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线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2-01-01周繁坤杜桂花范广勤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线下医学教学效果

谢 杰,周繁坤,杜桂花,冯 昶,范广勤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毒理学教研室, 南昌 330006; △通讯作者)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正进行着一次重大的改革。线上教学是我国“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我国医学院校的部分教师开展过线上教学,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许多探索。但由于不同的医学院校基础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的具体情况、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线上教学的使用仅限小范围,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2020年初,国内许多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同时推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线上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医学生是医务人员的后备力量,其医学理论课程也是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但高等医学教育具有课程多、课时量大、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这对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过近两年实践和探索,医学线上教学已经发展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医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但目前的医学线上教学存在一些短板,分析和总结医学线上教学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建议非常有必要。故本研究对我国医学院校在线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对医学线上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参考。

1 医学线上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线上教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采用一些教学软件,在相同时间、不同空间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中授课形式。线上教学突破了空间和地点条件的限制,使获取知识的方式更为灵活和多样。这种教学方式在稳定教育教学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不足。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理念未转变

线上教学的目标与传统线下教学的目标不同。传统线下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和师生间的互动,完成教学目标。线上教学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原有的教师灌输式教学可能不再适用或效果较差。有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满意度不同,高年级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入校时间长,更加了解医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且越临近毕业,对学习的目标越明确[1,2]。因此,对线上教学而言,教师应根据学习进度、学习环境和学生特点,于课前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只有在明确学习目标后,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而教师的“教”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各种网络资源的应用也可以作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让学生在前期自我学习中充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进而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式学习。

1.2 教学设计欠合理,授课内容不新颖

线上教学在短期内迅速开展使得一部分教师还未很好地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进行线上教学时,教师不能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照搬理论课的线下教学内容,进而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等现象。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约23.8%的学生认为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时备课充分程度低于传统线下教学[3]。还有研究发现教师线上教学时,存在“读PPT”的情况[2]。以上研究说明了教师在对待线上教学时,存在缺乏合理的教学设计、无法利用好互联网教学资源等问题。

另外,医学是一个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理论和实验的有机结合。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医学生培养要求的提升,也对医学院校开设的实验课程有了更高要求,因此许多医学院校对医学类课程开设实验内容的比例有所增加,甚至部分医学类课程的实验部分被单独设置成独立的实验课程。但目前医学类课程的线上教学课程无论是使用学校自建的课程资源,还是开放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大多数涉及的是课程的理论部分,而课程的实验部分资源较少,使得学生无法及时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验中,更加无法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是以虚拟为手段,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各种虚拟实验环境的实验教学平台[4],是我国近年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成果。2018年,教育部批准了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让“线上做实验”和“虚拟做实验”成为现实。包头医学院关于实验教学的调查研究选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自学、在线教学、在线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三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发现学生对在线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这一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主要体现在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5]。一项将虚拟仿真实验应用到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教学的研究发现,90.38%的学生部分至完全掌握食物中毒调查处置的各项调查和处置流程。在评价虚拟仿真实验对学习成绩影响方面,一项研究发现使用虚拟仿真实验的线上实验教学组的学生实验操作成绩低于线下实验教学组[6]。另一项研究则在医学机能学课程中使用线上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线下教学方式比较时,发现线上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组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高于传统线下教学组,但实验操作成绩显著低于传统线下教学组[7]。由此可见,学生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后的实践动手能力可能仍然无法达到传统线下实验教学的效果。还有研究将虚拟仿真实验与线下实验教学相结合,发现与线下实验教学相比,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成绩均有提高[8]。因此,无论是线上实验教学,还是传统线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都可以当作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去使用,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1.3 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成绩不理想

随着近年来对学生评价措施的改革,许多院校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和反馈,同时构建了多元化的形成性考评,目前学生成绩是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的指标。一项研究在调查线上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时,与线下教学比较发现,线上教学组学生成绩显著下降[9]。类似地,在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比较8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线上与线下教学效果的研究中发现整体成绩线上教学低于线下教学,其中4门课程线上教学的成绩显著低于线下教学[10]。还有其他医学院校将线上教学应用在超声医学和医学微生物课程时,发现线上和线下教学学生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2]。由此可见,线上教学的效果因不同院校、不同课程存在区别,但目前报道线上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线下教学的研究为数不多,故我们认为现阶段的线上教学效果并不优于线下教学效果。

1.4 教学氛围不活跃,课堂互动难开展

由于“时空”的限制,师生进行线上教学无法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面对面地进行互动,教师不能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对教学的节奏和时间分配进行调整。虽然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也可以进行远程互动和讨论,学生也能通过共享屏幕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汇报展示,但缺乏分组和现场这两大优势,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所能获得的相互合作意识、进行汇报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此外,师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在思维碰撞中可能闪现灵感的火花,这种现场教学气氛是线上教学所不具备的。线上教学课程通常可以分为录播和直播两种形式,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与教师能否进行实时互动。山西医科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该校教师进行线上教学使用最多的是录播形式,约占70.7%[13]。两项北京大学医学线上教学的情况和效果评价研究显示,该校医学专业本科生线上教学形式以教师录播课程为主,占97.7%,教师直播课程占65.6%[1]。该校学生对线上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评分(满分5分)为:录播课程4.62分、直播课程4.27分[3]。一项广州市某医科院校医学生线上学习现状调查显示,该校学生线上教学形式以教师录播课程为主,占97.5%,教师直播课程占55.4%[14]。而青岛大学的线上教学形式以教师直播课程为主,占77.4%,教师录播课程占29.94%[15]。由此可见,直播和录播的线上教学形式在不同高校之间的使用率不同。但多项研究均表明,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直播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隔着屏幕进行的互动显著减少[3,16,17],并且在进行互动过程中,还可能因为网络问题出现卡顿、中断的情况。

此外,在线上教学时,学生缺乏教师的监督和固定的空间约束。部分学生从心理层面就会不自觉地自我放松,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导致学习动力下降。一项重庆医科大学线上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76.25%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缺乏学习氛围,学习动力下降[18]。广州某医科大学的调查同样显示,72.5%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缺乏学习氛围,无法集中注意力[14]。为了改变线上教学这一劣势,一些教师在线上教学中使用智慧教学工具(如雨课堂、学习通等)。西南医科大学将雨课堂应用在口腔医学的线上教学中,发现雨课堂组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19]。绝大多数研究探讨了使用智慧教学工具在传统线下教学中的优势。而线上教学中,此类教学工具的教学效果则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来证实。

1.5 教学方式须优化,软件运用不熟悉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线上教学使得教师必须使用各种教学软件进行授课。目前国内用于辅助线上教学的线上教学软件有很多,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腾讯课堂、钉钉、慕课等。由于之前很少出现大规模实行“静态管理”的情况,线上教学并没有普及,大多数教师都是首次接触网络教学软件,未能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尤其是对信息化教学技术不熟悉的教师及一些年龄大的教师,在使用教学软件进行线上教学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出现视频、音频不稳定时,教师常常在电脑前手忙脚乱,使得课堂出现短暂的混乱情况,影响教学效果。一项针对1 233名本科院校护理教师的调查表明,在2020年2月前,783名(64%)护理教师没有线上教学经历,509名(41.6%)经常学习线上教学技术,并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2020年6月时,仍有580名(47.4%)教师对教学软件应用不熟悉[20]。目前主流的教学软件功能较齐全,并开发出更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高级功能,如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和弹幕功能、腾讯课堂的多人互动功能、超星学习通的多维评价功能等。还有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对网络平台均存在功能利用不充分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是使用这些功能对教师要求更高[21]。目前关于医学院校教师线上教学的调查研究不多,教学软件使用率、熟悉程度等数据有待进一步完善。

2 线上教学的改进建议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医学课程教育需要。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而当前的新形势则在一定程度上“催化”医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基于对医学线上教学研究中发现的不足,医学线上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优化。

2.1 教师参与线上教学培训,学校整合优化课程资源

医学课程内容多,课时紧张。如果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使用、资源获取与使用、视频制作、录课等线上教学技术方面存在困难或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授课质量。因此,我们建议医学院校开展线上教学前,通过讲座、课程、指导手册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全面的线上教学技术培训;定期开展线上教学经验分享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其线上教学。

学校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更多适合医学生使用的教育资源,如优质医学数据库、电子书、医学图谱等。同时,学校可根据教学平台可靠性和便捷性,减少课程平台的数量,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换各种软件;优化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网络性能,保证线上教学的流畅性。

2.2 更新教学理念,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相比于传统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课程要常态化开展线上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加深对“互联网+”教学的理解,彻底转变“为教而教”的观念,应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适当开展价值引导,成为学生线上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目标的见证者。

教学效果是线上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不应该单纯复制线下课堂的教学方式,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前沿性;注重教学活动设计,利用网络信息传递快捷的优势,实时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探索,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2.3 增强学生专业使命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在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进行线上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开展线上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效的线上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大量的线上教学不仅重塑了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为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努力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救死扶伤、服务健康”的精神内涵,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医学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情,进而转变成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将传统的课堂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并培养学生时间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2.4 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规范的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线上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引起重视。虽然虚拟仿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步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线下实验课的实际操作过程[22]。诸如一些动物实验,学生仍需进行实际操作才会有真实的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规范操作的经验。因此,实验课程可能更适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线下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线上使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既可以作为课前预习、课中思考和课后复习的手段,又是对线下实验教学的一个补充手段。

3 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开展线上教学是对传统教学工作的一项挑战,但这很可能是推动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契机。线上教学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更加考验教师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了建立高效的线上课堂,我们就需要对线上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和改进,以确保线上教学效果,同时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整合线上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医学教育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线下医学教学效果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医学的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