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人类

张 颖

(西藏大学 西藏拉萨 850000)

自人类迈入新世纪以来,高新科学技术在全世界迅速普及,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悄然向着负面的方向发展。为了将我们的生存环境引向良性的发展方向,正确处理人与外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应运而生。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就是要引导人们自觉保护环境,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首要位置,为子孙后代的生活质量带来坚定的保障。

一、“生态”的概念内容

“生态”一词最初诞生于欧洲希腊,与“家”的含义相同。从欧洲古代到中世纪,环境科学并没有被科学家系统化。直到工业革命后的十九世纪末,随着人们居住环境受到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污染,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生态学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1]。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具有一定的系统理论化,德国石油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动植物与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这门学科的主攻方向。过了数十年之后,全球的环境与气候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此,人们便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入了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之中。生态学便从最初主要动植物的学科,转而成为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学科。在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背景之下,生态学不再只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由于涉及人类社会的内容,因此其逐渐与人文学科开始进行融合,将人类特有的文化内容囊括了进来,比如哲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和政治学等。从这一刻开始,生态学正式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视为一个闭合完整的循环体系,也就是说生态学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是最终希望人与自然能够和睦相处,共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是赞同人属于自然这一传统观点的。由于马克思所处的年代环境问题并不像现在这样尖锐,所以马克思不会针对生态环境进行专门的研究。但是,马克思总是能站在更高的维度来思考眼前的问题,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放在百年后来看待,其长远的眼光和智慧的思维依然能让我们后人从中获取不少启示。即使马克思没有在生态环境方面留下相关著作,但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独特长远的视角,依然能够为我们带来问题的解答方式。并且,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人类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思想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是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古希腊的哲学家与中国古代的圣贤不断向自然和心灵进行拷问,远古智慧的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一神秘而又平常的问题——人与自然是否存在关系?人是否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吗?马克思没有像古人那样直接去思考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也就是放弃了旧哲学中形而上学观,将眼光转向唯物主义观。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自然界的存在优先于人类的存在,即人必须首先保证自然界良好的存在状态,自然界才能保证人以较好的状态进行生存。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人类为了长远利益必须要善待自然。只有自然以良好的状态存在,人类才能以良好的状态存在。在实践中认识人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规律,从而得出人与自然的状态处于辨证统一的结论[2]。

(二)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不光揭示了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关系,还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凭借社会关系的联系而走到一起,共同生活在社会中。所有的人创造了社会,但是单个的人不能离开社会,不能脱离社会以完全独立的方式存在。这就形象说明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事实上,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使得整个人类社会能够有序地运行下去。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确立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社会反过来对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如何分配好个人利益,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就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基础工作。要想了解整个社会的演化过程和发展方向,首先要在社会中积极进行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3]。在实践过程中,要去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这些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内容相结合,从而在深层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国在早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常不计成本进行生产,不光浪费了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堆积到现在,已经变得有些棘手。比如,我国靠近工业城市的江河受污染程度严重,致使周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植物和动物在严重的环境污染中濒临灭绝,这一系列情况都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4]。这些情况都是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没有考虑到社会的长远发展,没有遵守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没有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的结果。马克思认为,人应当具有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是,人无法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而应当顺从自然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马克思在生态哲学思想中强调,经济建设必须要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否则将来必定要用经济建设的成果来进行环境保护[5]。这个理论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个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一定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工作当中。

(三)指导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有着天然的优势,即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环境。由于没有资本主义过于逐利的本性,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其次,马克思主义重在实践,鼓励人们打破旧有的错误方法,勇于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建设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指明方向

目前,人类面临十分严峻的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逐渐将自己带入一种十分危险的境地。人类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方法理论,为决绝全球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6]。马克思生态哲学认为,生态环境并不只是一个环境问题,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会问题,本质上是由于人受利益的驱使而产生的环境破坏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将这个问题完全归结为工业技术带来的弊端,而是将其看作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类所犯的常识性错误,其主要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贪婪造成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违背了客观发展的自然规律。因此,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是要先解决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循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在生态思想的指导下,让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协调起来,共同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我们要按照生物的多种特性来调整科学的应用方法,将其物质的转换与自然的本身结构相匹配,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人类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