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电 强化组织保障 以需求为导向 推进产教融合

2022-01-01

求贤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棠产教院士

天津市动力与电气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自成立以来,“朋友圈”不断扩大,品牌不断做强,成效不断凸显。加入联盟的高校院所由原来的14家增至18家,领军企业由最初的173家增至190家。联盟秉承“招项目、引人才、强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主动加强与企业、院校的对接交流,了解所需所盼、做好跟踪服务,努力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工作机制

津南区高度重视联盟工作,区委书记刘惠多次就联盟发展提出要求,将联盟工作纳入区“十四五”规划、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要点,将联盟建设上升为全区战略,并融入创新发展聚集区相关政策,作为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会展经济功能片区、创新发展聚集区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体系,搭建起“领军企业团+院校智力团+政府服务团”的组织架构,确立了“一处八组”工作体系和“联席会议+轮值工作+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引领作用,联盟建立了“院士专家指导对接机制”,定期加强与院士专家的沟通交流。特聘专家朱英浩院士、王国栋院士、毛宗强教授及其团队,积极指导天津经纬辉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荣程钢铁集团针对“十四五”发展中“卡脖子”技术和材料展开攻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保障。

以需求为导向,打通链接环节

坚持“零距离”服务联盟企业,在每月的企业服务日,区级领导与企业家们畅叙企业发展,“点对点”解决企业难题,在政策推送、协调帮办、人才引进、金融服务、政企互通等方面“零距离”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联盟成立后,立即对联盟企业开展了问需工作,113家企业提出了178个具体需求,梳理形成了产品、技术、人才、资金和其他5份需求清单。针对企业需求,联盟快速响应、积极行动,凝聚起联盟成员单位的向心力。

解决企业人才需求,在“就业云超市”设立联盟企业专区,举办“海棠绽彩,职等你来”系列招聘会,提供岗位3000余个,邀请联盟企业20余家,吸引各类求职者2000余人,收到简历1500余份,拓宽了企业引才渠道,助力企业招贤纳士。解决企业技术需求,联盟协调天津大学、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团队赴企开展对接,为企业纾困解难。解决企业资金需求,联盟举办了5场银企对接会,为有资金需求的近70家联盟企业与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科融集团基金、担保公司、天津OTC等金融机构开展深入对接。

搭建“双创”平台,推进产教融合

借助津南区与海河教育园区一体化的优势,引才、引智、引项目。联盟以入驻海棠众创大街为契机,集聚校企优势资源,打造现代创新创业“孵化地”,为院校、企业创新创业筑巢、赋能。举办“2021创新发展聚集区 海棠创新节”,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合作的研究院、天津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研究院等4个项目签约入驻海棠众创大街。联盟还组织9家企业走进天津大学精仪学院,为企业和高校搭建沟通平台,服务院校的科研教学成果转化。

搭建校地合作新模式,组建“人才实践团”,吸引联盟院校优秀干部、教师到津南区进行实践交流。围绕加快推进“三区”建设,在会展建设、酒店管理、旅游与服务、人才引进、基建规划、职业培训等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举办“企业命题,院校揭榜,师生解题,融合创新”产教融合“双创”大赛,针对联盟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以赛促创、以赛促融,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锻炼师生创新能力,推动知识成果转化、创新资源互融互通和引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未来,联盟将继续推动高校、院所、企业、地区合作共赢,促进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资本链“五链”融合,进一步带动产业协同、技术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蓬勃动力。

猜你喜欢

海棠产教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大嘴狗》
找春天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