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教学理念,改进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1-12-31赵淑慧

科学咨询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课程

赵淑慧

(杭州市滨江区滨兰实验学校 浙江杭州 310051)

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生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关注并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研究其心理和学习特点。在整个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便于帮助学生深化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对学生的思想层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地位重要,是关键的过渡教学阶段[1],这一时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生活影响深远。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是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的道德情操都提出科学的要求,力求不断培养并引导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念、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较高的法律法规素养。我国长期坚持依法治国,为人民打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每个中学生也要学法、懂法、守法,树立明确的法律意识、提升法治观念是每个初中生的学习目标[2],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检验标准。

新课程改革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新方向,学校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模式和内容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调整,为促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而努力。且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心智尚不成熟,心理情感活动丰富,他们的心理世界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依据初中生的特点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以进行积极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人格。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学校虽然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关注投入更多,但是由于思想品德类课程的特点和教师教学模式陈旧导致的课堂氛围压抑的问题也十分显著,且单纯的理论化的教学,让学生感受不到这门课的实际效用,总给人一种泛泛而谈的感觉,学生自然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师不主动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模式过于单一,无法保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甚至有的教师急于求成,教学内容过于侧重道德知识,自身对最新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到位,无法给学生更明确生动的讲解。总的来看,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三、更新教学理念的策略探究

(一)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要展示这门学科的特点,整堂课的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风貌要符合学科特点。心理学家研究指出,环境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关键作用,能够唤醒学生的知觉并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由此学习氛围对学生重要性的影响就可见一斑了,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保持饱满的精神、思路开阔、动作灵敏、参与的积极性高涨,但是如果在死板的教学方法下感受枯燥的学习氛围,就会影响学习注意力,甚至产生逆反的厌学心理。因此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努力发挥学习潜能,就需要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在课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耐心解答,课堂教学的进度要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多加鼓励。其次,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认真聆听每个学生的回答并做出针对性的点评,师生共同努力打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逐渐形成和谐的交流模式,同学之间也可以借此机会互相学习,学习对方优秀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成长。

(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要注重这一点,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列宁曾经特别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而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将道德与法治课实效切实发挥出来,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关注社会的最新发展动态,讲解方式深入浅出,用最简单的语言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点解释清楚。比如在讲授“世界舞台的中国”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当下中国提出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分析当下中国在世界社会中的关键作用和整体实力,通过列举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的具体数据来展示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进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祖国的强大,提升爱国爱党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第二,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习道德和法律知识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还是不断进行创造性思维锻炼的过程。青少年中会有强烈的“发现者”的渴望,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新事物的发现者,并善于主动分享自己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因此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在保持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散性思维模式培养出更加自信和善于思考的学生。

(三)实现德育和智育的科学统一

思想品德课程主要负责德育和智育两方面,从学识的角度来看,智育属于社会科学领域;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等方面来说,德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德育的一部分,是一种带有思想建设目的的教学手段,因此要实现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教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

首先,教师提高对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以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指导日常的教学生活,并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为法律法规的学习奠定正确的政治基调。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真理、崇尚真知,为良好思想道德观念的养成打下基础。最后,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理想、坚强意志和科学的学习习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不断夯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的育人观,鼓励学生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做到“教书”和“育人”并重。

(四)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的自我提升和自我修养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线人员,教师的品德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教师、课程的评价和观念形成,因此教师良好道德素质和完整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是做好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且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成效有很大影响,因此学校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首先,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最新的道德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对拓宽教师的知识库有积极影响,这样教师在今后进行教学时可以很轻松的基于课本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拓展,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为学生树立心怀天下的理想埋下种子。其次,学校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成果进行检验,这样对教师的学习进度有更加科学的把握,便于提出更为科学的指导,并从侧面督促各个教师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及时关心社会发展动态,真正为学生做榜样。最后,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学小组的交流会,方便教师在集体中分享自己接触到的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集思广益,经过大众的筛选选择最优的最新教学理念加以应用和学习,时刻保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

(五)提升对“养成式”教育的重视

思想品德活动也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规律,只有适应学生特定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学才能称得上有效和科学。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引和带领作用,也要把握好教学的松紧度,避免对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便于其在主动学习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这样才能收到实际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思想品德类的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讲解,课程背后肩负着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正确的法治观念的使命,因此教师要始终坚持“教书先育人”的原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养成式”教育也要注重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规律,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这样便于学生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水平。

(六)加强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一体化教学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的日益强盛,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正是为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服务的课程,教育工作者们要加强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在一线的教师要主动去研究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并且将教学关键着手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对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两方面的培养并重。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将学生培养成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并且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成为合格的懂法公民。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化自己对法治知识的搜集和了解,在课上将与法律法规知识相关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其次,教师在课下也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或者请教相关人士。对于晦涩难懂的法律词条一定要弄清楚再拿到课堂上去讲解,用最通俗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法律知识,结合案例分析专业名词,这样更直观更有效。

(七)切实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如今很多初中教师仍然抓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放,只按照课本上的知识对学生逐一讲解,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和意义都不理想,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切实提升品德和法律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基于当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保证良好的课堂氛围、打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道德法治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树立高尚、稳重、智慧的教师形象。其次,教师可以将情景教学引入课堂,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理解起来比较晦涩,借助情景和案例进行解读分析就更容易理解,学生也会为情景的引入而集中注意力,保证整堂课的听讲效率,并对涉及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最后,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创建情景后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感知和思考能力,以此更加全面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要点和精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观念需要更新,由此指导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利于保证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学会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学习,还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打造气氛活跃的高效课堂。教师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更加注重实际效用,贴近课本知识并进行科学拓展,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帮助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学校才能为国家培养出综合性的素质人才,共同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作贡献。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课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