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12-30卢东林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布图知识点核心

卢东林

【摘要】地理可以带领我们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以及赖以生活的土地……我们身处其中,自然应该学着去了解它,懂它,只有这样,才会更加爱护它。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其不仅学会地理知识,还会运用各种地理知识来解决问题,用于实践。文章主要探讨地理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126—02

初中地理學科所涉及的地理知识已经比较广泛,它会带领我们认识地球、认识环境以及各种自然知识。初中生要学好地理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涵义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通过地理学习掌握的方法以及个人地理情感等都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地理核心素养与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如此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化,课堂氛围沉闷。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推进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主要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中,初中地理教师更多采用的是灌输式,把抽象的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比较被动,只是死记硬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高。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动机,只有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自主学习意识;相反,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学习效果肯定得不到保证。同时,还有很多教师当下在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时候,却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刻掌握。

2.课外活动偏少,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仍是最主要的方式,课外活动偏少。理论与实践没有实现有效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如此既会阻碍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1.培养看图识图的素养。初中地理课本中,除了文字介绍外,还有大量图片,形象生动的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也会传达出很多文字无法精准表达的内容。例如湘教版初中地理课本中讲到“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内容,里面就通过大量的图片进行了描述。首先是中国的地形,我国幅员辽阔,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么多种地形在我国是如何分布的呢?课本中就通过中国地图的地形分布图清晰地展现了出来,通过几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学生可以根据各个颜色代表的地形看出哪些部分是什么地形,不同的地形都分布在哪些省份。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夏季南北普遍温度较高,通过气温分布图,就可以明显看出南北方气温的差异;通过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年降水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可以了解我国各个地区的差异。众多的分布图,表现出了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特质。因此,培养学生看图识图的素养,有利于他们深入了解地理文化。

2.培养三维立体思维能力。所谓三维立体思维,是通过表面的观察和了解,再通过大脑构建出三维立体空间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地理课本中一般是以文字或平面图的形式来展现各种知识点,但我们生活的空间是立体的,因此我们也需要通过文字和平面图传达的信息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帮助我们解读所学的知识点。例如湘教版初中地理课本中讲到“中国的人口”。中国绝对是人口大国,众多的人口绝不会是平均分布在我国领土上的,所以每个地区都会存在一定的人口分布特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其在脑海中构建一个人口分布空间,让他们体验一下,人口密集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人口稀少的地区又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生活节奏的不同,生活质量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也会不同。除此以外还有气流的移动、地区的分布等知识点,老师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三维立体思维能力来还原,让其更好地掌握知识点[2]。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各个学科都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学科尤其需要。很多的自然现象是有密切关联的,不会单一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且这些关联的事物都会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学生要学会应用这种素养。例如,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会遇到或是形成其他自然现象:云在空中遇到风,会被风吹动,夏天,两片积水深厚的乌云相撞,会产生雷电,我们听到的雷声就是乌云相撞发出的声音,看到的闪电就是乌云摩擦产生的火花……这些知识点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串联起来,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

4.深入研究问题,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在学习初中地理时,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充分,学习效果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实现深度思考,对问题的把握不到位,导致一段时间后,就把学到的知识忘记了。对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地理问题,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理解出发,获取有用信息;让学生在系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更有逻辑地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和解释地理事物,创造性理解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地理知识技能的提升[3]。

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然后告诉学生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实际影响等知识,要求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找到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等。

5.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新课改要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以学习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转变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地理知识结构,并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4]。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水资源”这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如:“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是什么样的?”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学习,可以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学习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学生还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升其发现地理知识现象的敏感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涵盖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在长时间系统深入的学习中逐渐养成。老师也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除了知识点,更要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正确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认识我们的世界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冯晓艳.分析怎样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20(51):139-140.

[2]陆小妹.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14):28.

[3]于祥.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改革路径[J].教育艺术,2020(04):70-71.

[4]杨兴军.浅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20(10):94-95.

编辑:陈静

猜你喜欢

分布图知识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贵州十大地质公园分布图
中国癌症分布图
左右江水冲石器采集分布图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