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匠精神背景下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启示

2021-12-29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刘宝静

内江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匠艺术设计精神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刘宝静

近年来,虽然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专业教师对职业发展的认同感日渐缺乏,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效不够理想,这就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与发扬。工匠精神蕴含着强大的激励动力,能够鼓励教师敬业奉献,务实创新,在专业发展中精益求精,从而形成强大的精神激励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工匠精神视域下的艺术设计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职业教育是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而教师则是发扬并培育工匠精神的主力军。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与工匠精神相融合,这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超越。教师只有在工作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求变、勇于挑战。同时,教师还承担着工匠精神培养的“传帮带”职能,不仅要以工匠精神激励自身专业发展,更要以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勤学上进,在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中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1 工匠精神对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及价值

(1)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全新的发展和教育环境下,对于工匠精神的探索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不能将其孤立的视为是一种“精神”或“理念”,更不是空洞的宣传口号。工匠精神是历代劳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朴素智慧提炼出的精神财富,其中蕴藏着成熟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作为专业教师,要深入思考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认识到“技能”的传承工匠精神的核心载体,这样才能“执技成器,技以载道,道艺并举”,真正实现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2)工匠精神对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在全新的职业教育背景下,艺术设计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艺”这个狭隘的范畴,而是要“道艺并举”,从更广泛的层面去理解。在专业素质发展中,要强化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清晰的发展路径。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有追求卓越的魄力和能力,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这是新时期工匠精神对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工匠精神下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1)工匠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对专业发展动力的激发。在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以财富论英雄的观点让工匠精神趋于边缘化。教师虽被人们赞誉为“园丁”,但是纷扰的社会环境和严酷的社会竞争仍使教师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中,导致一些教师对自身职业环境不满,对工匠价值缺乏正确的理解,在专业发展中缺乏目标和动力,这些都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工匠精神的培育重理论轻实践。在职业教育领域,工匠精神有着特殊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动力。但一些学校在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教育中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造成一些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理论有深入理解,但却难以体现在实践教学中。

3 工匠精神背景下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1)着力打造工匠文化,促进艺术设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职业学校要注重工匠文化的打造,将工匠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而艺术设计教师要有自主发展的原动力,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不但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发展,更要有自省意识、反思意识、批判意识,要客观理性的审视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能够制定远期和近期计划。

(2)重构信仰和价值系统,激发教师专业动机和动力。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信仰,在艺术设计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要重塑专业信仰体系,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深入理解核心价值观,应自觉担负培养“大国工匠”的重任。作为专业教师要注重价值观的重构,这样才能促使其专业发展有目标、有方向、有具体的实现路径。

(3)注重专业实践,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深厚的传承,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专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教师要结合教学特点和专业特色,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工匠精神的内涵。

4 结语

“匠”能出“新”,授业育人。在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启发,在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中,要将工匠精神和学科教育密切融合,实现工匠精神的无痕渗透,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事业发展有科学规划,能够主动学习、深入反思,以工匠精神自我激励,做到“实业、敬业、乐业”,在工匠精神指引下不断迈上专业发展的新台阶。

猜你喜欢

工匠艺术设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