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班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2021-12-30喜乃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可行性小班

喜乃

【摘要】劳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丰富并完善幼儿课程体系,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论证了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劳动教育;必要性;可行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057—02

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列为学校教育必修课。在学前教育阶段,系统开展劳动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劳动实践,并在劳动过程中加深其对生活及生命的理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劳动教育是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方针,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劳动教育,并把劳动教育与幼儿生活相融合,使其从小树立起自觉劳动意识、自主劳动精神,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必要途径

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都知道,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连吃饭、喝水等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无法独立完成,这显然是家长“舍不得”孩子“受苦”,过度“服务”造成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劳动教育的普遍缺失。所以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其生活自理能力、自立能力的培养。

3.劳动教育是塑造幼儿品格的有效手段

人热爱劳动的品德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提高并非天然生成的,而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从幼儿阶段就开展劳动教育,使其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之趣、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之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可行性

1.素质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强力推动

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推动了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近年来,学前教育开始重视劳动教育,幼儿园逐步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以综合性活动课程为主,根据“室内外相统一”“脑体力相结合”原则,普遍强化了劳动教育。

2.幼儿具备参加简单劳动的心智要素

小班幼儿具有基本生活认知与劳动实践能力,这一阶段的幼儿模仿能力极强,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可以独立完成倒垃圾、扫地、浇花等简单劳动,这为他们接受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心智要素。

3.幼儿园生活化劳动资源的支持

幼儿园的班级卫生、园区绿化、室内布置等,为幼儿的劳动实践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二、幼儿园小班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根据幼儿特点确定劳动内容

小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感知觉,能够辨识色彩,建立方向感,对生活中的事物形成了基本的感官判断。然而这一阶段幼儿的记忆力具有无意性、短暂性、情绪性等特征,认知与理解的自主性不足,对周围的观察与感知过于随意,思维缺乏条理性。对此,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可以先从简单的个人生活技能的培养做起,引导幼儿自主整理衣物、洗毛巾、收拾玩具、独立进餐等,以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当幼儿的劳动习惯建立之后,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日常劳动活动,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布置书架、整理图书、为大家加餐、摆放桌椅等。这样,幼儿在渗透了爱心的劳动教育中会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从而增强集体活动的责任感。

为了使劳动内容更贴近生活,真正可以将劳动教育与故事、游戏等情境相结合,使幼儿在情境中参与“虚拟性”劳动,掌握劳动技能。例如,可让幼儿拿着“听诊器”给玩偶“治病”,或“骑三轮车”送“快递”,或“开饭店”招待“客人”,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劳动创造的快乐。

教育实践表明,大多男孩偏爱工程、机械类的劳动实践;而女孩偏爱养护、照料类的劳动实践。对此,教师可以让男孩给植物培土,给小动物搭窝;让女孩给小动物唱歌、洗澡、喂食,甚至学习“缝被子”“做衣服”,使其在劳动之中丰富生活认知,锻炼手、耳、脑、口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参与劳动的专注力与意志力。

(二)融合本土資源,拓展劳动实践

生活中新奇而富有趣味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如果教师能够融合本土资源,选取富有地方特色的素材融入劳动教育中,将有利于幼儿在情景化的劳动场景中体验到创造之乐,并使幼儿的身心协调能力得到培养,感知感觉得到训练。

结合当地资源开展劳动教育,教师就要选取适合当地水土特征的、种植难度小、易于成活、较好打理、方便观察的果蔬种类,如葡萄、向日葵、黄瓜、蒜苗等。可根据果蔬的时令特征,在班级内开展种植活动,引导幼儿从植物形态、叶片数量、生长周期、所需室温、光照、浇水量、施肥量等多个角度来观察与思考,并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饲养本地常见的兔子、鸽子等小动物,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饮食特点、交流方式等,使幼儿通过简易饲养活动的开展提高认知能力及思维水平,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尽量不要选择种植或饲养难度高、管理成本大的动植物种类,这容易挫伤幼儿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幼儿的劳动兴趣的培养及劳动自觉的建立”[1],无法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鼓励家园共育,提升教育效果

幼儿园的场所狭小,劳动项目有限,且多数幼儿园的卫生由保洁工人承包,就餐、室内桌凳、玩具整理等由保育员、教师完成,幼儿活动空间不足,劳动实践受限。而家庭劳动教育则形式灵活,还可以适当向户外拓展。然而与教师相比,父母对幼儿的“权威性影响”不足[2]。教育实践表明,幼儿对教师的“权威”较为认可,更倾向于听老师的话,在幼儿园的劳动实践中表现很棒,但在家务劳动中没有耐心,容易为劳动中出现的错误、挫折、失意等影响情绪。这时如果家长与教师不能保持步调一致,就很容易让幼儿丧失对劳动教育的兴趣,失去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因此,建构“家庭——幼儿园”协同教育模式,是确保幼儿劳动教育高效性、系统性、连贯性的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做好“家庭—幼儿园”的深度联结,及时分享幼儿在幼儿园的劳动成果及手工作品,介绍幼儿所掌握的劳动新技能,总结幼儿所积累的劳动经验;或让幼儿将自己喜爱的手工作品带回家,当作礼品送给照顾自己的亲人,使其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情趣与成功。

作为家长,要扮演好孩子的“第一启蒙教师”的角色,在家引导幼儿独立就餐、穿衣、洗脸、叠手帕等,及时发现幼儿在劳动中的惰性与困难,将难度相对较大的劳动项目细分为不同的步骤,探究省力、节时、高效的劳动方法,使孩子感悟到“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

(四)联系生活认知,提升劳动素养

幼儿对生活的接触面有限,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较浅,他们关于劳动实践内容的理解及反思较为模糊,但另一方面,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新鲜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心,如果教师认真观察,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将其转化为劳动教育的“切入点”,那么幼儿必然会在期待中参与劳动实践、丰富生活认知、提升劳动素养。比如,幼儿对田野里放风筝都很感兴趣,教师便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风筝。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风筝制作的步骤,为了降低手工制作的难度,还可以准备好竹片、胶水及绳子等材料,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手工劳动。这样,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与启发下,对风筝的基本结构及制作步骤有了把握,他们的操作技能及创造思维也会得到有效训练。经过这样饶有趣味的训练,久而久之,幼儿的劳动行为就可以内化为劳动习惯。劳动习惯坚持下来,就成为劳动素养,其综合素质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反思当前的学前教育实践,不可否认,劳动教育的课程意识,尤其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的课程意识缺乏,劳动教育课程开设过于随意,形式大于内容、幼儿综合参与不足、成人化思维痕迹明显等问题突出,远未达到“在玩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目的。因此,强化劳动教育观念,提高劳动教育课程意识,以“生活化视角”改进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结合幼儿特点深入挖掘生活化、趣味化、特色化、典型化的劳动教育资源,创设出合适的劳动教育契机和情景,对幼儿开展全面性、系统化、多样性的劳动教育活动,是幼儿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着力研究并予以有效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娟玉.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9(02):16-18.

[2]徐佳鑫.幼儿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可行性小班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