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察办实事 监管有服务

2021-12-31黄慧诚

环境 2021年12期
关键词:鸡粪臭味处理厂

黄慧诚

“想通了!不在禁养区养猪了,种植金柚。”

今年7月,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上坑村养殖户陈叔主动关闭了自已位于禁养区的养猪场,并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粤北监察专员办(以下简称“粤北监察办”)、城东镇政府、上坑村村委会的协调帮助下,开展了金柚种植。此前因对禁养区政策的不理解以及对补偿标准异议等问题,该养殖户未按时退出禁养区养殖并多次信访。

“这类群众信访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不能只是采取‘一律关停’等简单做法解决,而是要积极引导,给予合理过渡期。否则,矛盾很难化解。”粤北监察办负责同志介绍说。

陈叔从信访户到帮扶户的身份转变,是广东省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具体体现。环境监察特别是驻地环境监察,因为职责的缘故,在一些人看来就是“挑刺”“查问题”“找麻烦”。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区域监察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坚持用系统观念统筹和推进工作,做到监管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监管,有效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积极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盯办督导+合力推进——

补上地方治污“短板”

“我们调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惠州市大部分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在本市一家公司处理。”省生态环境厅珠三角监察专员办工作人员介绍说。

“这家工厂处理能力怎样?多大规模?什么工艺?效果怎样?”带着疑问,监察办工作人员多次到实地一探究竟。结果发现工厂因为处理工艺不稳定,影响处理效果;厂内堆放了大量生活污泥未能及时处理,影响周边群众;同时部分生活污泥需再转外地进行处理,存在较大的环境隐患。

掌握了详实确凿的证据后,1月4日,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发出2021年1号督办函,要求当地按照要求进一步加强生活污泥全过程管理。

“5月、6月,我们又先后两次进行了督办,强化盯办督导,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推动问题解决。”

“在督办过程,当地一些部门起初对我们工作不理解,后来越来越积极配合支持。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到达之前,许多问题得到解决。因此还十分感谢我们的前期介入。”

在省生态环境厅监察督导帮扶下,惠州市生活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得到根本改变,全市污泥有效处理处置能力大大加强。目前,惠州市利用市内现有处理处置能力资源,依托多家小型污泥协同处置单位,有效缓解了污泥处理处置能力缺口。市政府还规划打造污泥干化焚烧的模式,争取每个县(区)有一家国企兜底,指导污泥处理企业稳住现有处理能力,推进一批污泥热干化生产线建设,争取2023年起实现生活污泥稳定处置能力达1450吨/日,充分保障生活污泥处理处置能力需求。

明察暗访+技术帮扶——

守好老百姓“水缸子”

“今年虽然干旱,但比较前几年水库的水还多了,水也更清了!”望着一泓清水,家住潮南区大龙溪水库旁简朴村的李伯喜笑颜开地说。

位于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的大龙溪水库,是当地约40万人的“水缸子”。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曾有一家非法采石场,后被依法取缔,但石场复绿复垦效果不佳,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造成影响。

树不存则土流失,土流失则山、水不再,山、水不再则民、田难续。为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让老百姓喝上、用上“放心水”“安全水”,省生态环境保护厅粤东监察专员办(以下简称“粤东监察办”)把大龙溪水库饮用水源地非法采石场生态修复作为今年重要督办任务。

4月、8月、10月,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粤东监察办有负负责同志,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穿行偏远多弯的山路,多次赴现场实地察看采石场生态修复进展情况,并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详细了解情况,确保水库水源地生态恢复工作真干实干。

为更好地帮助地方解决有关问题、提高治理成效,7月20日,粤东监察办发挥自身法律和专业优势到基层送服务,就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有关内容,为各有关部门讲课。

“这次讲课得到大家一致好评,许多部门同志表示深受启发,对水库水源地如何依法、科学、精准开展生态恢复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汕头市生态环境局潮南分局的同志介绍道。

目前,大龙溪水库非法石场通过栽种木麻黄、大叶相思、勒杜鹃等树苗,播撒草籽,边坡种植芒草等复绿措施,已治理恢复面积195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成效。

持续督办+多方协调——

把好事办实办到底

“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来了。我们要发挥省厅驻地督察办的职能优势,协调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努力把好事办实办到底。”省生态环境厅粤西监察专员办(以下简称“粤西监察办”)工作人员说。

这位工作人员提及的新老问题是吴川市樟铺镇金鸡村委会三浪村的鸡粪臭味扰民问题。该村是种鸡传统养殖大村,全村种鸡养殖高峰期间可达3亿羽以上。为解决长期以来鸡粪恶臭露天堆放、暴晒、焚烧等面源污染问题,吴川市于2018年11月建设了两家鸡粪处理厂,通过发酵工艺生产有机肥,集中处理处置本村产生的鸡粪。但由于两家鸡粪处理厂臭味处理工艺相对落后,成为新的污染源,给主导风向下风向石狗塘村的村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为此,粤西监察办先后督导30余次,推动鸡粪处理厂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鸡粪处理厂散发的臭味,缓解了臭味对周边群众的影响。但由于处理厂选址问题(距离石狗塘村不足500米)这一“硬伤”,以及在原臭味处理工艺升级改造难度较大,尽管鸡粪臭味经处理达标排放,但仍未彻底消除对石狗塘村等周边村庄的环境影响,臭味扰民问题仍多次被投诉。今年5月,两家鸡粪处理厂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停产。

“目前不是种鸡养殖高峰期,两家鸡粪处理厂停产,三浪村养殖户鸡粪暂且打包外运消化,但外运过程中也会产生臭味污染。一旦高峰期来临,外运消化能力将不足,大量鸡粪出路将成问题,很可能再次出现养殖户鸡粪就地堆放、暴晒,恶臭扰民问题。”三浪村群众对此充满担忧。

重新选址建厂,使用新的处理工藝,是现阶段有效解决当地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的最好选择。为解决三浪村村民的“担忧”和石狗塘村村民的“烦恼”,自旧厂停产后,粤西监察办就一直积极协调当地和有关部门帮助新厂选址。7月底,经综合考虑,初定新厂位置。

12月8日,粤西监察办有关负责同志再次实地调研推进新厂建设工作,详细了解项目选址可能对周边村庄造成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进展、项目规模、臭味处理工艺等情况,并一一听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鸡粪处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和诉求。

“严监管就是好服务。前期工作做足做到位,今后经营发展才能可持续。我们企业一定会采用成熟而且先进的处理工艺,力争做成行业标杆。”鸡粪处理厂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守住底线+精准治污——

务求环境整治实效

“感谢生态环境部门的理解和关心!让我们企业能够继续生存下来。上了治污设施、做了环境治理后,今后能够更加安心放心生产、做大做强。”

近日,梅州兴宁市汇龙轮胎翻新厂“化险为夷”。在省生态环境厅粤北监察专员办以及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企业打磨工序产生的粉尘已增设了布袋除尘装置收集处置,硫化工序产生有机废气安装了废气收集管道,加装了喷淋和活性炭处理设施,有关手续在业务部门指导下正在补办,完善污染治理后重新生产。

今年1月,群众反映梅州市兴宁市龙田镇凉伞村多家无牌无证工厂污染环境。为全面准确掌握污染来源,粤北监察办多次会同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对投诉所在区域进行全覆盖摸排。经排查,该区域内共有23家在产企业,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涉及塑料加工、木材家具、轮胎翻新等行业,部分企业存在环保手续不齐全、治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中小微企业发展不容易,特别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企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周边群众环境权益的同时,确保企业依法治污,认真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是“雪上加霜”还是“雪中送炭”?监管部门选择了后者,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完善环保手续和污染防治设施,符合要求后可继续生产。

经过6个多月各的方共同努力,凉伞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企业生产有了更好保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也有了极大改善,群众对整治效果表示满意。

猜你喜欢

鸡粪臭味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神秘异臭逼近菅义伟家
臭味美食地图
地下污水处理厂优势分析与前景展望
利用鸡粪养殖蚯蚓技术
鸡粪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简介
鸡粪如何加工成鱼饲料
How fast does a fart travel?
煤气为什么有臭味?
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