力,共同推动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当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8]。

3 措施建议

(1)超出的资金应明确资金分摊原则。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等方面均作出了相关的要求和规定,部分规定要求更高。因此,贯彻执行上述要求需要的投资将有所提高,建议各方在规划阶段即应明确超出部分的资金分摊原则,落实资金来源,保障项目的落地实施。

(2)加强规划衔接统一,统筹资源形成合力。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涉及的区域范围内均存在较多的规划,如移民安置规划、精准扶贫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行业规划等。一方面,应尽量使同一区域内不同的规划相互衔接统一,从而避免重复性建设造成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应将不同规划中的项目、资金等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条件下整合统筹使用,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不仅推动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3)强化规划引领,重视产业发展。增强移民后续发展潜力受到当前水库移民工作者的重点关注,从已有的成功经验来看,只有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才能长期为移民增长收入,从而保证移民的后续发展潜力不断增长。因此,建议各方应更加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针对具有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增强移民后续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水库移民规划
漳河有一水库群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移民火星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内陆移民(外二首)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