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战略中的精神扶贫问题的探析*

2022-01-01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黄晓敏

区域治理 2021年41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攻坚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黄晓敏

贫困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问题,贫困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既包括了物质贫困也包括了精神贫困,其中物质脱贫对于精神脱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精神脱贫具有一定的顽固性、滞后性以及独立性[1]。

在实现物质脱贫的过程中,精神脱贫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对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也更高,贫困的表现也不仅仅是物质需求的匮乏,物质贫困也只是贫困的表现方式或是导致的结果[2],但实际导致贫困的原因还是在于多维度的因素,提升人们对贫困的认知,帮助其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高效的生产方式,促使脱贫攻坚工作更加的高效、高质量,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

一、脱贫攻坚战略中精神扶贫的内容

(一)脱贫攻坚战略中精神扶贫的内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但是在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由于人们在思想上依然存在懒惰、功利、封闭等,对脱贫攻坚造成了一定影响,只有在思想、教育、文化上,引导和帮助贫困人口走出思想束缚[3],才能更好地激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提升扶贫工作的有效性。

贫困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贫困的认识、界定以及表现的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有了极大的进步,传统扶贫模式尽管能够带来一定的成效,但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脱贫效果不稳定,部分地区在脱离政府支持后,容易出现返贫的问题[4]。精神扶贫指的是脱贫攻坚的精神支持,是一种文化、伦理、道德以及风俗等精神的综合,也是价值观的统一取向。精神扶贫主要包括了文化和思想两个方面,其中文化是对贫困人群进行文化、知识、教育以及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扶贫,思想扶贫则是对贫困人群进行政治思想、道德、世界观、信念等方面的扶贫,促使扶贫工作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发展下,逐步满足贫困人口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其树立起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积极的生活信念,激发起想要脱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脱贫攻坚目标更好地实现。

(二)精神扶贫的主要目标

1.改造落后的观念

一些贫困地区存在的一些比较封建的风俗习惯、文化环境以及社会风气等极大地制约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价值观以及社会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贫困[5]。精神扶贫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帮助这些人改变观念,促使其形成积极的观念,树立起脱贫的主动意识,在脱贫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激励,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其彻底摆脱贫困的意愿以及信心。

2.激发脱贫斗志

在扶贫的过程中,帮助贫困人口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其从被动的、依赖的心理逐渐转变为主动的、独立的以及积极参与的心理,激发出其奋斗向上的斗志是精神扶贫的主要目标。贫困人口是脱贫的主体,更是脱贫的实施者、受益者以及推动着,其是否愿意为了脱贫而奋斗是脱贫攻坚战能够胜利的关键[6]。通过精神扶贫,激发起脱贫的斗志,有助于贫困人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改善社会风气,积极投身于脱贫致富的事业中,彻底摆脱贫困。

3.催生脱贫乡风

落后的社会风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脱贫攻坚的效率,在进行精神扶贫的过程中,做好文明乡风的营造也十分关键。想要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风貌,就需要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避免文化特色的流失[7]。在扶贫的过程中兼顾到当前的特色产业、自然生态等环境,树立起新的乡风,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精神扶贫的意义

(一)精神扶贫的价值

1.精神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略中的重要组成

精神扶贫是扶贫工作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贫困具有动态性,因此扶贫工作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传统扶贫工作指的是帮助贫困人群解决最低的生活需求,消除贫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对扶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维度也更加的丰富,不再单纯进行物质扶贫,而是更关注于对教育、健康、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扶贫[8],但其面临的难度也在相应地增加,因此传统的物质扶贫已经无法满足脱贫攻坚工作的需求,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能够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参与到脱贫及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术培训以及精神心理引导,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精神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内部转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并在外源的刺激下,提升扶贫工作的效率[9]。因此在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物质投入,还需要重视其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贫困地区的精神状态。

2.精神扶贫是培育脱贫内生动力的前提

人的需求不仅仅包含物质层次的需求,还包括了精神层次的需求,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希望、愿望以及要求,需要是促进人发展的内在动因。需求一般分为自然性需要以及社会性需要,其中自然性需要指的是人本能需要,社会性需要则指的是人对于文化、道德以及审美等方面的需要[10],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经济物质充分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自然性需求已经得到了基本满足,因此扶贫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这就需要在扶贫的工作中,加强对其内在规律的探索,激发贫困人员的内在动力。精神扶贫是培养和加强内在动力的根本,也是实现自我发展以及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及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贫困人口致富手段及劳动手段的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将贫困主体作为扶贫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满足其在致富过程中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11]。在精神扶贫上需要加强对贫困主体思想观念的解放,扩展他们的事业,从而使其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其在思想观念、道德文化水平上的境界,完成对贫困人群的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约束。

3.精神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中重要的发展阶段,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为关键的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的目标,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12],是一个大的发展格局,能够让人民更好地享有经济、文化发展下的成果。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其中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指的是物质生活上的共同富裕,更是精神文化上的丰富,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进而主动、自觉地做好扶贫工作,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凝聚力,在精神扶贫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灌输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使全民族能够形成共同的思想信念,共同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4.精神扶贫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从当前工作上来看,精神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各国可以借鉴和参照的中国经验[13],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人类的共同价值在于承认彼此的特殊价值,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精神扶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以及实践要求,引导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共同携手,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二)精神扶贫的作用

1.激发贫困主体的发展动能

发展是一个满足人类基本需要,逐渐提升人尊严以及实现自由的过程,参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励自身发展动能的重要条件,其中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事物的改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精神扶贫的主要目标之一[14],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提升人们对于现代化生活的理解,借助于外来的资源帮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贫困人口,就需要对其所处的环境及生活现代进行改变,并充分调动其自身意愿,才能够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发建设之中。尽管贫困人口在国家的补助下,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因为受到地理环境、信息条件等原因的限制,对于新鲜事物以及先进文化的接触较少,这也使得其往往满足现状与当前的生活状态,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新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开拓人们的事业,激发起想要脱贫的意识以及主动性。

2.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精神扶贫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精神扶贫工作,能够更好地构建乡村的精神面貌,实现文明乡风的构建。对于传播及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乡间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只有少部分农村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人文特点[15],因此在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精神扶贫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村精神文化的培育,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与此同时能够与现代化的文明更好地结合。此外,在为农村打牢物质基础的同时,通过精神扶贫可以帮助乡村贫困人口转变思想,培养专业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帮助贫困人口开阔眼界,增长技能,促使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3.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在进行精神扶贫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实现教育的普及,从而有效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加强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关注,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让其能够更便捷地获得相应的信息和文化,加强对当地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方式,提升人口致富的信心,注重其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要我富转变为我要富。

三、精神扶贫的原因

(一)转变物质扶贫下产生的依赖心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为解决贫困问题先后出台了多个扶贫政策,但随着各种扶贫优惠政策的退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人口的依赖心理,导致不愿付出努力的“懒汉思想”越来越多,往往依靠着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助等社会性援助来生存,缺乏积极进取的心理,满足于当前的现状,长此以往形成了福利依赖的心理。在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的研究中,普遍认为贫困与懒惰之间呈正比,想要真正地解决贫困问题、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就需要改变人们的依赖心理以及懒惰的状态。尽管政府主导的物质扶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但是未能真正解决其就业问题等,使得贫困人口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缺乏参与感,没有意识到脱贫与自身努力之间的关系,缺乏责任感。因此需要开展精神扶贫工作,转变贫困人口的依赖心理,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脱贫致富的工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社会资源,实现脱贫。

(二)转变落后观念提升对脱贫的认同

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以及教育工作等比较闭塞和落后,这使得当地人口在思想观念上比较守旧,缺乏现代化发展中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冒险精神等。使得贫困人口更多地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理,进而难以适应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社会发展逐渐脱节,脱贫难度逐渐加大。此外这种落后的观念也使贫困地区的代际传递现象比较严重,贫困主体适应了贫困的生活,形成了适应贫困生活的意志和能力,从而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一定的现状[16]。部分贫困人口在精神上缺乏独立性,在价值选择上功利性较强。这些原因都使得贫困人口缺乏想要发展的观念,停滞不前。这就需要通过精神扶贫工作,转变贫困人口的落后观念,在满足自身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寻求到新的生活的意义以及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技能,意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脱贫致富的工作之中。

(三)教育薄弱使得脱贫途径匮乏

人力资本往往需要一定的投资才能够实现价值的增长,也就是进行教育的投资,从而提升人的知识能力、工作能力、技术能力等,在社会生产中创造更大的价值,提升经济效益。人口素质水平的提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优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单纯依靠人力和体力劳动的工作逐渐,同时也意味着更多农村劳动力面临着失业的问题,进一步加深贫困问题[17]。这就需要通过精神扶贫,丰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提升贫困人口的素质水平,使其掌握先进的技术、思想等。另外在部分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养儿防老”的心理。这都需要通过精神扶贫工作,完善当地的教育资源,降低当地教育投资的成本,使得更多的贫困人口能够接受教育,接触到新的技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市场的发展,提升自我认同感,在致富的道路上充满自信。

四、精神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战略的实践路径

(一)精神扶贫的实践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

在精神扶贫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精神扶贫的主体是贫困人口,是这个过程中将广大贫困人口的基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激发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要承认和尊重贫困人口的社会地位,尊重他们自身的决定,使其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有主人翁意识以及归属感,从而将贫困人口对脱贫的渴望及热情最大化地激发出来,促使贫困人口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自身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现状。

2.推动扶贫方式的转型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下,传统物质扶贫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但贫困问题的造成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原因,而是一个多维因素导致的社会现象,因此在进行扶贫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单一的物质扶贫[18],需要转变扶贫方式,促使扶贫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在重点把控贫困地区问题的重难点基础上,调整工作方式,了解贫困主体的诉求,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转变贫困人口的交往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充分体现和发挥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转变扶贫方式,促使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3.提升贫困人口的致富手段

精神扶贫的目的依旧是带领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问题,实现脱贫。那么在进行精神扶贫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贫困人口致富手段的教育和提升,拓宽贫困人口创造财富的途径,让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19],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并带领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共享致富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进一步减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让贫困人口切实地感受到和看到扶贫工作取得的进展,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发展成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其脱贫的意愿,以及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二)精神扶贫的实践对策

1.精神扶贫的内容

精神扶贫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治愚、扶志、启智、兴业”[20],其中“治愚”是通过开展精神扶贫工作,帮助贫困人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并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和改变人生,避免在这个过程中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扶志”是指通过精神扶贫,激发贫困人口主动脱贫的意愿,加强其对于脱贫的坚定意志;“启智”则是通过精神扶贫,丰富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主流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结合,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主动寻求致富道路;“兴业”是指为提升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素质,拓宽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渠道,为其提供更多致富的路径。

2.加强贫困地区教育投入

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自身眼界等,在进行精神扶贫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投入,改变贫困地区的精神面貌,充分激发当地的货流,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拓展教育渠道[21]。例如在当前抖音、快手等媒体上,可以构建相应的教育宣传账号,结合当地人的精神生活等开展精神扶贫,焕发人们的活力。其次,要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加大对乡村中小学的投入,提高当地教师工资待遇,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创造财富,避免贫困问题的代际,最后加强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为人口的转移就业以及农业生产发展奠定基础,减轻贫困地区的就业压力。

3.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拓展贫困人口的视野,让其了解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激发其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向往。例如民族歌剧《扶贫路上》,通过讲述扶贫攻坚路上的故事,洗礼人们的心灵,发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染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到脱贫工作之中,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另外,要完善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例如构建乡村文化广场、图书馆、休闲活动室等,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4.营造脱贫的氛围

在贫困地区开展精神扶贫,确保精神扶贫的效果,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脱贫氛围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自觉地参与到脱贫致富之中。可以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让人们切实地看到脱贫致富的效果,以及脱贫后生活状态的改变,促使更多的人愿意主动加入到脱贫致富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贫困[22]。例如在兰铁中院大滩村举办的“精神扶贫表彰大会”,向美丽庭院示范户、文明家庭示范户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家庭进行了评选和颁奖,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的方式,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贫困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十分重要。为进一步提升扶贫质量,需要加强对精神扶贫的重视,提升贫困人口在脱贫工作中的参与感,改变其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依赖心理,通过先进精神文化扶贫工作,丰富贫困人口的精神世界,激发其对于脱贫的意愿以及向往。

相关链接

战略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战略目的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战略目的是根据战略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确定的。

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它是在分析国际战略形势和敌对双方战争诸因素基础上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不同的作战对象,不同条件下的战争,应采取不同内容的战略方针。每个时期或每次战争除了总的战略方针外,还需制定具体的战略方针,以确定战略任务、战略重点、主要的战略方向、力量的部署与使用等问题。

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它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后盾,军事力量为核心,在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战略目的和战略方针的要求,确定其建设的规模、发展方向和重点,并与国家的总体力量协调发展。

战略措施是为准备和进行战争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实行战略的保障,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争的需要,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和战略领导与指挥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攻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