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课程中的合理利用

2021-12-31殷兰芳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我园特色资源

文 殷兰芳

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园,本土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与其他幼儿园不一样的利用价值。如何发挥本土资源的作用,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与体验,构建适合幼儿发展的适宜性课程?我园根据本地的实情,充分挖掘幼儿园周边自然和社会资源,从环境与游戏入手,注重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遵循“一日生活皆课程”原则,让幼儿有更多自主选择机会,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打造乡土气息的园所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科学、有效、适宜的室内外环境,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参与种植、实践探究等,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一)自然质朴的自然环境

我园是一所新园,园内有一半的绿化面积。教师把自主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来打造自己的乐园。我园在园区栽种了不同种类的花树、果树、绿叶树,交由大班幼儿认领、照料。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管理小树,除了日常养护,还要定期观察小树的变化。幼儿学会了辨别树的不同种类,在小树上挂上自己设计的名片,涉及树的名字、喜好、开什么颜色的花、结什么果子等。有的幼儿还在小树下支起一个小画架,画上一棵树、一朵花等。

(二)好玩有趣的主题环境

我园依据各班特色或班本课程,确定班级环境特色。有的幼儿采摘瓜果、蔬菜,经加工、处理,创设出反映水乡农业特色的“农业园区蔬果园”;有的幼儿利用各种废旧物品装饰而成的“荡旱船”“舞龙”等特色环境。幼儿在参与的同时,感受到家乡农业特色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此外,各个功能室也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在美工室,教师会在不同季节和幼儿共同收集、投放秸秆、果实、野花、芦苇、稻草、蚌壳、丝瓜瓤、棉花壳等,让幼儿自主探究。

(三)乡味浓郁的区角环境

区域活动有着其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教师在不同的区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头、手、心的不同体验,架起新旧经验之间的桥梁,获得新经验。在乡土特色区域的创设过程中,教师结合幼儿兴趣对活动区进行创设,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满足幼儿。例如,借助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各班自然角被打造成一个个“微型小农庄”。教师根据季节变化,不断地更换和调整内容,由幼儿参与管理和创设,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另外,我园还在其他区域增设与之相关联的游戏材料。例如,在科学区放置放大镜、记录纸、尺子等工具,让幼儿观察记录自然角的发现;在美工区投放各种瓶子、彩泥、野花、小草,让幼儿开展插花活动等。

二、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构建趣味十足的乡土课程

我园是省优质幼儿园,自实施课程游戏化以来,教师不断尝试将本土资源纳入幼儿园的游戏与教学中去,使游戏课程内容更多样、有趣,更贴近幼儿生活,逐步形成园本特色。

(一)善用家乡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在“十三五”期间,我园充分挖掘特有的教育资源,围绕市级课题生成各个领域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家乡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如《张武坚的故事》《花鼓救驾》《田螺姑娘》等。这些故事经过教师后期的创编,演绎成一个个能反映水乡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经典故事。在班级故事分享中,幼儿通过制作“故事书”等方式,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每个班级都有几本厚厚的《家乡故事汇》。

(二)巧用家乡自然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农村到处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春天,小河边、水沟旁的芦苇开始发芽。到了夏天,芦苇能生长到15 米左后的高度。教师发现芦苇的生长周期不长,变化十分明显,符合幼儿的观察特点。于是,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什么时候开始发芽?什么时候拔节?叶子是怎样排列的?……有了前期周密的观察与记录,幼儿对芦苇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有了认识。在“家乡的芦苇荡”“有趣的芦花”等系列活动中,幼儿乐在其中,将芦苇的根做成一个个造型独特的根雕,芦苇主干制作成莲湘、小竹马、接力棒、小笛子,芦花做成插花、扫帚等。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成为具有自信、自主、愉悦和创造性的“完整儿童”。

(三)活用家乡人力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园特别注重家园合作。在农村,有不少家长拥有各种“绝活”,如编草帽、打帘子、裹粽子等,每一门“绝活”里都蕴含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我园通过多种途径,将这部分“高人”请到幼儿园,走进幼儿中间,现场操作展示,激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我园将本地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建构中,扩大了幼儿视野,丰富了幼儿认知,为幼儿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地方特色的趣味游戏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以课程的形式而存在,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手段。幼儿在游戏中会经常会因游戏材料的缺乏或束缚,而影响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几年前,农村幼儿园使用的游戏材料,多以购买或教师制作为主,使用时也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幼儿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方法来操作。这只能激起幼儿短暂的兴趣,难以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教师从身边的资源入手,创设真正适合农村幼儿的游戏课程。

(一)利用农村天然场所,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优势,开展具有乡土气息的游戏活动。田间纵横交错的小沟、高低不平的土坡、蜿蜒曲折的小埂、大大小小的田块,都是幼儿游戏的天然户外场。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到小河边,引导幼儿观察河滨树木、水生动植物;在田埂上玩投掷游戏,比比谁的石子扔得远;在树林里玩平衡游戏、跨跳游戏;在打谷场玩“捉迷藏”“爬草堆”游戏等。幼儿通过走、跑、跳、跨、投等基本动作的训练,不仅增强了体质,还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开发了幼儿智力潜能,帮助了幼儿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了初步的生态意识。

(二)利用农村自然物质材料,开展游戏活动

农村大自然中有着丰富的游戏材料。生活在农村的幼儿天生喜欢玩水、玩泥,如喜欢下雨天踩水塘,用小铲锹挖小坑,用泥糊出不同的形状等。秋收时节,当家长忙着捆稻草时,幼儿兴奋地在草地上追逐、翻跟头、捉迷藏。粮食归仓后,有的家长会用稻草编成长长的草辫,做“锅垫子”“饭焐子”、搭“瓜架子”等。幼儿在收获快乐、建构经验的同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三)利用民间乡土文化资源,开展游戏活动

在农村,每到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各种文艺表演团队,穿着民族服装、敲锣打鼓、走街串巷、竞相表演,“舞龙”“舞狮”“送凤凰”“打莲湘”“挑花担”、荡旱船”等传统节目,场面壮观、气氛热烈,幼儿深受感染。我园充分挖掘这些乡土文化资源,让幼儿体验民间文化的精髓。例如,我园将“莲湘文化”在幼儿园多层面展示出来,创设莲湘文化宣传走廊,构建莲湘文化特色课程;将民间打莲湘动作,改编成一套适合大班幼儿的晨间韵律活动。我园还邀请民间艺人为幼儿扎了简易的“龙”,在自主表演区,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表演。另外,注重将主题活动拓展到其他领域,如亲子制作点心龙、草编龙、彩绘龙等,丰富了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体验。

我园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各类活动中,努力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原生态环境。幼儿可随时随地进行探究,逐渐形成本园的自然特色。不仅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办园理念,而且有效引发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真正让课程游戏化、游戏生活化、生活课程化。我园将继续立足本土,深挖身边各种资源,积极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游戏化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我园特色资源
户外厨房诞生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