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荣发展民族节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三月三”节为例

2022-01-01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佳威

区域治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三月三黎族同胞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佳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民族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增加民族团结为两条主线,将深化各民族同胞的“五个认同”作为根本途径,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对文化的认同是最为根本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其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是该民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成为促进该地区各个民族“三交”即: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

黎族“三月三”节,在政府参与并成为完全行为人以前只是黎族同胞自发组织的民间活动,几乎没有其他民族同胞的参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如今,“三月三”节已经不再是黎族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活动了,“三月三”节更是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之间“三交”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重要节庆活动,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一、“三月三”节的现状

(一)传统的“三月三”

黎族群众举行“三月三”节历史悠久,在古代为了庆祝“三月三”,黎族同胞要提前半个月做好准备工作,人们上山狩猎,用盐水浸泡猎物,然后把它封起来;在家中舂米、捣粽粑;年轻的男女准备漂亮的衣服并且准备定情信物在节日当天交换。“三月三”节的那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祝愿“山兰”和狩猎的双丰收,家族中有很高声望的长者会把猎物和粽粑在祠堂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保佑。黎族同胞把腌制的山味和山兰酒带到村里最受欢迎的长者家中,坐在地上大口的饮用山兰酒。年轻的黎族男女一起庆祝节日,在欢快的鼓声中,纵情地欢歌,姑娘用树枝半遮着脸,偷看着心上人。晚上,还会举行篝火晚会,男女老少都又唱又跳,直到深夜,年轻男女们躲在森林里,彼此许下爱的誓言。黎族“三月三”节,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流传了千年,以最具体和典型的方式表达了黎族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黎族传统风俗,也是人们理解黎族的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现在的“三月三”

如今,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三月三”节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节日,每年都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在2019年,当地为“三月三”节准备了开幕式暨“爱与感恩”主题文艺晚会、特色民族文化及手工艺展、竹竿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政府积极发挥“三月三”节作为黎族同胞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是维持和促进黎族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民族节日的繁荣发展为抓手

(一)繁荣民族文化、推进民族团结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将“三月三”节打造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重要的抓手和平台。作为每年陵水黎族自治县各民族同胞最为广泛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三月三”节是展示海南灿烂多样民族情怀的重要平台,具有国家的民族政策、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三月三”节不仅是黎族同胞自己庆祝,还会邀请省内外各族同胞、国内外游客一同共享这一精神文化盛宴,共享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从相互交往中加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三月三”平台为各民族“三交”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民族节日滋养了各族同胞的精神家园

56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共同体,能够劲往一处使,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的。要想达到这一点,文化上的交流与认同是最有效的途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2010年国家民委提出“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交流、理解和团结。”“三月三”节走出黎族地区,突破各民族之间界限让各族群众参与,现在“三月三”节已经不是某一个民族的节日而是海南省乃至全国人民的节日。近年来,由政府指导的“三月三”节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理念,改变了从前“三月三”节封闭的状态,增强了民族互动,促进了各族人民和谐共生;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了黎族“三月三”节的活动内容,促进黎族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让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参与,也促进了对黎族民族文化的了解。

三、多路径发展“三月三”节,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重要举措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工作要以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积极建构文化惠民公共服务体系,把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民族认同感的文化节目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使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十九大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从政府成为黎族“三月三”的完全行为人,就开始大力推广“三月三”节庆活动使之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形式,活动内容由地方政府统一规划,举办场所在县中心城区公共场所与各村寨,供养机制完全由财政拨款。

政府适当的支持、引导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的“三交”,形成民族多元化格局。“三月三”节活动不断地汇聚了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并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相结合,有效地满足了各个民族同胞的精神需求,提升了各族同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我国接下来的民族政策的实施赢得强大的民心支持。

(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重要理念

“各美其美”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中“多元”,强调弘扬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相互欣赏、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陵水黎族自治县在开展“三月三”节庆活动的同时举办了民族书画展、黎族文化书籍赠书仪式、第三届黎族文化论坛等活动以及传承和保护陵水民族风情村展示了黎族优秀传统文化风采,提升了对黎族同胞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各民族同胞对国家的认同。

“美美与共”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体”,强调大力弘扬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创、共建、共享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陵水黎族自治县通过“爱与感恩”主题文艺晚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现代元素的现代歌舞表演、陵水“三月三”红色主题系列活动等各族同胞广泛参与的活动使各族同胞能够相互共生、相互借鉴和相互交融。

(三)举办各民族同胞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是重要途经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主办“三月三节”之前,节庆活动条件有限,规模小,参与者较少,未能得到广泛的关注。自政府参与后,除了黎族同胞之外,其他各民族同胞广泛加入,各族同胞通过节日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正如费孝通说中华民族是“你去我来,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

“三月三”节庆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每年都会邀请港澳台三地同胞、海内外华侨参加,兼具跨越海峡交流的重要意义。政府积极探索以“三月三”节为核心开展各民族“三交”的各种加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统一的各民族同胞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此来加强各民族同胞的共同体意识,巩固民族团结和谐一家亲的大好局面,使各民族同胞在共同参与民族节日活动的过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结语

现代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要求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角度看待问题,发挥地方政府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陵水黎族自治县主办的“三月三”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具有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是实现各民族在文化方面展开深层次的价值沟通的重要载体,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为我国民族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与路径。

注释

①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海南省志第3卷民俗志[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

猜你喜欢

三月三黎族同胞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侧记
四月里的“三月三”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黎族网为传承黎族文化尽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