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城乡协作教育扶贫策略思考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城乡培训学校

任 伟

(甘肃省徽县教育局 甘肃陇南 742305)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论述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积极发挥“互联网+教育”力量,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优质教育资源带到贫困地区师生面前,成了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深刻议题。

一、互联网+给教育扶贫工作带来新的契机

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可以将网络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技术融入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借以提高农村教育扶贫的全面性、精准性和灵活性,是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低成本、高效率运行的扶贫理念和方式。

近年来,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我们仍必须清醒地认真到,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课教师结构性短缺,校本培训滞后、教研力量薄弱的现状依然客观存在,并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症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能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条“快捷通道”,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城乡学校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快速分享与传播,有助于农村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理念,实现城乡学校教师之间同步教研,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继而能够进一步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城乡学校互助云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颠覆以往农村教师“闷头苦学”闭门造车的成长模式,通过有效的联动管理将区域内城乡学校教师联系起来,并在“互联网+教育”的逻辑框架下展开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农村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也能够促进区域内教师整体素养的提升,同时基于“线上”和“线下”的城乡学校教师间合作学习,也是逐步推进新课改全面落实的有效途径。

“互联网+”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创新途径,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移动性和交互性,对传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起到了革新作业[1]。区域内城乡教师的交流合作将进一步开放,教师专业成长将更加开放,更为多元化,云平台和大数据的运用使得城乡协作更注重共享性和协同性,在云平台的合作交流中,农村教师的知识体系不断得到丰富,业务技能和教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断得到充实,信息素养和职业认同感将得到全面提升,进而形成“互联网+教育”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搭建了城乡学校协作的新途径,真正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也为教育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互联网+教育扶贫在城乡学校协作互助中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和运用,理应带来农村教育结构的深刻变革,为教育扶贫注入新的活力。但实际情况却是,尽管教育信息化已经进行了多年,“校校通、班班通”已经全面覆盖城乡中小学校,但在广大农村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仅仅发挥了一个播放器的作用,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小学教育带来的变革仍不明晰。目前,制约教育整体发展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城乡教育整体素质差异客观存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搭建城乡网络协同教育平台便十分必要。

(一)城乡网络协同教学实现“手把手”培训

城乡网络协同教学是指城乡学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通过构建城乡学校之间互联互通的网络课堂和云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之间的远程对接。结对学校通过网络远程合作学习,实现共同教学设计,网络同步课堂,线上同步研讨,充分发挥城区学校师资力量优势,实现对山区学校的带动引领。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传统教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城乡网络协同教学平台的搭建能够融培训、教学、教研、会议于一体,组成城乡教学共同体。城区优秀教师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对山区教师进行跟进培训与指导,还能将城乡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整体环节。课前,城乡学校教师协同备课、互动教研,城区优秀教师团队可以帮助结对帮扶的山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完善教学设计,课堂上可以根据具体授课内容由山区教师自主选择远程同步直播、观看微课或者选择利用优秀教师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和设计自主授课,课后双方网上进行评课磨课,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城区的优秀教师也可远程观看山区教师授课情况,课后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点评,促进山区教师快速成长。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城乡教师协同发展,是信息时代解决城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新途径[2]。

(二)网络学习资源库成为乡村教师学习的“自选超市”

网络上各类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但却不一定适合当地教师使用。鉴于此,在建立城乡网络教学平台的同时,还可以建立区域内的网络学习资源库,以补充乡村学校教师学习资源匮乏,面对众多网络教育资源无从下手选择的困境。城区学校可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整理网络上以及本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件、微课、教学设计、反思等,实现对网络学习资源库长期稳定的维护与更新。同时,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师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掌握乡村教师实际学习需求,组织骨干教师开发适合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资源并及时扩充到网络学习资源库中,满足乡村教师自主学习的需求。随着网络学习资源库内资源的增多,可以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对资源进行筛选、归纳、整理和优化,按照视频资源类、教学课件类、专业成长类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以便于乡村教师能够按需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三)线上线下结合注重乡村教师培训实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乡村教师培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可能,网络培训平台具有覆盖范围广、运营成本低、利用效率高的特点。传统的乡村教师培训受培训名额、培训内容等限制,很难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乡村教师的兴趣与需求,实际培训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融合在线学习、远程研讨、网络培训、交流论坛等多种功能,其中网络培训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提升的一个有效载体。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培训不仅仅是受训者被动地去听课,更注重信息的交流互动。网络平台通过提供城乡学校之间信息共享、相互交流、互动合作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乡村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在平台上,乡村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网络协作小组。这类小组打破了时间、地域和空间限制,可以有选择性地听专家传授经验,以及与优秀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因选择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使得乡村教师能够及时消化、吸收、重组在平台上获得的知识,并不断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促进乡村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教育扶贫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教育扶贫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优先任务。十八大以来,国家更是把教育扶贫工程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任务,这无疑为教育扶贫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时代,以网络为媒介来实施教育扶贫计划,构建教育扶贫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把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分享给受教育程度偏低的贫困地区,这既是贫困地区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然诉求,也是促进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向优质均衡迈进的现实需要。互联网+背景下城乡互助协作,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广发共享,促进薄弱学校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破解促进教育公平难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3]。

互联网+时代,城乡教育网络互助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增强了农村教育扶贫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更引领着教育扶贫格局发生新的变化。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功能和优势,打破了乡村学校师生获取文化知识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扶贫主体、教育机构与扶贫对象等关系的重构,不仅能够破解乡村学校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更能将乡村教师培训引向深入,实现乡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农村教育扶贫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互联网的开放性优势,拓展了农村教育扶贫的内容、方式,有利于激发乡村学校师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增强农村教育扶贫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通过构建城乡网络协作教育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特别是乡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目标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城乡培训学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培训通知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学校推介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