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梓醇通过PPARγ/NF-κB信号通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

2021-12-30王冉冉孙政勤刘江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蓟素梓醇肝细胞

王冉冉, 孙政勤, 刘江月

(1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消化科,山东威海264200;2潍坊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山东潍坊26105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正在节节攀升。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多器官并发症,这也是导致T2DM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肝脏病变者高达50%以上,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最常见[1],若不进行干预治疗,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癌[2]。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终末期肝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心血管疾病[3]。目前认为,T2DM 糖脂代谢紊乱导致的氧化应激过度及炎症因子的异常分泌,是糖尿病肝损伤的主要发生机制[4]。NF-κB是多种炎症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NF-κB 激活后可促进多种炎症因子释放,介导炎症反应的发生[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是配体活化型的核转录因子,可减少 NF-κB 活化,是 NF-κB 关键的负调控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生成的重要作用[6]。梓醇(catalpol,CAT)属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地黄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糖、抗氧化应激和抗炎[7-8]等多种药理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梓醇能够减轻糖尿病早期内皮细胞损伤[9-10],保护糖尿病大血管[11],但梓醇对2 型糖尿病引起的肝脏损伤是否同样具有保护作用呢?其作用是否与PPARγ/NF-κB信号通路有关?均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梓醇对 T2DM 大鼠肝脏的影响,并从 PPARγ/NF-κB 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

材料和方法

1 动物与饲料

清洁级 SD 大鼠,体重180~220 g,购自济南金丰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为SCXK(鲁)2014-0006。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购自南通特洛菲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2 试剂与仪器

梓醇(纯度≥98%)购于成都植标化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甲双胍(metformin,MET)购自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水飞蓟素(silymarin,SIL)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ELISA 试剂盒、抗 NF-κB 和 PPARγ 抗体及 NE-PER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Extraction 试剂盒均购于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PCR 仪、转膜仪和凝胶成像分析仪购自Bio-Rad。

3 方法

3.1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70只清洁级SD 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后,选取血糖大于11.1 mmol/L 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model,MOD)组、二甲双胍(MET;100 mg·kg-1·d-1)组、水飞蓟素(SIL;100 mg·kg-1·d-1)组 、梓 醇 低 剂 量(low-dose CAT,CAT-L;10 mg·kg-1·d-1)组、梓醇中剂量(middle-dose CAT,CAT-M;50 mg·kg-1·d-1)和梓醇高剂量组(highdose CAT,CAT-H;100 mg·kg-1·d-1)组,高脂饲料喂养,另以10 只健康雄性SD 大鼠为对照(control,CON)组,普通饲料喂养,造模同时灌胃给药,造模时间8 周。于8 周末麻醉大鼠,称量体重,腹主动脉快速取血备用,随后处死大鼠,收集肝脏标本。

3.2 肝脏指数的计算 肝脏指数(%)=肝重(g)/大鼠体重(g)×100%

3.3 血清指标的检测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ALT 和 AST 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3.4 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 分离血清,分别采用试剂盒检测IL-6 及TNF-α 的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实验操作,测定450 nm 处吸光度(A)值。

3.5 HE 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 取10%福尔马林固定的肝脏组织,石蜡包埋后,4 μm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并由2 名病理科医生同时阅片根据肝脏病理半定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12]。正常肝脏组织为 0 分,肝细胞水肿为 1 分,肝细胞空泡样变为2 分,肝组织点状坏死并门静脉内炎症细胞浸润为3分,肝组织片状坏死为4分。

3.6 油红O 染色观察肝脏的变化 取冰冻肝脏组织,于冰冻切片机中,10 μm 连续切片,4%中性甲醛固定10 min后,蒸馏水冲洗,60%异丙醇分化30 s,油红O 染色,60%异丙醇分化后,苏木精复染,光镜下观察肝脏的变化。

3.7 RT-qPCR 检测肝脏组织中 IκB 的 mRNA 表达取部分肝脏组织研磨后,Trizol 法提取总RNA,合成cDNA,进行PCR 扩增,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以GAPDH为内参照,引物序列见表1。

3.8 Western blot 检测肝脏组织中PPARγ 的蛋白表达及NF-κB p65 蛋白核转位 取部分肝脏组织研磨后,加入RIPA 裂解液提取总蛋白,采用NE-PER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Extraction 试剂盒分别提取胞浆和胞核蛋白,所有蛋白电泳、转膜后,5%脱脂奶粉封闭1 h 后分别加Ⅰ抗(1∶500),4 ℃过夜,TBST 漂洗3次,加入Ⅱ抗孵育1 h,化学发光反应,图像分析。

表1 RT-qPCR引物序列Table 1. The sequences of the primers for RT-qPCR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采用 SNK-q进行比较,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梓醇对T2DM 大鼠肝脏指数、FBG、HbA1c、TC、TG、ALT和AST的影响

与 CON 组比较,MOD 组的肝脏指数、FBG、HbA1c、TC、TG、ALT 和 AST 等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与MOD 组比较,CAT-L 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显著性(P>0.05),MET组、SIL组、CAT-M组和CAT-H 组的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CAT-H 组的肝脏指数、TC、TG、ALT 和 AST 较 MET 组和SIL 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提示梓醇能够降低T2DM 大鼠血糖和血脂,减轻肝脏损伤,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和水飞蓟素,见表2、3。

表2 梓醇对各组大鼠肝脏指数、FBG和HbA1c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catalpol on liver weight index,FBG and HbA1c in rats of different groups(Mean±SD. n=10)

表3 梓醇对各组大鼠TC、TG、ALT和AST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catalpol on TC,TG,ALT and AST in rats of different groups(Mean±SD. n=10)

2 梓醇对T2DM大鼠IL-6和TNF-α的水平的影响

与 CON 组比较,MOD 组的 IL-6 和 TNF-α 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MOD 组比较,CAT-L 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MET 组、SIL组、CAT-M组和CAT-H组的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 CAT-H 组较 MET 组和SIL组各指标变化更加明显(P<0.05),提示梓醇能够降低T2DM 大鼠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脏功能,见图1、2。

3 梓醇对T2DM大鼠肝脏形态的影响

Figure 1. Effects of catalpol(CAT)on the serum levels of IL-6 in the rats of different groups. Mean±SD. n=10.*P<0.05 vs CON group;#P<0.05 vs MOD group;△P<0.05 vs MET group;▲P<0.05 vs SIL group.图1 梓醇对各组大鼠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Figure 2. Effects of catalpol(CAT)on 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in the rats of different groups. Mean±SD. n=10.*P<0.05 vs CON group;#P<0.05 vs MOD group;△P<0.05 vs MET group;▲P<0.05 vs SIL group.图2 梓醇对各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HE 染色结果显示,CON 组的肝细胞排列规则,组织结构清晰;MOD组的肝细胞排列松散,见大量脂肪空泡,肝小叶肝索结构紊乱,炎症细胞浸润,偶见点状坏死;与MOD 组比较,CAT-L 组无明显改善,MET 组、SIL 组、CAT-M 组和 CAT-H 组的肝细胞排列规则,脂肪空泡、炎症细胞均明显减少,形态得到明显改善。肝脏病理半定量评分统计结果显示,与MOD 组比较,MET 组、SIL 组、CAT-M 组和 CAT-H 组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CAT-H 组的病理学评分低于MET组和SIL组(P<0.05),见图3、4。

油红O 染色结果显示,CON 组的肝细胞形态正常,仅有很少量脂肪细胞被染成红色,无脂肪变性;MOD 组的肝细胞排列不规则,组织大面积被染成红色,明显脂肪变性,有大量脂质沉积;与MOD 组比较,CAT-L 组未见显著改变,MET 组、SIL 组、CAT-M组和CAT-H 组的肝细胞排列比较规则,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提示梓醇能够改善T2DM 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见图5。

4 梓醇对T2DM 大鼠肝脏组织中IκB mRNA 表达的影响

与 CON 组比较,MOD 组 IκB 的 mRNA 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MOD 组比较,CAT-L 组未见明显增多(P>0.05),MET 组、SIL 组、CAH-T-M 组和CATH 组 IκB 的 mRNA 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其中CAT-H 组较 MET 组和 SIL 组 IκB 的 mRNA 表达增多更加显著(P<0.05),提示梓醇促进 IκB 的 mRNA 表达且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和水飞蓟素,见图6。

5 梓醇对T2DM 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

Figure 3. Effects of catalpol(CAT)on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rat liver tissues in different groups(HE staining,×400).图3 HE染色观察梓醇对各组大鼠肝脏形态的影响

Figure 4. Effects of catalpol(CAT)on liver histopathological scores in different groups. Mean±SD. n=10.*P<0.05 vs CON group;#P<0.05 vs MOD group;△P<0.05 vs MET group;▲P<0.05 vs SIL group.图4 梓醇对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评分的影响

与CON组比较,MOD组的PPARγ蛋白明显减少(P<0.05);与 MOD 组比较,CAT-L 组未见显著增多(P>0.05),MET 组、SIL 组、CAT-M 组和 CAT-H 组的PPARγ 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CAT-H 组较MET 组和SIL 组增多更加明显(P<0.05),提示梓醇能够促进PPARγ 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和水飞蓟素,见图7。

6 梓醇对T2DM 大鼠肝脏细胞核内NF-κB 表达的影响

与 CON 组比较,MOD 组核内 NF-κB p65 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MOD 组比较,CAT-L 组未见显著减少(P>0.05),MET 组、SIL 组、CAT-M 组和CAT-H 组核内NF-κB p65 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减少;CAT-H 组较 MET 组和 SIL 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提示梓醇能够抑制NF-κB 活化且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和水飞蓟素,见图8。

讨 论

Figure 5. Effects of catalpol(CAT)on rat liver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different groups observed by oil red O staining(×400).图5 油红O染色观察梓醇对各组大鼠肝脏形态的影响

Figure 6. Effects of catalpol(CAT)on the mRNA expression of IκB in the rat liver of different groups. Mean±SD. n=10.*P<0.05 vs CON group;#P<0.05 vs MOD group;△P<0.05 vs MET group;▲P<0.05 vs SIL group.图6 梓醇对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IκB mRNA表达的影响

T2DM 可引起多脏器并发症的发生,肝损伤就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非酒精性脂肪肝是T2DM 肝损伤的早期表现,长期NAFLD 又可引发严重的葡萄糖与脂质代谢紊乱,加重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寻找治疗糖尿病并预防肝损伤的药物尤为重要。中草药本身及其提取物因其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及其肝损伤的治疗,并显示了较好的疗效[13]。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梓醇能够防治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10-11],而梓醇是否能够防治糖尿病引起的肝损伤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 注射制备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8 周后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肝功能明显受损,而梓醇干预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损伤明显减轻,肝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说明梓醇能够减轻T2DM 引起的肝脏损伤。

NF-κB 通路是对氧化应激最敏感的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之一,从转录水平上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是调控转录多种炎性因子的共同通路。IκB(inhibitor of NF-κB)是NF-κB的抑制蛋白。在静息状态下,IκB与NF-κB 结合以失活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当受到氧化应激等因素刺激时,IκB 磷酸化并降解,使得NF-κB 活化,并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内,与相应的炎症相关基因结合,启动炎症因子转录表达。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活化的PPARγ 可以通过抑制NF-κB等转录因子的活性来负向发挥间接转录调控的效应,明显抑制炎症反应,PPARγ/NF-κB信号途径为调控炎症的一个重要靶点[14-15]。Jiménez-Flores 等[16]发现姜黄素能减轻DM 所致肝损伤,并且肝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増加,而NF-κB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 PPARγ/NF-κB 信号通路有关。Motteleb等[17]发现通过激活PPARγ介导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和氧化反应。Belfort 等[18]发现PPARγ 能通过抑制NF-κB 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 的分泌。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梓醇能够抑制NF-κB活化,有效减轻ox-LDL诱导EA.hy926细胞炎症因子TNF-α 的表达[9]。本研究发现糖尿病模型组肝脏的PPARγ 表达明显降低,细胞核内NF-κB p65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多,同时也发现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说明糖尿病大鼠肝脏NF-κB信号通路活化,炎症反应明显;经梓醇干预后,PPARγ 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细胞核内 NF-κB 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血清中IL-6 和TNF-α 的水平显著下降,表明梓醇可能通过PPARγ/NF-κB 信号通路抑制了炎症反应,减轻了T2DM大鼠肝脏损伤。

Figure 7. Effects of catalpol(CAT)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PARγ in the rat liver of different groups. Mean±SD. n=10.*P<0.05 vs CON group;#P<0.05 vs MOD group;△P<0.05 vs MET group;▲P<0.05 vs SIL group.图7 梓醇对各组大鼠肝脏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

Figure 8. Effects of catalpol(CAT)on nuclear protein expression of NF-κB in the rat liver of different groups. Mean±SD. n=10.*P<0.05 vs CON group;#P<0.05 vs MOD group;△P<0.05 vs MET group;▲P<0.05 vs SIL group.图8 梓醇对各组大鼠肝脏细胞核内NF-κB表达的影响

猜你喜欢

蓟素梓醇肝细胞
加拿大拟批准水飞蓟素作为食品补充成分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梓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地黄单体梓醇促成骨细胞分化的活性研究*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水飞蓟素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梓醇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Insulin表达的影响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5种成分的溶出度
近十年地黄梓醇对脑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水飞蓟素肠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