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下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保障运行机制模式探索

2021-12-30杨静文王凌芳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校企技能院校

杨静文 付 荣 王凌芳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融合社会的新型技术,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通过积极创新和完善现有的专业教学形式,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探究,使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持续地进行亲身练习,逐步培养其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同时,院校通过构建一种“校企协同”模式下的教学管理运行保障机制,可以将大学生专业课和实践课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增强课堂吸引力,在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在“工作”中的职业素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创新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发展过程中,职业院校的教学方针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职业型人才,但教学许多的专业教学技能却没能及时跟随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创新和进步,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跟上学生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发展需求,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会因为资金或管理的问题导致院校不能及时更新教学设备,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期间,仅仅依靠一本书,一张嘴,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课堂形式过于单一,同时单单依靠“耳听”来完成教学,缺乏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束缚了学生的实践探索意识[1]。

(三)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稳定性不足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能够与高中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多为中小型企业。然而,中小型企业存在变化较大且不稳定等特点,与高校只能建立短期合作机制。这种频繁更换实习企业的情况使学生无法充分理解企业文化精神及企业的运行模式,致使高校很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工作

(一)构建大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类院校在开展专业教学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以及专业教学内容,来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战略进行创新式的教学目标分析,然后将专业教学中要求的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进行结合,促进大学生亲身实践,及时落实专业对接功能,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另外,学校要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使学生的实践课程能够在企业中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引导,突出实践教学的培训环节,使教师在开展产学研合作中获得良好的教学经验。

学校也要积极将企业教学与自身的发展进行结合。在企业实践教学中,企业技术工人要结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项目进行积极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理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资源的多元化管理

在教育管理保障运行机制下,高职院校要通过“双师型”教学模式进行引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与综合素养。教师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课程培训,使学生加强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校要与企业相互沟通和协作,将企业的先进设施引入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能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学校也要将自身的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践和成长。企业要积极利用专业型的工作人员去带领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技能实践,利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并在实施专业技术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是如何真正应用在自己的未来职业中,并通过认识自身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和主动性。

(三)校企协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能力和潜力都是无穷的。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激发,就会使大学生将时间浪费在游戏、玩手机、发呆等其他事情上。因此,在校企协同下,教师应该对大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能释放潜能,从而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2]。

例如,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和高校进行合作,为大学生搭建一个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工作室”。在这个“工作室”中,教育者可针对性地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共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现代学徒制”的贯彻实施。同时,我们通过不定期开展学习企业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或与专业相关的赛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技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信心。

三、以培养学生为目标,探索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保障运行机制的模式

(一)制定适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关注学生长期的在校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践的程度不高,固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活泼好动,应该顺应他们的天性,增加理论和实践的关联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使他们学有所用。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动手实践锻炼。因此,制定适合校企协同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相应提高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企业实践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在企业生产过程上的参与程度,使其理论知识能够及时转化为现实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认知水平[3]。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可以选择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形式,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将学校所学知识和企业实践锻炼严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又可以相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也可以选派优秀员工到学校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了解企业相关工作的技能要求。同时,学校可以和企业针对相关岗位合力创办一门或几门课程,直接将课堂的知识成果转化为企业所需要的员工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企业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企业所需相关技能的项目式教学,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开发项目式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自己克服和处理在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解决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教师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直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企业所需的实践操作内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与企业生产现场进行网络视频连接,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提问,并由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解答,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这样,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4]。

(三)考核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学生毕业标准可采用1+X证书制度。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评价,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实现理论知识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人才的培养,先是基于社会的需求,学校的考核评价方式和企业用人的技术需求,也要满足企业对相关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这对学生未来就业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可以持证上岗,从而实现学生到企业的“一站式”服务,为学生未来到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高校要紧紧围绕“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特色合作模式,积极制定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育人办学方针,共同构建协同培养、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校企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