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广西医学院校为例

2022-01-01陈玉香韦福滔莫晴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业医学生

陈玉香 蒋 鹏 韦福滔 莫晴阳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南宁 530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成为夺取新冠肺炎疫情胜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主力军,这也让全社会更加关注医生和医学教育,新一轮的“从医热”也应运而生。但“从医热”到“从好医”存在质的不同,随着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印发,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还是未来医学发展实际状况,都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医学教育关注医学生全过程的培养,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过程都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从而保证医学生输出的质量。

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是帮助大学生较好完成学业、完善素质、提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的规划与指导。大学生告别了中学监督式的规律学习,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给了他们很多的可能。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周期长,学科课程考试多,有行业准入标准的压力,所以,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业问题比非医学专业学生更为突出。学业指导如做不到位,很容易让一些医学生陷入迷茫,甚至抑郁,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影响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医科院校对医学生从入校到直至毕业的全程学业发展和跟踪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文献研究,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指出了地方性医学院校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存在的问题,如学业质量管理投入不足、学业评价模式简单,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业管理主体部门之间条块分割,教书育人相脱节、学业管理制度对学生困难的学生救助不力等;或以某一医学院校为例,提出要关注医学生的成长特点,提高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辅导范畴与内涵等提升路径,部分研究致力于医学生学业发展特点的研究,总结出医学生的学业拖延现象明显,学习目标和时间管理对解决医学生拖延症状有直接影响等。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对西部地区地方医科院校的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的关注和调研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广西地区医学院校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医学院校学生学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研究以广西区内共有的4所医科类高校——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医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梳理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普遍存在的问题、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缺失、社会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政策的改革对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国内外学业发展和指导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等内容,以此为基础进行问卷的设计,并结合专家咨询和预调查的基础上调整问卷。选取4所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医学和医学类相关专业学生,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项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笔者在广西某医学院校为医学生开设的《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课程中跟学生深入交流以及通过和相关教职人员深入访谈等形式开展调研。

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共33道题,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学生对自我以及专业的认知;第三部分是在校期间接受学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情况,第四部分是对于学业发展与指导的认知与评价。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纸质问卷和问卷星网络在线问卷形式开展,共发放问卷1736份,收回问卷1697份,回收率为97.75%,其中剔除有缺失值和明显规律性、倾向性的问卷64份,有效问卷1633份,问卷有效率94.06%,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较高。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存在问题

2.1 医学生缺乏对自我以及专业的全面认识

通过调查显示,对自己目前状态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32%,68%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仍处于一个懵懂寻找方向的阶段。了解和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陷的仅13%,对于自己目前所学专业是否是自己选择的,有35%的学生表示并非自己的选择,其中家人帮选的占13%,被迫选的占8%,随便选的占14%,非常喜欢现在所学专业的仅1%,比较喜欢的也只有31%。很了解目前所学专业的仅9%,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很感兴趣只有35%,25%的学生表示比较不感兴趣和不确定感不感兴趣。很了解大学生活的仅占8%,部分了解和不了解的分别为86%和6%,只要6%的学生表示非常适应大学的生活,比较适应、不适应、非常不适应的分别是45%、41%、8%。

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医学生对于自身、大学生活、所学专业没有全面清晰的认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连专业都不是自己选择的,接近一半的学生不适应目前大学的生活。不了解和不适应就会造成迷茫和消极应对,因此在大学的不同时期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干预对于促进医学生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

2.2 医学生对学业发展自身规划不足

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业是否有规划,有并且很清晰的仅有4%,有一点、完全没有规划,还没有想过分别为64%、29%、3%。是否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领域,很了解的仅占14%,了解不多、很不了解的分别为79%、7%。对于大学毕业后有明确清晰发展方向的仅有5%,还没想过的占到48%,是否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学业发展规划方面,有信心的占49%,没有信心、无所谓、没想过的分别为28%、7%、16%。

医学专业相对其它专业而言,学习科目更多,内容更繁杂,涉及领域更广,学习年限更长,对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从心底里热爱医学专业,在大学里更加规划好学业和知识技能的获得,对自己以后从事的医学职业所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大学的过程中去努力获取这些技能,才能学好医学知识,才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找到成就感,收获幸福感,从而真正的成为一名技术精湛,受人爱戴的好医生。

2.3 医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专门系统的学业指导不够

对于是否知道所在学校有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知道的43%、不知道、不确定的为57%。入学后是否接受过学业发展指导,有系统的指导的占19%,有一点、完全没有、无法判断的分别为54%、21%、6%。在所接受的学业发展指导来自于哪些方面,来自于任课教师的占41%、辅导员的23%、班主任的18%、学校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的10%,其他的8%。对于入校以来接受过学业发展规划与指导的形式,通过专门系统的课程13%、入学教育26%、选修课程13%、班会17%、其他课程老师穿插讲过27%、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的专门指导3%、其他3%。

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学校有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接受过学校学业发展指导中心专门指导的仅3%。从实际的访谈调研中也发现几所医学院的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均设置在招生就业部门,由招生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来做学业发展指导的工作,人员不足,专业知识缺乏导致了他们难以完成学业指导中心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无法给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学业发展指导。同时也没有充分整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朋辈等的力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学业外关注较少,尤其对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缺乏关注,当他们学习出现困难时未能及时需求帮助解决,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足。

2.4 医学生对所接受的学业发展指导认可度不高

调查显示,97%的学生认为学业发展与指导应该贯穿大学的整个过程,95%的学生认为做好学业规划与指导在大学中非常很重要,85%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做好学业规划对以后就业成功的影响大。可见,学生对于学业发展规划重要性的认识是充分到位的,很期待能在学校期间做好自身的学业发展规划。然而,对于所接受的学业发展规划指导是否有帮助,学生认为很有帮助的只占10%,比较有帮助36%、没什么帮助、完全没帮助、无法判断共占到54%。对于学校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指导存在哪些问题,12%的学生认为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11%的学生认为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25%的学生认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服务不足,24%的学生认为没有形成多样化的指导形式,2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对于影响大学期间学业发展规划的因素方面,学生认为缺乏相关课程的指导占27%,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占19%,对大学认识不足占24%,不了解所学专业占17%,因个人因素不喜欢做规划占13%。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医学院校学业发展的供需严重失衡,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是个体差异的存在,这本身就对医学生的学业发展指导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通过笔者课堂讲授课程的调研,“你想通过这门课学到什么?”问题显示,29%的学生希望学到专业的学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知识为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做好规划,15%的学生希望通过课程了解自己的专业,17%的学生希望通过课程了解自己的就业方向,19%的学生希望通过老师的案例分析和讲解掌握学业发展和就业面试技能,18%的学生希望学到一些延伸知识和技能。不难看出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多样,一门课程甚至一本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如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成为一大问题。

3 改进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工作对策

3.1 树立高度重视医学生学业指导的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好发挥学业指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是教师教授学生的重点。“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学业指导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为此,学校首先应强化学业指导的重要性宣传,培养学业指导相关教师的服务意识,注重学生的学业发展;其次,医学院校应继续推动学业指导与发展中心的建立,加强学业指导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便于有学业方面困惑的学生得到及时帮扶,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指导、咨询与支持服务,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新需求、合理规划学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习成效,激发学习动力、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完善学业指导相关制度,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明确学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丰富学业发展和指导方法,加强学业发展指导成效的评估检验,使学业发展与指导工作井然有序开展。

3.2 培养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从调研结果看出,大部分医学生在选择医学专业时并非出于自我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亲人或者师长们的影响,入学后学生在专业学习时遇到困难往往缺乏攻坚克难毅力和勇气,专业学习不扎实,甚至挂科,所以医学院校应该把学业指导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培养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从认知角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医学专业不光为了就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大爱精神,以及从各方面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喜爱度。学生在大学初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再加上求学路上面对繁重的课程压力,需要指导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树立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

3.3 设立医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专门机构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学业发展与指导机构,配齐配全专职学业发展与指导队伍。定期开展学业发展与指导活动,做到教师引导,学生互助,优秀学生榜样带动等,整体提升学生学业水平。一是成立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全面统筹推进工作,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业辅导需求,通过协调师资力量,组织主题活动,为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辅导;二是实现两个职能,学业困难者帮扶提升和学业优秀者全面发展,对受到学业警示的学生、学业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帮扶,对学业优秀学生,整合资源,因材施教,努力打造优秀学生的提升通道,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建设三支队伍,建立全员参与的辅导机制,建立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朋辈志愿者三支分工协作的学业辅导队伍;四是搭建四大平台,咨询辅导平台、学习交流平台、探索研究平台、意见反馈平台,满足学生学业发展需要;五是依托“学长热线、导师问诊、朋辈沙龙、同伴辅导、考研论坛、外语广角、资料共享”等活动载体开展学业辅导,助力学生成长。

3.4 建立医学生学业发展档案

随着学生对社会认知度的不断加深,在学业上的规划和目标也会随之调整,因此需要追踪学生的发展历程,反馈医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的效果,保证学业指导的持续性,建立学业发展档案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在学生入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大学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计划,建立学生学业发展档案;在每个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性的学习分析与总结,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业进展情况,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和下一步学业规划等,对目标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专业指导老师适时的干预解决,把问题、过程、总结以及学业发展指导过程中取得的好经验和做法等材料存档。不断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档案,定期把学生学业档案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跟学生家长反馈,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家校联合,共同引导教育学生。

3.5 多举措提升医学生个性化指导水平

除了集体指导,学校还应采取多种举措,全方位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业指导。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特点,学习领悟能力有强有弱,学生学习兴趣点各不同,学校专门的学业发展指导部门应该积极了解学生需求,面对在不同学习时期的学生,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定期开展调研和数据采集工作,班委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习薄弱环节加强个性化指导,了解学生在学业上的切实需求以提供差异性指导。不仅教师参与学业指导工作,同班同学也可以参与其中,例如,对于成绩欠佳的学生应让班级学习委员开展课后辅导,或采取一对一结对子帮扶的形式,帮助困难学生缓解学业压力。

4 结语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节点,学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储备,医学生承担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在医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学业发展的指导必须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只有培养出心智成熟、技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医学人才,才能实现我们的“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学业医学生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35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