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021-12-29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新瑞

内江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歌声乐学习者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新瑞

新媒体迅猛发展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于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工作形态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就如何运用新媒体进行声乐创新性教学模式做探索性研究。

在21世纪的今天,以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或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工作形态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结合音乐学科自身特点,音乐比起其他学科受新媒体的影响更加深远。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音乐教育是与生活紧密结合并展开的,新媒体的发展给音乐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 传统声乐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声乐课堂中,教师们主要采用口传心授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唱课中教师们唱一句学生们学一句,欣赏课与实践课中教师们普遍采用满堂灌。

1.1 口传心授式教学模式

课堂在教师的上课声令中拉开序幕,教师一边弹着钢琴一边范唱曲谱,学生跟着教师一句一句地学唱谱子。紧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一遍遍地朗读歌词,然后手划节拍一小节一小节地进行节奏练习。这等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是示范-模仿-再示范-再模仿,令学生们感到枯燥,很难提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无法保证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唤不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的共鸣,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

1.2 填鸭式教学模式

对于歌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简介、歌曲音乐特点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们通过口述让学生抄写在书本相应位置中。例如《青春舞曲》这是一首由“民歌王子”王洛宾搜集、整理、改编的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给予人们生命的启迪,告诉我们青春易逝,珍惜青春的道理,深受中学生的热爱。创作手法的讲授中,教师直接把“鱼咬尾”的定义抄在黑板上,学生们只知其然却未知其所以然。

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根据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除了学会演唱歌曲之外,还应完成相应的节奏与声势练习,因此这堂课应是以教唱为主的综合课才对。教师在教学过程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注重音乐与美术、舞蹈、影视、戏剧还有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综合,在以声乐为教学主线的前提下,通过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建立与姊妹学科的联系。可采用参与-体验、情感-陶冶、引导-发现、自学-指导等多种音乐教学模式进行音乐课教学。

2 创新声乐教学模式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翻转课堂”、“慕课”等一些新兴的教育理念正推动着教育不断变革,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运用新媒体进行声乐创新性教学模式做初浅地研究,以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

2.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这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微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倒,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性地学习,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预习,提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搜集资料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在线进行师生讨论,课堂中学生根据所探究的问题互动交流,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解决问题。

(1)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声乐基础》教材的第二单元“中国民歌”,本单元是通过歌曲教唱《蜗牛与黄鹂鸟》《花蛤蟆》《我爱我的台湾岛》《沂蒙山小调》等四首歌曲,带领学生踏入中国民歌的大门,再通过欣赏湖北民歌《嶉咚嶉》、陕北民歌《赶牲灵》、山西民歌《绣荷包》、维吾尔族民歌《送我一支玫瑰花》步入中国民歌的海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了解民歌的含义,知道民歌的种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事先将四首歌曲的演唱视频和民歌分类的相关知识录制成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的教学视频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之上,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欣赏歌曲,认真阅读民歌分类的相关知识。紧接着笔者提出几个问题:这些民歌属于我国什么地域?什么民俗?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为何会产生如此的差异?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强调学生反复聆听音乐,鼓励他们发现或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

(2)定制的个别化辅导。现在大学生源来自不同城市,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有较大差距,笔者针对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个别化的辅导,这样会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者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习者,笔者则设置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男高音可分为抒情男高与戏剧男高;女高音可分为花腔女高、抒情女高与戏剧女高。鼓励他们更深层次地去探索问题,从而加深这类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课堂上请课前提出问题的同学跟大家分享他的收获,同学间进行友好地交流学习,解决课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提供更多的知识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实现从“知识导向”向“知识与能力融合”、“认知导向”向“认知与情感统一”的转变,促使学生达到所学知识的内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通过老师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简短教学视频进行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相互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老师旁观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给予适当地引导,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伸出援手或者个别辅导,从而使学生达到知识的内化,当然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成为了老师研究学习的课题,同时老师也成为了学习的参与者。这种课堂已不再是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和统一的学习步调进行知识传授,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而不是教师在讲授,学习者只能被动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学习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教师在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时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开辟了教学共赢的新模式。

2.2 慕课

MOOC是“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也称“慕课”。笔者大胆尝试“慕课”这种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进行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1)学习方式的开放性。在《声乐基础》教材中每单元都不同的主题,比如“学堂乐歌”“中国民歌”“影视歌曲”等,教材的设计上包罗万象,知识丰富,一名音乐教师无法精通音乐全方位的学,MOOC中许多名家、名师、学者纷纷开设自己的课程,此时便可引导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通过MOOC平台直接跟专家、名师学习,选择好学习的时间与内容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学习。

(2)混合式教学。基于大学生较为繁重的学业而言,笔者认为借助“慕课”平台,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更适宜学生。教育者可开设针对本校的SPOC教学平台,平台里的慕课课程,可以是本校教师制作,也可以拷贝一门正在开课或即将开课的MOOC课程的学期内容完全跟随其教学进度或者已经结课的MOOC课程资源到本SPOC教学平台上。学生线上与领域专家学习交流解惑,线下通过本校音乐教师组织面对面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程教学走出一条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情的新路子。

慕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同时更突出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线上高度化的自主学习加线下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充分发展学习者的自主性,整个学习过程完全以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出以,通过线上慕课自主学习,学习者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在面对面课堂中,师生、生生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习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交流学习平台拓宽了,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明显了,打破了教育内容时空的限制,声乐的教与学变得更为多维立体化。新旧媒体并无好坏之分,在教学中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要充分使用传统媒体中印刷媒介的教材、书刊和电子媒介的广播、光碟、电视等等,更需借助新媒体的即时兴、互动性、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展开教学。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后撰写此文,利用新媒体展开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走出一条“新旧媒体融合”的教育之路,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声乐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民歌声乐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藤县水上民歌
声乐诊疗室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