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课程一体化改革探究
——以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为例

2021-12-29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牛园园孟宪庄杨影丽

内江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供电测试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牛园园 孟宪庄 杨影丽

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课程特点和标准,分析了课程教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一体化课程开发思路,为城轨供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一体化课程建设是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结合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开发理念,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的一体化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工作页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进行实践研究。

我们所说的一体化课程,就是颠覆了以往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将实践教学中融入必要的理论支撑,培养学的综合职业能力,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某一工作任务通过明确任务、计划、觉此、实施、检查、评价六个环节,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工作方法与工作过程、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这门一体化课程的制定依据是GB50168-2006和GB50150-2016两份国家标准,DL/T596-2015和DL/T995-2016两份电力行业标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变压器、开关柜、继电保护、避雷器测试的专业技能以及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主动性与责任心等核心素养,通过五个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安排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统一、工作能力和岗位要求相统一、实习项目和现场工作相统一。

1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建设与职业技能存在相应的脱节情况。城轨供电专业教学中,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职业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尽管本专业已提出了“理实一体化”的理念,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却由于诸多细节问题而导致落实出现各种阻碍。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目前教师以学科知识为主,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这与职业教学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大脱节。此外,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还存在一定的滞后,与国家职业技术标准、安全性措施、职业证书考试等方面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出入,需要相应的完善。

(2)课程内容知识具有重复性,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课堂授课主要讲授城轨供电系统高压电器设备试验相关知识,本门课程是在学习了变压器、避雷器、继电保护等课程,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开设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授课内容有部分是之前学习过内容,且每一部分课程知识并不深入,学生普遍该知识点已经掌握,对于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

(3)侧重理论讲授,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本门课程为城市轨道试验设备试验测试,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城轨供电实训室建设较昂贵,一般学校没有足够的实训设备供学生实习,因此教师在本门课程的授课中,多采用理论讲授,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实操技能得不到锻炼,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评估体系不完善。学校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估还是简单采取试卷考试为主,实训操作为辅的方式。通过试卷考试,或简单的重复制作实验课的作品,对于考察学生的职业技能是过于简单、不全面的。对于老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是不全面的。

2 一体化教学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课程中的必要性

(1)提高师资水平。轨道交通专业教师在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进入到地铁公司供电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并且要与供电中心主任、工程师、工班长密切交流、沟通。这不仅能够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掌握哪些技能的人才,为今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还能够加强企业与学院之间的联系,让学院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同时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工程师的交流同样能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不但能让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要能够让教师熟练掌握城轨供电系统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操作技能,实现专业教师自身的成长,进而提高了整个专业的师资水平

(2)提升教学质量。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为了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专门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实训室,尽可能还原城轨牵引变电所现场,另外购置了变压器、耐压试验机、避雷器等与本门课程相关的试验设备,以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一体化课程还要求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某一任务,要求学生上台汇报、分享、总结,同样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分享、汇报,能够提高学生自信,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

(3)促进学校发展。随着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技师学院的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素养不断提高,技师学院在行业、社会上的知名度、欢迎度和影响力也会不断增强。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是技师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革命,在师资力量、实验设施、实训准备和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也需要进行大幅度改革和提升,从而使一体化课程改革实现良性循环,实施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越来越高。

总而言之,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行分组教学,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一体化课程开发思路

本课程既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又有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路径及关键节点技术要点的研究,两者相互促进,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实现通过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路径,研究课程开发关键节点操作技术要点,形成对技工院校其他专业课程开发具有借鉴价值的可复制、推广的成果。

(1)对市场和企业进调研。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无锡地铁、合肥地铁、苏州地铁、徐州地铁等多家地铁公司进行调研,及时掌握行业、企业最新的人才需求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通过调研,了解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的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了解行业、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技术等级要求和人才数量需求,全面掌握社会和技师院校之间的人才供给关系和现状。根据国家、行业或企业职业标准,全方位立体化分析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技能水平要求。

(2)召开专家访谈会。建设期间,邀请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供电中心主任、以及同类职业院校中在课程设计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作为专家,召开专家访谈会,提取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每个工作任务下的代表型工作任务,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五年制高级工、三年制中技工以及技师三个不同阶段的培养方案。经过充分讨论后,结合专家的意见,进行汇总,最终形成城轨供电专业的培养母校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试验测试》课程标准。

(3)确定一体化课程架构。确定《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一体化课程改革体系架构是完成该课程改革方案的前提和实施思路。第一步,邀请专业领域内一体化课程改革专家和该专业优秀骨干教师根据专业需求的职业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改革的一体化课程知识技能点所对应的职业技能技术水平进行等级划分;第二步,明确该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各等级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实训要求,最终形成满足一体课改和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架构;最后一步,邀请该专业社会、企业和行业的技术能手、工匠、大师或专家进行综合审核确定,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

(4)编制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一体化课程方案是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指导文件和重要依据,也是不断开发一体化学习资源和材料的重要基础。通常包含该专业岗位工作能力分析、一体化课程标准编制、典型学习任务的设计、实施反馈指导建议、课程考核方法和标准和课程综合评价方案等内容,编制一个全面系统的可执行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

4 结语

本文为了培养城轨供电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课程特点和标准,分析了该课程教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一体化课程开发思路,为城轨供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试验测试》课程改革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供电测试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蓄电池——航天器的供电法宝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一种井下安全供电装置的设计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