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12-29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内江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通识应用型课程体系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王 丽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学历互认、更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确定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互认,我国高校普遍都积极推进各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土木工程专业由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认证,认证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从业人员达到认证质量标准,因此在探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中,要加强专业认证的理念,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隶属土木工程学院,是河南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评估,为工程教育认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照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握现代工程教育观的理念,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思想,结合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分析评价,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及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基于专业认证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为更好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在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制了2019版培养方案。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秉承“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立足学校“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互补、课内学习与创新创业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土木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术实践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工程教育认证规定的毕业要求进行梳理,分为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等12项要求,对每项要求又细分为31个二级指标,建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为实现产出导向,又构建毕业要求与课程的支撑关系矩阵,制定符合毕业要求的教学大纲,切实做好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2)建立符合职业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制定课程体系时始终贯彻“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向,邀请企业专家、毕业学生等对课程体系进行反复论证,建立能够更好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集中实践四大平台,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语言工具类课程、身心发展类课程、通识核心选修类课程、外语类通识拓展选修类课程;学科大类教育平台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大土木”的基础课程;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特色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针对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地下工程三个特色专业方向进行设置;集中实践平台包括通识课程实践和专业课程实践,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参与,采用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实践环节质量。

(3)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环节。为了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按照“覆盖全体、融入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思路,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学科竞赛专题讲座、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自主实习实践等多种形式获得学分,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

2 加强课程建设

(1)制定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大纲。为了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制定了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理念的课程教学大纲。在课程大纲里明确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目标,既满足工程教育中工程知识、工程设计等通用标准,还涉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交流与沟通等社会能力。而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又制定出相应的课程内容。

(2)教材、应用型课程和在线课程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的教材规划精神,依据《洛阳理工学院教材建设管理规定》,本专业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工作。根据产出为导向的原则,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材内容,将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贯穿其中,编写了《建筑工程概论》《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国家级和省级规划教材。参照认证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将专业课程分为若干课程组,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示范,齐心打造金课,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共同打造应用型课程。同时积极进行在线课程的建设,在疫情期间,教师们更是锻炼了在线教学的技能。系部培育、建设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等应用型课程和在线课程。

(3)注重实践教学。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专业一方面推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与河南杭萧钢构有限公司、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另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环节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本专业每学期均选派2~3名骨干教师到企业、高校进行挂职锻炼,教师通过参加工程实践项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全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并且建立了挂职锻炼评价机制,挂职结束后教师进行汇报展示,对挂职效果进行评级。同时,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讲座,不断开拓师生视野,把握业界动态。

注重教师关注学术前沿和与同行的交流研讨,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教学、科研研讨会。系部教师之间采取听课制度,建立督导专家督导,同行教师互相评价的二级听课评议制度。

4 结语

对标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土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本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通过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回访反馈,毕业生能够胜任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管理岗位,在工作团队中担任业务骨干或负责人的角色,培养效果达到预期。

猜你喜欢

通识应用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