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研究对策

2021-12-30甘柳文李肇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农产品

甘柳文,李肇芳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佛山 51085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国计民生[1]。我国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电商经济对促进扶贫攻坚方面起着重大作用。但就目前来说,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着交通设施不完善、人才缺乏等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村物流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电商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乡村农业扶持政策,这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电商经济逐步兴起;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医疗、住房体系等更加健全;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及质量得到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农村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全国各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农村物流较为落后,导致农产品损耗、丢失等问题[2]。各地农业电商物流产业现状和经济基础状况、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差异较大,而且农村电商经济面貌改善不彻底,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所欠缺,这些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

2 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指为农村的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所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3]。

近两年来,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且呈稳中向好的趋势。但农村在物流运输方面仍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全国范围看,农业生产分布不均衡,在品质、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今农业发展正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电商物流业,是化解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应矛盾的解决措施。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农产品运输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如果生产出来却因物流问题无法转运销售,导致农产品滞销,农民就无法获取相应的收入。只有解决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农村电商经济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3 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道路少、窄、路况差等方面。农村公路通常是两条车道,有些地区只有一条道路;道路宽度较窄,一般不超过3m;道路承重力不足,路面质量较差,容易出现裂缝、坑洼等情况[4]。在节假日期间,日均通车辆增多容易导致道路堵塞的情况,使得物流车运输时间延长,由此导致一定的时间成本、交易机会成本的丧失。

农村物流节点相对较少,在仓储设施与设备等方面投资力度小,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仅有部分农村区域建设有电商平台服务站点、配送站、仓库等;且基本规模偏小,服务范围有限。影响较大的是生鲜农产品的运输,生鲜产品从市区被运往农村配送中心,由于运输距离长、存储时间久、农村物流冷链服务水平较低,易使得生鲜产品发生变质。此外,由于农村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设施设备使用效率低、管理运营成本高等,造成农村冷链物流资源闲置浪费。

3.2 农村物流意识薄弱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种植户与专家合作生产新鲜、绿色的农产品,并通过电商服务平台进行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种植、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注重电商服务,但缺乏对农村物流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农村生鲜产品的运输需要冷链物流技术,目前农村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技术不高、服务质量较低,导致大部分生鲜产品在运输途中因保管不当而发生变质。农村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意识较薄弱,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且物流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等程度低,难以为农产品企业提供规范化、全方位的物流服务[5]。

3.3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农村物流的运营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物流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农村电商经济交易下,生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冷链物流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城市、城镇经济等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物流专业高校毕业的学生多数选择留在了大城市就业,目前农村物流在仓储、配送、冷链服务、信息管理等方面,迫切需要拥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

3.4 “最后一公里配送”覆盖面窄

目前由于农村人口密度小、人口规模不大、居住地分布不集中、消费需求较为分散[6],导致物流配送出现配送时间长、车辆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现象。农村的快递包裹量通常不多,派件员一般会考虑单件配送利润以及车辆油耗成本,估算需要派件的包裹数量。当配送成本超过盈利时,派件员会选择让收货人到快递代收站点领取包裹。此外有些农村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通信网络建设相对落后,信号强度低,即便用导航也难以准确定位地点。因此,在农村物流中,以更广的覆盖面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3.5 物流售后服务水平较低

农村物流售后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效率和质量上,例如能否快速响应客户的反馈并及时处理;包裹丢失或损坏如何赔偿客户的损失;能否保证配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物流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等方面,这些直接关系到农村物流售后服务水平的高低。

4 对策建议

4.1 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乡村振兴中农村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各地政府要统筹协调城乡区域之间交通体系的规划,通过邀请专家规划农村交通建设方案,完善农村现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道路质量。既有利于实现科学选址,也能保障偏远的地区享受到现代物流服务[7]。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物流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即根据不同企业的投资规模、发展盈利能力,制定差异化的地价、租金、减少农村物流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运营成本压力,进而吸引更多有意愿参与投标的物流企业,在农村进行物流投资建设,而且也要向农村引入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及服务。

4.2 加强农村物流意识

农村专业合作社应提高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充分了解农村物流对于推动农村电商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通过与信誉较好、物流服务水平较高、技术能力较强的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农产品运输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农村物流企业应当加强现代物流意识,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制定标准化、专业化的物流作业[5],根据产品特性进行相适应的包装、存储与运输;引入较为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服务于农村生鲜产品的运输。

4.3 开展“专家+人才培养”模式

为促进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大力宣传“三支一扶”政策,吸引有意愿返乡就业的毕业生,运用所学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农村物流,参与支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为保障当地村民收入稳定增加,可以面向失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由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邀请专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培养农业种植、农村物流人才。

4.4 设置快递收发点

为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广泛覆盖面,配送中心可以根据农村区域路况,决定是否采用由快递员送货上门,或者设置快递代收点,由收货人前往该站点领取包裹的方式。在建设快递代收点方面,可以租用单独门店,或者租用零售店闲置的库房作为站点,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员工进行管理。通过安排3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与上游配送中心进行相关物流包裹的信息对接,利用电脑、扫码枪、PDA、快递货架等设备,完成日常的包裹检验和代收、分类拣货、发送取货信息给收件人等工作。

4.5 提高农村物流售后服务水平

利用“互联网+”模式,健全客户售后反馈机制体系,通过加强与客户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及时有效处理售后问题;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规范物流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物流包裹的丢失和损坏;提高物流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

5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农产品供给充裕的同时,农村物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当前农村物流的发展面临许多发展瓶颈,它存在发展水平和效率低、发展不均匀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在发现农村物流发展瓶颈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物流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才能提升农村物流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让农产品及时、快速、准确和安全地送往全国各地,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农产品
冷链十年,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大关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生鲜灯的奥秘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