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中华思政

林 慧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0235)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现有的文化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和丰厚积淀。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来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将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起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师思政工作中应用的现实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和方法,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教师思政工作,既能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又能提供方法上的创新,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1]当前,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已涉及诸多方面,但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本土化”水平的研究还不多,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1.1 顶层设计相对缺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价值,这些重要论述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视为优秀的教育资源,日渐得到各地高校的重视和开发,探索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就高校的现实情况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更多侧重的还是学生群体,教师群体未受到应有重视,缺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思政工作的有效措施。

1.2 多元文化强势渗透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不可避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价值观念借助文化产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2]相较于西方文化相对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却还未得到有效的开发,这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教师在内的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一代逐渐进入教师队伍,在为高校教师队伍增加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明确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已在持续推进,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内容博大精深,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高校正在逐渐探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学科建设,对教师开展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相对欠缺,造成部分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师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师思政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是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向是提升广大教师政治素养和师德涵养、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高尚道德情操不谋而合,二者的有机融合必将实现“共赢”,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思路。

2.1 提高教师道德修养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师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崇德尚德”的优良传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要培养有德行的人,尤其是品德高尚的圣贤君子,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与“四有”好老师标准不谋而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是促进教师自身道德内省和个人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3]“师者,人之模范也。”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加强教师文化修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情感、滋养师德,让教师们不仅能教好书、更加能育好人,增强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2 涵养高校人文底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之缺失可致学风之缺失,对高校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于旨在“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而言,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不仅决定了教师本人的发展,还影响着学生的培养与教育,甚至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融入和渗透离不开教师这一主要载体,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师思政工作,让传统文化在教师的心中生根发芽、深深的渗透到每个教师的心灵深处,夯实高校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进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把高校建设成为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充分发挥“文化”的“化人”“育人”功能,努力形成“以文化育人才、以人才强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局面。

2.3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特别是把文化自信提到新的历史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有效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面对当前不同思想文化在高校的交流、交融甚至是交锋,部分教师受到的多元文化价值影响日益明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师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教师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滋养、丰富涵养,继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带动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自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4-5]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师思政工作中应用的优化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面对文化全球化浪潮,我们要更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让中华文化更加深入、广泛地给予高校教师积极的影响。

3.1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完善相应体制机制,为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教师思政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目前,国家已陆续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但这些文件大都是立足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文件,还需要高校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配套规章制度。[6]高校要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积极营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师思政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和有力的组织保障。

3.2 创新应用方式方法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坚持历史继承和时代创新互促共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进宣传教育平台载体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加强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将新媒体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师思政工作相融的有效载体,努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提升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教育引导教师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师德正能量,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7]

3.3 加强理论教育培训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加强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部分高校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科研工作,缺乏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热情,传统文化知识相对匮乏,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是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思政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师具备相对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切实增强教师思政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高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应着力加强教师传统文化培训力度,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活动,深化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教师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运用科学的精神和创新的理念不断钻研和实践传统文化,做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中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