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德育工作的困境及全线升级策略

2021-12-30蔺建德魏萍花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困境升级

蔺建德 魏萍花

【摘要】中学德育是中学教育教学的根本之科。而互联网的出现及其所带来的信息“洪流”使得当下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变局。要了解这种新的动态及趋势,只有利用多种工具,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课程全线升级体系,才能够形成有效的教学效能,进而取得显著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德育工作;困境;升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041—02

德育与一般性教学存在极大的差距,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德育并非一般性知识型教学,而是需要通过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与引导[1]。然而,无论是德育教学的课时时长,还是学生在校期间与在家庭环境下的影响比例均无法满足当下德育教学的客观需求。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的信息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部分有害信息也在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效果,上述问题与客观环境让德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未来的教学方式。本文以此为研究基准点,在系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德育全线升级的可能性及具体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中学德育工作的困境分析

德育的非传统知识性教学特征决定了其在具体教学体系构建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学生共情能力低、教学成效量化难、影响施加连续性差等三个方面。德育虽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但是其中部分要求与教学内容相较于中学生的认知而言处于较为抽象的地位,这也是“三观”逐步形成的必要环节[2]。学生的道德认知以及共情共感会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社会接纳相对较低,更多信息与情感并非来源于自我感官而属于外在的“舶来品”,进而导致如集体意识、爱国思想、奉献精神等价值取向很难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共情,进而导致学生思政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等诸多困难。

通过学校的教学组织,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思想政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同样受限于学科特征等问题,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方式、“三观”等本质成效极难进行有效的量化。现阶段,针对思政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通过试卷的形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此种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有效测试。第二,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通过德育评价、班主任评价、行为过错等方式予以记录及评价。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及主观性,且由于在校时间相对较短,无法对学生的生活行为进行有效观察等因素而造成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客观代表学生的思政水平。第三,通过各类量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进行测评,此种方式获得的结果仅能够作为学生思政水平的参考,无法做到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支撑,同时由于成本、人力等因素开展的频次相对较低,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目前无论是针对学生的思政水平还是针对学校的思政课程评价均很难进行有效量化,进而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掌握[3]。

二、中学德育工作的全线升级

(一)多维布局,教学路径的全线升级

努力拓展中学思政教学的多样性,在具体建设层面上要从课上教学与课下活动两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在课上教学層面,多采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来获取新的教学资源,并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展示。如,将传统的理论教学采用案例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截取《法治在线》等案例资源来补充多样的教学内容,形成对学生的吸引力。在课下教学层面,则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替代传统作业、宣讲等内容。如,以班级或学习小组为单元进行团建活动,通过户外团体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对于集体、奉献、相互帮助等内涵的理解;采用辩论等方式在学生准备活动及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指导对时政信息进行掌握与分析等。通过上述教学路径的拓展,不仅能够提升理论教学水平与对学生的吸引力,更能够使得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进行有效的认证,提高自身理论理解水平。

(二)心理辅助,拓展德育教学的战线深度

要在现有教学模式中抓准学生的德育困境,改变德育教学的评价方式,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思维,对德育线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拓展。其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拓展路径[4]。针对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的客观现状,我们要抓住独生子女身上不同程度表现出的“少爷病”、“公主病”的具体问题,以学生社会交往和日常待人处事中比较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事惯性,甚至表现出自私自利、莽撞易怒等不良习惯,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适时干预。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心智尚未成熟,易敏感,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为此,要组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员团队,创设以“悄悄话室”“丁香心语”等命名的心理健康室,鼓励和引导学生走进心理健康室,制度化、常态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三)技术创新,完善德育教学的全线覆盖

后疫情时代使得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迅速的普及。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性传播的过程中,要看到互联网教育对于德育教学的其他贡献。互联网平台搭建并利用其进行教学虽然属于老生常谈,但是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创新以及平台创新来完成多维度的教学依旧是创新教学体系的核心。落实到具体的德育工作中,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在学校提供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基础上要形成互联网与线下教学的广泛联合,将互联网资源引入到线下课堂体系中,并形成有效的互动,使得学生能够从双方知识进行充分的融合,对知识的运营能够自由切换。路径创新主要是指在教育平台之外引入一系列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的非教育公众平台作为学生的德育阵地。如,“哔哩哔哩”网中的主播“圆脸”以美国留学生视角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知乎”网中的“共青团”官方账号以时事新闻的形式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等。上述平台与内容均可以成为德育工作中全新的信息路径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平台创新的内涵在于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的交流及共享范围,利用包括微信小程序等在内的第三方平台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心得进行分享。分享者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与精神上的满足;讨论者在互动与反馈中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对交流内容进行妥善的引导以提升道德水平建设的具体效能。

(四)自我管理,构成德育长效化全线体系

学生的自我完善在全线化建设中同样不容忽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进而形成全线化教学体系的学生选择,形成“千人千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样,只有学生在自我管理层面上达到了客观要求,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将道德建设、道德理论学习纳入到实践与生活当中去。从这一角度来看,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引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要完成自上而下的自我管理体系建设。所谓的自上而下主要是指在组织结构关系中先完成基于社团的自我管理,后形成有效的班级自我管理氛围,最终达成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的良好范式。另一方面,进行逐级的对策制定。在社团自我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组建校内社团,并开展社团活动,在社团中,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改正,在有趣的活动中锻炼自我管理技能;在班级的自我管理过程中,鼓励学生全员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讨论可形成班级内部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规范的形成,可以保证学生自我管理工作长期、可持续进行;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中,可为学生创造多元的体验机会,并让体验活动和德育实践有效结合,对学生道德的内化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中学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运用现有资源,积极筹划校园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德育实践,助推学校德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着力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娜.谈如何让活动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落地”“生根”“发芽”[J].才智,2020(21):102-103.

[2]向慧蓉.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资源结构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3]李亚亭,徐寅洁.课程思政视野下历史教学文化自信培育路径[J].文学教育(下),2020(06):138-139.

[4]游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现代交际,2020(01):181-182.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困境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