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022-01-01

求贤 2021年5期
关键词:会师遵义会议瑞金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念、检验真理、唤醒民众和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罕见。穿越历史的沧桑与巨变、回首往昔的苦难与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弘扬长征精神对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红军长征,瑞金是出发点、遵义是转折点、会宁是会合点,让我们连点成线、踏寻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红色瑞金——远征起点

来到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在青墙黛瓦、木门石阶、沧桑古树的掩映下,一座坐北朝南、砖木灰墙、风格质朴的二进一天井结构建筑,便映入了眼帘。这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中国革命的灿烂曙光,在此冉冉升起。

1929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迅猛发展,蒋介石南京政府加紧了对井冈山的“会剿”。为了打破困局,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柏露会议,作出红四军主力下山转战赣南的决定。红四军主力下山后,接连遭到敌军的围追堵截,与其反复周旋月余,直到农历除夕抵达瑞金城北的大柏地村,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才彻底摆脱敌军,站稳了脚跟。1930年秋到1931年秋,蒋介石调动全国的反革命军事力量,开始了对红军的三次“围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多次“诱敌深入”,粉碎了敌人的“长驱直入”和“步步为营”,痛快淋漓地打破了三次“围剿”。自此,红军主力南移瑞金一带,又攻占了会昌、寻邬等县城,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7日召开的“一苏大”,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决定定都瑞金,改称瑞京。瑞金从此成为全国苏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这次大会上,来自全国各苏区的代表一致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这一响彻全球的称呼,从此开始叫起。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发展到鼎盛时期,辖有4个省级、60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总人口453万人,党员总数13余万人,红军总数12万余人。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这片希望的热土,“谁要跑到我们苏区来看一看,那就立刻看见是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1934年4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10月10日晚,中央和军委机关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7日,8.6万余人的中央红军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遵义会议——革命转点

来到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临街而立的二层小楼便映入眼帘。这就是我们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的会址。86年前,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身问题。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原定计划是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红军将士数万英魂忠烈血洒湘江河畔。仗要怎么打,路要如何走?1934年12月中下旬,短短半个多月,接连召开通道、黎平、猴场三次会议,红军内部一直争执不休。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上,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总结的主报告,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为“左”倾错误辩解。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副报告,他分析了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并从大局出发主动承担了责任,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毛泽东等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根据陈云手稿记载,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常委进行适当分工,取消军事“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随后,经过一系列调整,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重整旗鼓,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身在路线、方针、政策上面临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甘肃会宁——新局基点

走进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的红军会师旧址,青砖红墙的会师楼、巍然高耸的会师塔便会映入眼帘。会宁素有“陇秦锁钥”之称,是陇东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1936年10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冲破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克服艰难险阻,胜利实现大会师。它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数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宣告了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会师后,红军在会宁县文庙大成殿举行了联欢大会。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共中央、苏区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发来的《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号召会师部队“更要团结一心,互相尊重,并肩作战,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

长征胜利结束,我们党于危局中开新局。1936年11月21日,红军在环县山城堡全歼胡宗南部232旅及234旅两个团,以辉煌的战果展示了红军会合后的力量。西安事变发生后,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新局面就此打开。

回顾红军长征历程可以发现,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红军才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伟大远征;因为战士的坚定信仰,红军才能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翻越六盘山,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学习和弘扬,并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会师遵义会议瑞金
亲亲瑞金
天宫会师!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遵义会议旧址
“长征路”上胜利会师
顽皮的云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红色与绿色并存的城市——瑞金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