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初探

2022-01-01撰文郑海涛吴星杰

求贤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红色

撰文/郑海涛 吴星杰

一、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蕴涵

百年奋进,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始终贯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百折不挠、砥砺奋进的红色基因,成为当今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生动且丰富的素材。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大批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伟大人物,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回望百年党史,使广大党员能够在学习教育中提升精神境界和思想政治素质,激发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坚定信念;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以史立德、以史培智、以史铸魂、以史创新,从光荣革命传统中汲取智慧养分,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激发党员的爱国爱党情怀,为时代新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1]

二、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建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1.涵养政治定力,传承红色基因

涵养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一个长期艰辛的修养之路、信念之路、实践之路。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目标,历经革命洗礼获取并完善的一种精神财富,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崇高的品格和追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的灵魂,也是党生存并发展的基础。革命精神谱系,是历史赐予的宝贵财富,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为党续写“红色家谱”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在坚持主旋律和主导性教育的同时,应当挖掘、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让党员不断地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用党的伟大成就启迪育人。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高扬和传承党史文化,使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使党员教师能够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思考如何切实推进党史融入课堂教学、学科研究、服务育人等工作,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的创新,如何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全面挖掘传承红色基因,诠释好党的伟大精神谱系,统筹推进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使学生党员能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培养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在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中理清历史脉络,真正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2]

2.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回望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年的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一直是引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核心力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百年党史凝聚着奋斗的力量和真理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汲取精神力量的需要,有助于广大党员感悟初心使命、总结历史经验、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革命智慧和前进力量,传承长征精神,阔步踏上新征程。

3.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

心之所信,方能远行。信仰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为实现愿望付出一切努力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抛洒热血、英勇献身的壮举无不闪耀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芒。今天,中国人民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回顾峥嵘岁月、体悟历史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党的光辉历史勉励和鞭策共产党人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忘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广大党员激发奋斗之志、不负人民重托、忠诚履职扛责,锻造忠诚品格。

三、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开辟高校党建工作育人路径

1.用好百年党史这本思政教育的教科书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顽强拼搏与不懈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强大的精神谱系。党史学习教育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的内容,高校将丰富的党史内容转化为思政教育素材,发挥党史育人作用,创新教学形式,在优良教育基础上整合资源,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打造百年党史思政课堂,讲好党的百年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出让学生有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的党史思政课。以史为鉴,使新时代大学生铭记光辉历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灵魂,启发青年学子用自己的肩膀担负起民族的希望;重温党史,使广大党员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从而汲取推进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大学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从历史中寻经验、找规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汲取前行的力量。同时,教师通过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科研反哺教学,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辩证的方法正确看待历史,理解中国道路,丰富理论体系。[3]

2.拓展党史育人载体和资源

丰富党史育人载体,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利用校内外党史纪念场馆、博物馆、文物馆、史料陈列馆等资源,引导党员通过参观革命资料和照片,近距离地感受历史场景,触摸历史痕迹,实地体验党史中蕴涵的精神养分,感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砥砺前行进程中所展示的巨大勇气、智慧和力量,在历史的洗礼中激发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情怀。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党员寻访红色人物、旧物,探寻红色阵地,以及“寻访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寻访百年记忆 ”等研学活动,盘活各地与党史相关的红色资源,用活红色资源,搞活教育形式,在参观革命旧址中缅怀革命先烈、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用信息化、可视化手段,创新党建平台、拓展党建空间,灵活运用党史育人资源,最终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强化党建引领的目的。

3.打造红色阵地营造学习氛围

以“红色党建”为基调,打造红色阵地,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高校可充分利用走廊空间打造党建文化墙,从“党的光辉历程”到“支部风采”及每日更新“党史上的今天 ”展板,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党性修养,为党员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 ”的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先进典型党史宣讲,或以微党课和文艺宣讲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好典型人物的引领力、先进性和传播力。通过先进典型人物讲党史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用微党课、文艺宣讲的形式抒发对党的深情厚意,使党史学习教育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认识党的光辉历程、理清党的创新理论、体悟党的初心使命、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4.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基层进社区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要抓好理论学习,又要重视实践结合。立足党史学习教育主渠道,升华党员的信仰,把学习党史和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学党史重实践”、“践行使命担当”、“我们在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教师党员参与乡村支教、敬老助残、农业技术推广等志愿服务活动,争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服务者;鼓励学生党员主动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参与社区邻里互助、美丽校园建设、大型活动、赛事保障、文明行为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各文博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活动中心担任“讲解员”、“文明引导员”等,追寻革命足迹,争做校园管理的参与者和新时代文明新风的传播者。

四、结语

回望百年党史,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典型事迹,展现出催人奋进的时代担当。高校党建工作要将为民办实事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到服务高校中心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好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充分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提振高校党建工作的精气神,奋力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办实事、开新局,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献礼建党百年。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红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