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瑶寨文旅融合发展探析
——基于井头湾村的田野调查

2021-12-31凤达茜

民族艺林 2021年4期
关键词:湾村织锦瑶族

凤达茜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文化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

早在1986 年,我国学者于光远就在论文《旅游与文化》中提出关于文化与旅游的问题,他认为:“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自2018 年我国将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以来,促进文旅融合便成为热点议题。截至2020 年12 月18 日,以“文旅融合”为关键词在知网上搜索到的论文有898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75 篇。以文化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等为主题的论文达到三万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787 篇。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学者们进行了多角度的讨论,大致可分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文旅融合的路径与策略、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问题研究三大类。

最早有关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类的文章出现在1994 年,是学者于志斌发表的《安徽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在文章中,于志斌提到了在今天经济建设的高潮中,应该开发和继承的优秀遗产。在制订了正确的方式方法、把握好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的同时,发挥出旅游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另有杨培钧在《旅游发展要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主张旅游开发要注意广度和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中有价值的部分。学者们已形成了要注重开发文化资源,利用其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共识。[2]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问题研究,有华萍、杨俊博等人以某个田野点为例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具有起步晚、资源整合不力、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3]对文旅融合的路径和策略,学者们提出了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发展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利用博物馆和图书馆公共文化作用等具体可行的建议。[4]

井头湾村是一个传统的瑶族村落,它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在2015年,井头湾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先后获得“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美丽乡村”“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等荣誉称号,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化旅游的兴起,井头湾村的文旅融合迎来了新的机遇。井头湾村目前应该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解决目前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乡村振兴,带领当地瑶民走向富裕的生活。

一、村落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1.自然环境。井头湾村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与江华县油肚村、牛背尾村相毗邻,距离江华县城35 千米左右,西与广西接壤。当地四面环山,海拔高度在278 米—445 米之间,山间有广阔的平地。村寨内地下河众多,水系发达,地下河出口最出名的当数井头湾老古井。井水分两条小溪蜿蜒流经村庄,最后汇入西边的小河,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村庄后山上是一片绿葱葱的林子,植物种类繁多,有猫头鹰、长尾鸟等野生动物栖居,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图1 井头湾村落

2.村落格局。整个村落由井头湾古建筑群、老屋地、现代民居等部分组成,规模较大。从远处望去,村寨位于狮子山的前方,靠山面水,坐落在一片平缓的洼地上。房屋建筑大多利用地势高差,南北布局,沿着平地层层递进。山脚的古井源源不断,到村头时分成两条溪流,往西的溪流用于田地灌溉,滋养着千亩稻田;往东的溪流穿过民居,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用水的来源。由于地形局促,平地面积小,村落房屋布局相对来说较为紧凑规整,每户居民房前屋后均有小道,它们互相连接,形成迷宫般的巷道网格,通往村子的各个角落。整个村落靠近小溪的一条道路较为宽敞,村内的正中央有一个广场,历史上井头湾村的集市及重要民族节日活动均在此举行。

3.历史沿革。井头湾村本来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岭,荒无人烟。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时期,蒋氏祖先为躲避战乱,带领儿子蒋宗文、蒋宗易从江华县油肚村举家迁徙,一路逃亡。到了井头湾村的时候,他们带来的一头水牛在一口井里洗澡滚泥,十分兴奋。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不管怎么驱赶,这头牛就是赖在这里不走。于是,蒋汝新一家就决定在此安居,盖了一间茅屋住了下来。关于井头湾的创建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井头湾祖先蒋光椿十分贫穷,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蒋光椿叫儿子到远在白芒营镇黄泥江的舅舅家里要钱要米。但是狠心的舅舅却将外甥赶走。蒋光椿没想到自己孩子的亲舅舅也不肯帮忙,一气之下,带着儿子远走,到湖南与广西交界的地方——井头湾村开荒种地。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在地里挖出两坛银子,于是就用这些钱建了三座高大的房屋,这就是后来井头湾上、中、下三座大屋。后来,其他走投无路的人们也来到这里,竞相建起了房屋。祖先们开枝散叶,慢慢壮大。

(二)主要文化旅游资源

1.物质文化资源

(1)特色民居。该村的建筑是一个集江华平地瑶文化与广西梧州瑶文化为一体的古建筑群。目前村里极具风格的古建筑超过200 年历史的有50 余座,超过100 年历史的有100 余座。井头湾村古民居建筑群总体布局是“靠山面水”,主体结构分为蒋宗易族和蒋宗文族两个部分。蒋宗易族则由一座八字门文昌楼和三座大屋组成。三座大屋于19 世纪30 年代左右建造,由蒋宗易后代蒋光椿等四人组织共建,分为上、中、下三座。蒋宗文族由上下两座民居及门楼组成,上下屋由蒋宗文后代蒋士、蒋士明、蒋士爵三人组织修建,建成于19 世纪40 年代左右,分为上、下两座。这里每一座宅院里都有正房与厢房,大厅中间有一个呈“回”字形的天井,将正房与厢房隔开。天井与厅堂相通,有的天井内还设置有鱼缸、盆栽等景观。宅院里的大门、窗户等大多采用精湛的传统木石雕刻工艺装饰,历经百年的风吹雨打依旧保存完好。上面刻画了梅兰竹菊、鱼跃龙门等精美的图案,这些植物、动物的姿态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图2 井头湾特色民居

图3 井头湾八字门楼

这群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八字门文昌楼。门楼为“八”字形,谐音为“发”,有广纳财源的含义。门楼上悬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刻有“九侯第”三个大字,字体呈金黄色。据说乾隆皇帝对德才兼备、家风严明的蒋氏一门大为赞赏,就赐予蒋氏第九个儿子“九侯第”的牌匾。

(2)古井。一条小溪从紧密的建筑中穿过,形成了村内最大的特色。民居依着曲曲折折的溪流而建,顺着这条溪流,沿着坚实的石板路往后山处行走,很快就到了井泉所在地。这是一口宽8 米、深20 多米的古井,名曰龙口井。相传在民国时期,有一伙为非作歹的地匪想要强占这个富庶的村落,但始终无法强攻。匪首想了很久,心生一计,他命令手下将井头湾的水源断掉,逼他们出村。正在村民心急如焚的时候,龙头井的出水量却比平时增加了几十倍,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匪首看到这种情况,无可奈何,只好离去。

龙口井水冬暖夏凉,十分清甜可口,可直接饮用,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瑶民。井水分成两股清泉由井口潺潺而出,流向周围的土地。水流四季不断,即使是在大旱之年也不干涸,为井头湾的生灵带来勃勃生机。

图4 井头湾龙口井

(3)神龛。当地人除了对万物有灵的信仰之外,还具有祖先崇拜的理念。对他们来说,祖先的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于是,家家户户的大厅会放置这样一个神龛,这多半是为了正本清源,追念故祖,维护血缘关系。井头湾的神龛与周围地区无异,多由简易式的木板和桌子组成。桌子上面置有香炉、香烛等,正上方的墙贴有红纸,红纸的内容多为祝福语。部分村民家中正厅墙上会贴有族谱。当地村民一般在重要的节日祭奠祖先,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七月半鬼节等民间节日。活动内容一般为烧香纸,点香烛等。

图5 神龛

(4)织布机。井头湾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村寨,当地几乎每位妇女都会织布,家家户户都保存着完整的织布机。在农作休闲之时,当地的妇女就会操作起织布机,开始织布。这种瑶族传统织布机有一个类似传统木床的框架,一端是布满经线的机头,机头两端可以转动。经线被分为两层,织布梭子从来回中间穿过,各种颜色的细线来回交错穿梭,再通过机杼的挤压,渐渐形成色彩绚丽的布匹。当地妇女们端坐在织布机前,双脚踩着踏板,交替使劲,双手轮换着操纵机杼和梭子。

正当人们眼花缭乱的时候,一块布匹很快就制成了。这种织布机结构复杂,操作不易,因此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2.非物质文化资源

(1)瑶族织锦。井头湾被誉为“中国瑶族织锦第一村”,是因为村里的刺绣手艺十分精湛,留存的织锦数量与种类众多。村里的人们仍然穿着用织布机编制的服饰,仍然使用织布机织出的布匹,当地主要织锦有“八宝被”、背带、腰带等。瑶族特色织锦的头筹当数“八宝被”,这种“八宝被”是当地每个瑶族姑娘出嫁之前必不可少的嫁妆。在结婚前,要出嫁的姑娘便会要求自己的妈妈或者姐姐为其制作“八宝被”,被子用传统的织布机制成。上面可以绣犀牛望月、麒麟送子、双狮抢珠、金龙出洞、富贵有鱼等中国民间流传的八种传统图案,除此之外,还有葫芦藏宝、蟠桃庆寿、丹凤朝阳等。这些老粗布的纺织过程全是手工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前期需要经过轧花、弹花等工作,织布时再经过栓布、织布等十几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出来的织锦精美绝伦,与现代工业纺织产品相比更胜一筹。这些织锦色彩鲜艳,图案纹样丰富多彩。一针一线无不凝聚着瑶家女子的勤劳与智慧,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我国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2)梧州歌。梧州歌是瑶族民歌的一种,流行于广西梧州瑶族区和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相邻的瑶族聚居区。这些地区在古代属广西梧州管辖,部分瑶民自称梧州人,于是当地民歌叫梧州歌。梧州歌共有三种曲调,分别是“留西拉咧”“蝴蝶歌”和“嘞嘞嘿”。梧州歌的音乐富有特殊风格,其中的歌词以七字词为主,以七言诗的形式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歌词通俗易懂,反映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3)桂剧。桂剧是广西地方传统戏剧,又叫桂戏或桂班戏,起源于明代中期。桂剧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手法塑造历史经典人物,表演时一般借助生动的面部表情和灵活的身段姿态表达感情。20 世纪80 年代,井头湾村民组织学了桂剧,在过年过节时进行集体表演,也流传下来很多剧本、唱词、服装。井头湾发展旅游以来,就组织当地村民把当年学习过的桂剧重新复习,当游客来了就上台进行表演,作为当地发展旅游的一项特色。

二、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井头湾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文化遗产,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宝地。井头湾地区坚持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要求,挖掘当地乡村传统文化和乡俗风情,吸收现代文明优秀成果,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结合,推动当地旅游的精品化和品牌化发展。

(一)手工艺品——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

当地以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手工艺产品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富有创造性的民间文化衍生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得到开发,并与当地旅游市场相结合,从而提高了传统旅游商品的附加值,进而促进乡村振兴。

井头湾平地瑶织锦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用途尤为普遍。成品以几何纹、文字纹、万字纹的八宝被面和花带居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井头湾人民采用独特的织锦工艺,织出极富民族色彩的头巾、背带、被面,毯子等日常生活用品。织锦图案纹样样式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了井头湾鲜明的地方特色,更显示了当地人民丰富的生活创造力。如今,当地人民将瑶族织锦与现代文化结合在一起,在传统织锦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建筑、祝福语等内容,致力将其打造成井头湾特色文化产品。

除了瑶族织锦,当地还有用竹子、稻草编织的手工产品。当地用苦竹、毛竹等编制背篓、簸箕等农具。它们的造型多变,不仅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承载着当地特有的农耕文化,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体验。当地人还擅长用干枯的稻草或者玉米皮进行草鞋编织。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这些手工制作产品从日常生活用品变成工艺品或收藏品,渐渐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二)文化旅游——文化获得与休闲舒适兼得

1.特色建筑观赏。井头湾地区文旅融合依托本土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目光也紧随时代潮流,抓住特色建筑为其主要的承载对象,满足周围游客的猎奇心理。因为村后一口大井——龙口井分成两股清泉,在村里的田间地头穿梭,天然设计成了纵横两道呈“井”字形状的独特格局,于是当地取名为井头湾。游客们看到这种独特的建筑格局,既能感受到井头湾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原则,又能体会到特色的古建筑风情。井头湾村下辖五个居民小组,共有一千五百多人,基本上为瑶族,村内民族特色浓郁,现存完好古民居50 多座,占地面积40 多亩。这个环境优美的明清古村落,既有浓郁的瑶族文化特色,又带有江南水乡的特点。自2013 年井头湾实行旅游发展政策起,就将当地特色建筑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作为品牌,吸引外来游客。

2.民族风情表演观看。为了更好地将井头湾村独有的节庆文化赋予旅游属性,当地在原有节庆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将瑶族传统节庆变为富有现代气息的风情表演活动,从而实现文化内涵的延伸和旅游价值的递增。位于村落中心有一个文化广场,每逢节假日,当地政府会组织人员在这里进行瑶族文化表演,这些表演能充分反映民族风情,表演内容有瑶歌、长鼓舞等,表演的节目丰富多彩,精妙绝伦。这类表演把观众集中起来,让他们在游玩过程中充分感受瑶族文化。井头湾的节庆活动众多,既有中华传统节日,也有赶鸟节、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赶鸟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举行。瑶族盘王节是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它源自盘王节歌会。每逢盘王节,当地人民穿上民族服装汇聚一起,到山头对唱,纪念盘王。适逢国家重大节假日,客流量多的时候,如中秋节、国庆节等,井头湾当地还会举办更加盛大的瑶族晚会,持续时间为1-3 天不等,借此吸引外来游客。民族风情表演的方式为发挥当地民族特色,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推动乡村旅游提供了思路。

3.农耕文化游。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农村各个产业间的有效互动,是对旅游发展的有益探索,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润滑剂。瑶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刀耕火种的民族,“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家家户户都保留着原始的耕作习俗。同时,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比较温和。种植着如红薯、青菜等纯天然无公害的农产品,适合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农耕旅游文化。

井头湾村已累计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及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上千万元,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及社会资金等,具体运用到村落道路拓宽、特色古民居保护改造、特色发展产业及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等项目,改善村落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村落档次,正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建设观光农业园。经过多年的规划发展,这里的景区景点一定程度上得到扩大,综合设施进一步完善,通过旅游村的营销与宣传,农耕文化旅游成为井头湾村旅游的新亮点。

三、近年来井头湾村文旅融合发展成效

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促进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更是对于内部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目前,井头湾仍旧依托自身优势——明清古建筑和突出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优化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提升3A 级旅游景区的质量,致力于打造出一个集民族风情与农家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村寨,吸引国内外游客。因此,井头湾村在文化旅游内容、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文旅融合本身

1.文化旅游内容丰富,类型增多。2015 年以来,井头湾村文旅融合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类型从无到有,逐年增加。井头湾村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都十分丰富,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措施包括瑶族织锦售卖、手工艺品,农耕文化旅游等多种类型,慢慢形 成自身特色,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表井头湾村2015 年来文化旅游项目数量明细表

2.市场化水平逐步提升。随着井头湾村文旅融合政策的扶持,周围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井头湾村文旅融合活跃度逐步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起初当地的文化旅游项目类型少,内容单一,市场化水平很低。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当地的农耕文化游、民族风情表演等项目已经成为品牌,在江华县有一定的知名度。号称“中国瑶族织锦第一村”,名声也逐渐扩大,织锦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之一。由于当地文化旅游起步较晚,行业集中度较低,品牌知名度较低,因此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是相反的,井头湾村文化旅游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其他发展

1.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该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包括手工艺品,民族风情表演等,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井头湾村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实现脱贫,脱贫人数达到了786 人,共177 户。同时,村民的支出项目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从支出以吃喝穿为主变成了在生活休闲娱乐、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为主。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林木、养殖、住宿、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村域经济发展,每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井头湾村民在很短的时间内摆脱贫困,渐渐走上致富的道路。截至2020 年,井头湾每年稳定发展烤烟连片种植500 余亩,新增水果种植面积600 亩以上。除了本村村民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井头湾入口处的涛圩镇通过接待外来游客,牛牯岭茶园通过茶叶园观光的方式也得到了经济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文旅融合促进了井头湾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地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瑶族文化灿烂而历久弥新,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井头湾的村民们越来越注重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从发展文化产业以来,井头湾村民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村内建设起文化广场、剧场,不定时举办文艺演出,充实了居民的精神生活。对民族文化的介绍指示牌也遍布村中的各个巷道,有力地提升了居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发展文化旅游之前,大部分村民对自身民族的起源等文化并不了解,经过上述的有效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居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得到了提升。

3.民俗表演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旅融合对井头湾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井头湾村有悠久的历史和特色民族文化,留下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瑶族织锦、梧州歌等。近几年,井头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表演相结合,使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井头湾村文旅融合的逐步深化,政府的投入增大,村里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的人数逐渐减少,在当地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则逐渐增多,村民们不用远离家乡便能获得经济效益,既实现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地文化的消亡。

四、发展的困难与挑战

虽然井头湾文化旅游发展由来已久,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由于自身整体文化特色不够鲜明、地理区位无优势,加上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井头湾村的文化旅游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文化特色不鲜明,文化资源未被有效利用

井头湾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之中,井头湾的文化资源挖掘深度明显不够,瑶族织锦、瑶族歌舞等资源未被完全利用起来。井头湾地区的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相对滞后,也使得民间文化旅游项目数量少、看点小、规模小、实力弱,市场化程度低。

“既然是织锦第一村,但是大家没有把织锦文化表现出来。政府应该提供条件让村民把织布机放在村里那三座大屋里,叫人去织布,织出来的布自己愿意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不能浪费公共财产。每次别人来旅游想要买这些东西,都找不到买的地方,家里有这些东西的又不知道谁要买,产路和销路不通。这造成村里织锦的人没有动力,现在是经济社会,没有钱就没有动力,没有经济效益。”①

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当地的文化资源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凭借独特的建筑文化和民族文化来实现文旅融合的程度较低,没能充分转化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动能。

(二)景区接待能力弱

井头湾村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但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景区接待能力,也降低了游客们对传统村落游玩的期待感,不利于村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进入井头湾的道路虽然有两条,但是道路狭窄,如果进出车辆相遇,就会形成道路拥挤。景区内的接待能力也较弱,主要表现在景区接待人员少,仅有的游客接待人员常常因为农忙而脱离岗位,村内缺少供游客休息的民宿、饭店,食宿都很不方便。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游客来井头湾的兴趣,导致井头湾游客稀少,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交通不是特别好,我们这要弄旅游村,但是路很窄外面的车很难进来。进村的路花了二十多万买地皮,但是有一个转弯的地方,被修得比原来更难走,路也不宽,歪歪扭扭,一点都不好走。旅游团很难进来,如果旅游团不能进来,其他零散的游客很难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②

交通、住宿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是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巨大阻碍。

(三)民居“空巢化”

漫步在井头湾古村居,人们一定会惊叹这些古建筑的静穆与完美,就好像恍然在悠久的历史中遨游。但是走进已经列入保护的井头湾古村落,人们最大的感觉应该是“空”。空空的房子,寂静的厅堂,走在村中巷道里,丝毫感觉不到人文气息。由于井头湾清代古建筑年代久远,难免存在砖瓦疏松,水电不便等问题。于是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古村落,将原住的村民迁出,在村子入口建设了现代民居。现在井头湾村明清古建筑群中只住了两个人,这两位老人都是孤寡老人。这些现实状况使得本来有着深厚人文气息的建筑群变成一个空空的古村落。没有人住的古村,似乎失去了文化底蕴,与井头湾悠久的历史断层,凸显出古村的凄凉。

(四)民众参与度低

牢记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发掘文旅特色资源是党和政府一直坚持的要求。井头湾在发展文化旅游过程中,当地的民众参与度低导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井头湾被誉为“中国织锦第一村”,很多瑶族妇女都掌握了织布这一门手艺,几乎家家户户都保存着精美的瑶族织锦。但是他们中间很少有人有意识地将织锦作为当地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而是自给自足。在游客游玩时,他们也并无意识,将这些织锦拿出来售卖。同时由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村子里多数是老人、小孩、妇女,在村内举办民族风情表演等活动时,他们的活跃度很低,只作为观众进行参与。作为旅游村的一些工作人员也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会主动宣传当地优秀丰富的文化。

“有游客来的时候那些工作人员工作也不积极,因为他们去上岗要和村里面汇报,一年也没见他们汇报登记。客流量一般就是节假日比较多,中秋国庆那几天的客流量最多可以达到五六千人,但是没有表演。我们村的人都是,上面有人来检查了才把东西(织布机)摆出来,等领导一走又把东西撤回去,那肯定是搞不上去的。没有永久性地摆到那里,就像和尚敲钟。但是因为村民的意识差了点,配合性比较差。”③

在井头湾村文旅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村民在文旅融合中未成为直接受益者,致使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实现资源分配,让井头湾村民享受文旅融合发展的利益,从而带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促进井头湾村文旅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5]井头湾面对基础设施不完善、村落空巢化等问题,应该积极履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坚持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借鉴民族特色村寨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改变现状。

(一)驱动民族文化资源转化

相对于旅游资源,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富,为了促进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融合,当地应该结合实际,抓住现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推动文创产品民族化,民居特色化等方式来展现民族特色,将其作为驱动井头湾村乡村振兴的举措。首先,突出民族文化要深挖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寻找创意开发的突破点,形成独特的瑶族民族文化标志,提升其文化的知名度,增强井头湾瑶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民居建设应该承袭井头湾清末传统建筑,将当地传统的青瓦灰墙等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凸显蒋家大院特色。其次,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将瑶族织锦作为井头湾村发展的第一大品牌;还可以加强各大瑶族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增加活动内容,使来访游客不仅看到美好生活,更要乐在其中。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在旅游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地发展必须依托文化产业,通过注入文化元素,将各种资源转化成经营资本。

(二)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对于旅游消费者,主要的消费需求是获得实际体验,包括目的地服务,涉及“食品、旅游、住宿、娱乐、购物”等行业。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环境,给旅游消费者带来良好的实际体验,是新时代中国发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基础。村落内的道路、卫生等基础设施在现有的水平上还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井头湾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井头湾村目前应该针对道路规划、车辆停放、卫生设施、休闲场所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游客体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这些因素也影响着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深度与广度。

(三)营造特色文化体验场景

在产业融合日益加剧的今天,文化本身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中至关重要的力量。[6]营造文化体验空间,将乡村打造成为连接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空间,让静态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是促进乡村文旅融合的重要措施。“空巢化”的问题在我国实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过程中普遍存在,要想在保护传统古建筑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发展,营造特色文化体验空间就尤为重要。以井头湾村为例的“空巢化”现象的村寨可围绕当地特色少数民族文脉打造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场景。尽量挖掘和突出瑶族长鼓舞、瑶族织锦等特有的民族文化。可建设一定的文化体验场馆进行文化展示,使这些文化更生动地出现在游客面前。还可邀请游客参与织锦等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体验浓郁深厚的民族风情。

(四)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发展现代特色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7]只有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文旅结合发展带来的利益,才能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井头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来,主要通过兴建文化广场等一些瑶族传统文化中心、举办瑶族长鼓舞表演、织布工艺表演等方式,大力宣传瑶族文化。但这些举措并未将当地村民放在主体的位置,村民们意识不到发展文化产业对自身的影响。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乡亲们持续获益。在游客量增大时,可以适当呼吁当地村民将自家织锦进行合理定价,拿出来售卖,让居民获得即时的经济效益,增加井头湾织锦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政府也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鼓励村民主动宣扬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让当地特有的瑶族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五)加强基层政府建设和青年人才队伍扶持

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政府起到消息传达、区域统筹等各方面的作用。[8]要完善政府工作机制,督促基层政府人员做好工作,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大关键在于人,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整体发展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留住机制,积极引进一批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要完善人才扶持体系,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培育本土的青年创意人才,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增加自身造血功能。

六、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带来的消费升级与文化需求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加大的背景下,我国乡村特色文旅融合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作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第三产业新模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互融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适应文旅融合的新趋势,形成文旅共赢发展的新模式,实现民族地区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是每个民族地区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以文化资源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村寨,应该以其融合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和乡村经济增长动能,实现乡村振兴。

注释

①讲述人:井头湾村村民W,39 岁,初中学历。

②讲述人:井头湾村村民J,27 岁,初中学历。

③讲述人:井头湾村村民W,39 岁,初中学历。

猜你喜欢

湾村织锦瑶族
运橙
瑶族织锦
执恋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支部有决心致富有信心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目击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