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大学生阅读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举措

2021-12-30张志昊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书香书籍图书馆

张志昊

(河南中医药大学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与国民的素质密不可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明理。开展全民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公民的素质,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校是大学生的汇聚地,图书馆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高校图书馆推动大学生阅读是实现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1 高校图书馆推广大学生阅读的意义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从古至今,历代先贤对于读书的意义留下的名言可以说数不胜数。阅读对于大学生来讲,意义非凡。图书馆推动大学生阅读对于塑造大学生成才,打造书香校园,提高书籍的利用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国家、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是付出了非常高的代价的。国家、家庭都对大学生抱有厚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不断地培育完善大学生人格和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夯实自己的综合素质基础,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承担起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有利于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简单来说,大学生应该具备公德素质、职业素质、生活素质等等,也应该具有健康的三观、远大的理想、健全的心理、厚重的学识等完备的人格。这些都是大学生成才所必备的。那么,大学生这些素质和人格从哪里来呢?最重要的途径莫过于阅读。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通过阅读,启发大学生的灵魂,使大学生真正地从思想上认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白“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有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素质和人格使其不断地完善成熟,才能使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2 有利于提升纸质文献的利用率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电脑、智能手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阅读的渠道和空间。人们阅读的选择越来越多。手机的便携性、数字资源的快捷、存储量大的特点使得当前的大学生对于电子阅读越来越青睐,当前大学生极大的阅读时间都付诸电子阅读。由此也影响了纸质文献的阅读利用率。2020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81.1%,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青壮年尤其喜爱选择数字阅读,近四成成年人认为自己阅读量少,同时人们对于全民阅读活动依然有较高需求”。调查显示,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国民阅读的重要方式。但是,电子阅读具有碎片化、不完整的特点,再加上一些古老的经典古籍不方便转化为电子资源,比如我们传统的一些古老医典等等,要推广这些传统的文化,那么图书馆在大学生中推广阅读活动,不失为提高纸质文献利用率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和措施。

1.3 有利于实现经典图书文化塑造与文化价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经典图书是我们人类的知识财富,是具有权威性、典范性、持久影响力的书籍。经典图书往往是作者呕心沥血,凝聚自身全部才华形成的具有人生哲理或者科学真理的集大成图书。可以说,阅读经典等于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交流。大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可以不断地提升自我,构建自我的精神人格和文化人格。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坚定“四个自信”。文化自信又是重中之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是大学生一生当中形成科学的“三观”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阅读经典图书,对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图书馆属于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是经典书籍的集藏地。图书馆应大力推广经典图书的阅读活动,让大学生阅读经典图书成为习惯、使得经典图书在大学生心中扎根。从而实现经典图书文化的塑造和文化价值。

1.4 有利于塑造书香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是建设者又是享用者”[2]。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笔者所在的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其馆内的环境建设就积极考虑到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由于中医药大学的专业特色,“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馆舍建设和馆内环境文化建设中吸取天人合一理念的精髓,在整体设计和布局上崇尚天人合一,达到读者与书和谐、读者与环境和谐、环境与书和谐的整体和谐”[3]。而在这整体和谐的环境下,环境文化促进了大学生阅读,大学生的阅读又进一步地促进了书香校园文化的形成。图书馆推动大学生阅读,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牢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在校园里举办阅读活动,更进一步地促进书香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形成文化人格。

2 高校图书馆推广大学生阅读面临的困境

2.1 阅读推广主体缺失

图书馆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推广阅读的主体单位。但是,当前所有高校的图书馆都没有具体设置阅读推广部门。一般来说,都是在举行具体的阅读活动时从各个部门抽调一些人来负责这个工作。这种情况就造成了负责活动的人往往都是非专业的。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这种阅读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过于肤浅,不能发挥出阅读活动的实质性作用,不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此外,大学生阅读,是一个全校性的活动,仅仅指望图书馆一个部门是无法有效地完成的,需要团委、学生处、各专业学院协调推进。但是,很多高校图书馆与各专业学院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都不是很密切,无法起到有效的沟通。这些阅读推广主体的缺位,致使图书馆在推广大学生阅读活动当中往往陷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2.2 阅读推广形式单一

现在,高校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时候,往往就是举办一些“读书征文”“朗诵比赛”“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推广大学生阅读。虽然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图书馆走近大学生,和大学生联系起来,但是由于这些活动的固化性,使得大学生很难去亲近图书馆。而且这些活动的固化性,往往限制了大学生的思维,无法吸引大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不利于推广大学生阅读。

2.3 阅读推广经费不足

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费支持。《编辑部的故事》中余德利的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可以说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言。高校图书馆在购买书籍和电子资源方面投入的力度往往是比较大的。但是用于阅读推广活动的资金往往较少。可以说对于资金的投入就能看出一个学校对什么工作的重视力度。往往领导在表态的时候,都是说这个活动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资金投入中,就能看出来活动的重要性与否。而阅读推广活动的资金受限,使得图书馆在推广阅读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后继乏力。

2.4 信息化时代的冲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纸质文献的阅读冲击最大。前文我们已经论述过2019年人们电子阅读的接触率为79.3%。可以说,电子阅读已经伴随着大学生。但是,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电子资源阅读很少有去阅读经典著作的,大部分是阅读新闻或者一些网络小说,再者就是游戏、购物、看影片等等。这些活动极大地占据了大学生的阅读时间,也是我们当前急需面对的一个问题。

3 推广大学生阅读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举措

3.1 加强阅读推广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增设阅读推广部门

人才队伍建设是工作取得成就的关键。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就是被视为“收容所”。人员主要来源比较杂,无法胜任教学的教师、一些退伍军人或者领导的关系户等等。这种局面就造成了图书馆这个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队伍层次比较低,无法跟上图书馆的发展。而推广阅读工作人员,则更是要求一些高层次、学术知识和文化知识都比较深厚的人才能够胜任。因为阅读推广牵扯的知识太广。能上大学的学生不说是博学多才,也是知识有一定积淀的。这个时候图书馆去推广学生阅读,自身队伍如果不过硬的话,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难免会让学生看轻。所以,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一支能力强、素质过硬、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的阅读推广队伍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高校可以从学校层面,邀请各个专业学科的专家学者、国学大师来学校开展学术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为图书馆队伍建设传经送宝,以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员队伍的综合素养。从专业层面,图书馆可以从专业学院中聘请专业教师作为各个专业书籍的阅读推广大使,向各个专业的学生推荐专业的经典书籍,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境界。从个人层面,图书馆要积极创造阅读推广人员外出培训提高的机会,提升阅读推广人才的眼界和视野。

3.2 创新阅读推广模式,线上线下结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无法回避的。学生的电子阅读率也是客观存在的。阅读推广的出发点是使大学生积极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电子阅读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中,不能够局限于纸质文献的阅读,更应该因势利导,利用电子资源的优势,将学生从游戏、影视、购物等方面吸引到阅读经典书籍上来。我们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要开拓思维,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加强线上阅读的推广。就像2020年疫情期间,各个学校都采用了线上教学、线上课程。可以说线上模式已经非常成熟。我们的阅读推广也可以利用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结合。采取线上推广阅读书籍,推荐阅读书目,线上朗诵比赛,在线知识竞赛,线下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

3.3 开设阅读课程,拓展阅读空间

在高校开设阅读特色课程。让阅读进课堂,让学生从阅读的概念、内涵、目的、意义等全方位去了解阅读,认识阅读。教师要认真地对大学生进行阅读的讲解,使大学生真正地认识到阅读的好处和作用,从而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

3.4 长期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书香校园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每一个学年固定在“世界读书日”的时候开展一次阅读推广活动就可以建成的。这是一个学校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坚持不懈的过程。建设书香校园,需要高校的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各个专业学院配合图书馆一起努力不懈。比如可以开展“每日晨读”活动,来建设“书声琅琅的晨间校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活动,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传统文化经典传承活动;利用“世界读书日”开展“阅读比赛”活动。这些活动要长期坚持,真抓实抓,切实打造一个书香校园。

3.5 强化教师队伍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是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书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教育。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在阅读推广中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1 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读书,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在阅读推广活动中,教师要带头阅读,以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加入阅读队伍中去。

3.5.2 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明智。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囿于专业水平和阅历所限,对于有些专业书籍、经典书籍还达不到能够理解的地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去给学生“解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目标的精髓所在,达到阅读的效果。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更加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

3.5.3 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教师不能站在课程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读书,而是要把学生领进阅读的大门。不仅要把学生领进本专业的大门,更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海洋中去。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书籍。不仅要推荐专业书籍,更要推荐一些社科书籍。专业书籍可以开拓学生的专业知识,社科书籍则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

4 结束语

全民阅读已经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高度。早在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就提出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推动大学生阅读,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树立“文化自信”,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书香书籍图书馆
鲁迅与“书籍代购”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