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甘肃振兴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1-12-28雍际春

开发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甘肃文明生态

雍际春

(天水师范学院 a.历史文化学院; b.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1)

提要:甘肃向来是我国经略西北和沟通丝绸之路的枢纽所在,战略和区域位置尤为突出。古代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过为人称道的时期,也有让人遗忘的时段。当下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为甘肃再度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甘肃要抓住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就必须从国家使命和自身实际出发,立足生态屏障、战略后方、交通枢纽和资源大省的优势与角色定位,转换发展模式,确立生态立省战略,以生态经济为主体,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战略支点,打造黄金通道;以历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为亮点,重塑甘肃文化形象。通过实施“一体两翼”方案,加快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步伐,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汉唐时期是古代中国最为开放和强大的时代,也是甘肃发展最快和最为繁荣的时代。甘肃自西汉设立“河西四郡”之后,就一直成为连接西域、保障丝路商贸与文化交流畅通的枢纽通道,也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北、隔绝羌戎的屏障和发展农牧经济的基地,曾一度成为经济发达、农牧兴盛、多民族交错融合、中外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并以“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而彪炳史册。宋元以降,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逐渐衰落,甘肃由于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致使各方面发展渐次落伍,又以“陇中苦瘠甲天下”而在世人眼中留下刻板印象。如此巨大的落差,值得我们去认真深思和探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丝路通则甘肃兴,丝路阻则甘肃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作为资源大省的甘肃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沿海和中东部地区借助区位优势迅速崛起,而西部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基础条件较差,发展相对滞后,甘肃因此也成为我国发展缓慢和贫困面最大的地区之一。进入新世纪,为加快西部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我国不仅启动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而且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全面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的同时,推动我国西部和沿边地区全方位开放。这一伟大构想,必将给国内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给地居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在新时代如何抢抓机遇、积极应对、主动选择、科学决策、乘势而上,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总目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重任。为此,我们需要从甘肃的历史和现实、内部和外部,全方位总结、梳理过去的经验与教训,站在时代趋向和地缘优势的制高点上,找准目标定位和突破口,全力推动这一目标的尽快实现。

一、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的新机遇和新使命

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倡议;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这一构想正式启动。

(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西向战略为甘肃再度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启动,甘肃振兴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根据设想,这一倡议的目的就是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在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共建原则基础上,通过“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1]。可以肯定,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一个以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和信息为载体的中西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新丝绸之路,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变为现实,也必将在国际合作的进程中,通过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为人类进步、世界发展产生巨大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也将有关“一带一路”建设内容纳入重要决议。“一带一路”建设已从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2]。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首次跨国成功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与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欧亚经济联盟的多国发展战略实现精准对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港口、铁路、公路、电力、航空、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顺利,建设进展迅猛,促进了贸易合作的发展。中欧班列年开行突破1.7万列;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标志的多元化融资体系不断完善,投融资机制和平台发展迅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截至2018年,我国已与沿线61个国家的1 023对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出入境旅游人数超过6 000万,丝路旅游和人文交流成果显著[3]。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对外交流和贸易发展[4]。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为增进各国民众福祉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正在惠及世界。截至2019年7月,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了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900亿美元。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建设,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合作之深、包容之强、惠及面之大前所未有。我国为实施这一倡议制定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在政策保障、重点规划、大型项目、基础设施、经费投入、生态建设、绿色经济、文化融通等方面,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强化发展基础、加快经济转型、走向振兴繁荣所给予的保障力度、支持密度、实施广度和发展深度前所未有。同样,这一倡议的实施,对于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而言,与其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和实现富民兴陇新目标高度契合对接,从而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国家西向战略成为甘肃再度振兴的战略支点

世纪之交,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南(宁)贵、成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通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科技教育与文化卫生事业,特别是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和老、少、边与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进而实现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5],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达到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的目标。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由基础阶段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也就是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历史上,每当国家实施西向发展和对外开放,定当是盛世繁荣来临之时。甘肃由于地处西北,具有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通道和枢纽的战略位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所确定的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改造计划、生态建设任务和老少边特扶贫工作,对甘肃促进绿色循环发展,开创信息与通道经济新业态,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及繁荣发展,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赋予了无限动能与活力。可见,无论是西部开发的整体推进,还是甘肃自身发展而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无疑为甘肃再度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点。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甘肃发展必须抢抓机遇,开创未来

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甘肃省立足自身条件和实际,积极寻求发展路径,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力图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振兴之路。近年来,借助国家支持,甘肃省先后制定并启动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09)、兰州新区建设(2012)、“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建设(2013)、《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2014)、《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2015)、《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十三五”实施意见》(2016)、《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2017)、《甘肃省数据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8)、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2018)、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2018)等一系列重大规划和工程;跨省的区域合作项目除了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之外,还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和《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等。这些重要规划和工程的启动与实施,既是甘肃主动融入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振兴甘肃的重大战略,为甘肃脱贫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由于自然与生态环境条件差,历史欠账多,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大,再加上长期封闭保守,安于现状,闯劲不足,墨守成规等,甘肃的发展与全国各省快速发展、振兴崛起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拉大,经济发展水平位次已经掉落至全国末位。这就说明,此前我们主动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并没有达到我们原来预期的目的;同时,也说明我们之前没有很好地抓住战略机遇并产生赶超效益。常言道,机遇千载难逢。如果我们抓不好、抓不准这稍纵即逝的机遇,那么我们就会因周边其他省份抢占先机而丧失机遇。因此,我们在战略定位、应对策略和实施力度等方面,亟须进一步科学论证,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路径,才有可能将机遇变为势能,走出自己跨越发展的振兴之路。

二、新时代甘肃现代化建设的新使命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即将实现现代化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的落后省份,目前在中国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面临着既要完成脱贫攻坚,又要加速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既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完成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困难与压力巨大,任务尤其艰巨。那么,如何借“一带一路”东风,走出自己快速发展的振兴之路呢?这就需要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省情,从国家发展大局和区域角色功能出发,明确自己发展的功能定位。

(一)生态屏障

甘肃地处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结合部,是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区的过渡区,处于农业区与畜牧区、汉族与多民族杂居区的结合部。这种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决定了甘肃多民族杂居的人文特点和历史上长期以半农半牧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就自然地理来说,这里是几大地理单元和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从人文地理来讲,则属于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多民族缓冲地带。所以,这里既是生态脆弱区,也是农牧经济转换易引发环境问题的区域。明清以来,甘肃逐步走向贫穷落后,实际上也正是生态逆转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在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和西北开发的版图上,甘肃的基本角色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生态功能区划,甘肃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长江、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6],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做好环境恢复和生态修复,不仅是甘肃由贫穷落后转向振兴发展的立足点和转折点,也是保障整个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关键一环,事关西北的崛起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战略后方

从汉代开拓西域、反击匈奴到唐代开发西域、攻伐突厥,再到宋明清代防御西夏、蒙古和经略新疆,甘肃作为西北国防的前沿基地,其交通枢纽、战略要道和军事屏障的作用始终如一。史称:“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汉人繇此而羌戎宾服者二百余年。”相反,如果中原失去陇右河西,则形势顿然而下,如西夏占有河西,“故能以其物力侵扰关中,大为宋患”[7]。因此,无论古代对西北边疆的经营开发、致力民族关系和谐,还是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繁荣方面,其连接纽带和战略后方的地位依然如故。

(三)交通枢纽

如前所述,甘肃特殊的区域位置和地理形势,决定了其在内地与西北、中国与欧亚大陆沟通联络中交通交流的枢纽地位。对此,向达指出,“海通以前两千年来,中国与外国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文化上之交光互影,几无不取道于此”[8]。因此,这一通道功能理应成为甘肃赖以崛起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资源大省

甘肃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是重要的资源大省,以煤炭、石油、水电、风能为主的能源资源,以镍、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特色农业,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的道地药材、水果、蔬菜;以历史悠久和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多样性为特征的异常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为甘肃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制约甘肃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迈上持续振兴发展的路径选择

确立甘肃振兴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路径选择,必须从历史经验教训、现实发展基础和未来社会趋向三个方面做综合分析。只有找出制约甘肃发展的症结所在和关键因素,对症下药,理清目前发展路径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改弦更张;瞄准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向,精准施策、乘势而上,我们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富民兴陇、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

(一)生态问题是制约甘肃发展的症结

从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来看,甘肃汉唐时期的繁荣兴盛和宋代以来渐次落伍贫穷,一方面是唐宋之际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换所致,另一方面则与丝绸之路畅通与否密切相关。就前者所言,始自宋代的单一农业发展模式是甘肃环境开始逆转,生态失去平衡进而走向贫穷落后的症结所在[9]。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甘肃经济在单一农业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加之人口快速增加,人类干预自然能力提升和人口压力叠加,土地垦殖迅速蔓延,人类开发活动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气候变干、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灾害频发与农业收成下降相交织,引发更大规模的垦殖和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10]。就后者而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否,是激活或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助推丝绸之路的再度畅通,对于甘肃告别落后、迈向振兴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甘肃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相对滞后和贫穷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改革开放前,甘肃人民以极大热情积极投身战天斗地、改造山河、兴修水利、大兴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发展经济的建设中,但是由于在发展路径上过分突出以农为主、以粮为纲,尽管采取了不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可环境逆转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种草种树、治穷致富”政策的实施,甘肃发展呈现勃兴之势,但随着沿海深度开放和中部崛起,基础薄弱的西部发展速度整体落后于东中部。而在西部各省中,甘肃由于环境问题的羁绊,发展既落后于东中部,也滞后于大部分西部省份,即使在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之后,甘肃仍然没有走上中高速发展轨道。

甘肃省何以在发展大环境日趋优化,全省上下团结发展的条件下,总是走不出发展缓慢、落后的怪圈?何以千方百计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苦干实干求突破,但仍然不能摆脱发展滞后和质量效益欠佳而陷于贫穷的瓶颈?究其原因,实则还在于生态问题。因为我们建设和发展所获得的显性成绩和速度、效益等正效应,相当程度上在不知不觉和无形中被生态恶化的隐性负效应所抵消或被吞噬。生态负效应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时时刻刻制约着甘肃的崛起和发展,这正是甘肃经济发展难以持续和起飞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甘肃走出困境和迈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就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征服和改造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进、交互作用的演进史。当人类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在迈向数字文明时代之际,人类才突然发现,更高一级的文明其实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型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社会既是人类的更高发展阶段和更高文明形态,也是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又长期受到生态问题困扰之后,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智慧结晶。我国在改革开放高速发展30年并付出惨重生态代价之后,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理念,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永续发展做出了总体布局和目标要求。因此,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区的甘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应尽的职责,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更是甘肃省实现自身转型、告别贫穷与落后、实现崛起与振兴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无疑是甘肃调整发展战略和实现振兴的路径选择。鉴于甘肃处于农牧过渡带、生态脆弱区的特殊省情和生态问题削弱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现实,生态文明建设就具有更为重要、更为迫切的作用和意义。

(三)充分发挥通道功能与提升陇人士气对于振兴甘肃至关重要

如果说树立生态优先理念,确立生态立省战略,发展生态经济是甘肃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崛起与振兴的最佳路径选择的话,那么,全方位发挥通道功能,重塑甘肃文化形象,提振陇人士气,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双轮和两翼,缺一不可。

历史上汉唐时期甘肃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与当时中西方商贸流通、人员往来、文化交流频繁密不可分。商贸流通不仅互通有无,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社会生活质量;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既增进了解、开阔视野,又在思想、文化、技艺、宗教等的传播交流中实现文明互鉴。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建设“一带一路”,通道功能至为关键。虽然当下人流、物流、信息流等通道功能在深度、广度上大为扩展,但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连接彼此、沟通内外的物质基础。只有将良好的通道基础与现代化的运营、服务、管理有机统一,才能形成优质、高效、立体的现代网络化通道体系。因此,完善和提升通道体系建设是甘肃凸显黄金通道功能、激活发展动能、落实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保证。

甘肃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多元文化与文明的华丽绽放,书写了古代甘肃绚丽的华章。甘肃人勇于进取、开放包容和勤奋踏实的品格,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由于历史辉煌的远去和长期落伍的现实困扰,造成了甘肃人文化心态的落差和自信心的缺失。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实现富民兴陇新目标,亟须重塑甘肃文化新形象,重新提振陇原儿女士气。重新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传承陇人优良品格,弘扬甘肃文化,激发自豪感和自信心,无疑是凝心聚力、提升士气和激发内生动力的源泉。

四、振兴甘肃发展的对策建议

甘肃的振兴与发展,必须要在消除制约发展的总病根——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为此,特提出“一体两翼”的针对性建议:即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主体方略;打造黄金通道,再续历史辉煌和恢复历史记忆、重塑甘肃文化形象,是助推主体目标实现的重要两翼。这是一个从发展理念到路径选择,从激发发展活力到全面振兴经济,从改善文化形象到建立文化自信的构想建议。

(一)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战略层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再到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提出建设五大文明社会[11],这些都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上做出了制度安排和一整套战略部署。

甘肃省既是我国西北开发的核心区和敏感区,也是西北生态屏障构建的中心区域。长江、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漠的汇合南移,皆有赖于甘肃省域的生态屏障提供安全保障。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历史上长达千年之久的单一农业发展模式引发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导致甘肃经济长期徘徊、发展滞后和难以告别贫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突破发展瓶颈走上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生态发展任务的应尽职责。

1.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服从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然之举

根据《中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功能划分,甘肃省作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区,环境状况和生态建设与河西、黄河、长江上游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息息相关,牵动全局。作为防风固沙和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甘肃所在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和河西走廊荒漠区,是西北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的关键区域和屏障地带,对于“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周边生态区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和保障作用。因此,甘肃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的实施,也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进程密不可分。

2.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甘肃走出发展困境的现实需要

甘肃省在中国生态功能区划中,既有生态调节功能区,也有产品提供功能区,还有人居保障功能区。其中,兰州城镇群为人居保障功能区;陇中和河西为农产品提供区;甘肃全省都属于中国生态调节功能区。由此可见,生态调节与保障无疑是甘肃省的主体功能。如陇东所在的六盘山地,天水、陇南所在秦岭山地,既是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甘南、临夏所在的甘南山地,河西所在的祁连山都属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陇东黄土高原为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天水、定西、兰州、白银所在的陇中黄土高原既是农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也是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河西走廊既是干旱荒漠—绿洲农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其西部及黑河中下游、走廊北山山地也是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目前,甘肃被列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分别占89%和18%[6],足以说明甘肃省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基础极为脆弱,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而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必然非常突出。

3.生态文明建设是甘肃告别落后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和关键点所在

甘肃作为生态脆弱区,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是解决一切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出路和绝对前提。甘肃的发展、脱贫和振兴,突破口正是生态文明建设,舍此别无他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甘肃止损治穷、开启发展的立身之基,也是甘肃转型致富、崛起振兴的发展之要。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坚定不移率先确定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立省总体战略统揽发展全局。只有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实现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与经济开发高度结合,走生态经济之路,以绿色循环经济与小产业振兴为主要途径,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激发发展活力和动能,通过发展绿色和循环经济,构建生态经济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富民型社会,甘肃才能告别落后,迈向振兴。

4.生态明建设必须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

甘肃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才能持续深入。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上,都要以保护环境、修复生态、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为先决条件。只有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才能为甘肃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向好发展的根本基础。只有经过十几年、数十年的持续建设,良好生态才会加倍回馈陇原。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甘肃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的主体部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产业、各项政策和所有项目必须以符合生态优化为根本标准,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城市还是乡村,基础设施还是商贸服务,其发展建设都要以保护和优化生态为前提,并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相融,共生共荣,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只有这样,甘肃开发和经济发展才能是实实在在一步步提高,进而实现振兴目标。这样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也就是生态经济。甘肃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地形地势、温度气候、干湿状况明显不同,发展大农业就必须立足各自生态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多种经营,绿色开发,深度开发,小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效益。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之日,也就是甘肃走向全面振兴之时。

5.生态立省和发展生态经济应上升为发展战略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揽子计划。如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全省上下在思考、探索、选择发展路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着力点的新共识并付诸行动。

2018年1月,甘肃省委召开十三届四次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提出要培育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十大生态产业,坚定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崛起之路。之后,甘肃省政府制定出台《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共确定了265个、总投资8 200多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重点项目。随后,又逐一制定印发了十大生态产业专项行动计划,谋划设立了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母子基金,梳理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十大生态产业政策汇编,从而搭建起了一个“1+1+10+X”的政策框架体系,明确了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作战图和施工图。加上此前出台和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等,以及《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发展报告(2017)》提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安全目标,构筑西部生态屏障,实施‘四屏一廊’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生活”的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设想[12],这些政策、规划和行动计划共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振兴甘肃,发展生态经济的制度设计、政策安排和实施方案,必将在甘肃走向振兴和崛起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以上一揽子构建生态文明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制度安排和方案计划,是几代甘肃人经过长期的反复摸索,付出沉重代价之后,立足省情实际做出的振兴甘肃的发展规划。它与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要求高度契合,也是甘肃探索发展路径,告别落后,走向崛起的最佳选择。

为此,建议甘肃省确立生态立省战略,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生态经济,置于本省全局发展战略的高度和优先位置,加以统筹设计和综合安排,出台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以此统揽现有各类规划和方案,为甘肃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提供引领性与约束性的制度、政策和方案保障。

(二)打造黄金通道,再续历史辉煌

丝绸之路甘肃段处于我国内地连接新疆通向域外的中间段落,也是丝绸之路通道发挥内引外联、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枢纽段落。历史上甘肃得益于丝绸之路的沟通交流和传输作用,推动甘肃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并出现繁荣景象。因此,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甘肃迎来了再度续写历史辉煌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促进甘肃步入发展快车道

甘肃要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就必须立足自身条件,在制度保障、政策倾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产业培育、基础建设、物流交通、金融信息、文化教育、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各领域,做出科学规划和方案设计,对接国家方案计划,围绕互联互通,主动做好甘肃黄金段建设。在主动融入的同时,争取国家在交通、能源、生态、扶贫、工程等方面对甘肃的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

为此,甘肃省已颁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及《甘肃省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工作方案(2018—2020)》等5个方案规划,以建设繁荣丝路、人文丝路、绿色丝路、和谐丝路的中坚力量和重要支撑为己任,“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通过着力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六大工程,将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随着南向通道的打通,加强国际合作,打造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国际贸易枢纽中心和物流通道。这些计划方案,无疑都能够与国家方案计划有效对接。除此之外,建议启动生态廊道和新能源两大工程。

2.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现代物流基地

在今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甘肃历史上曾拥有的优势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时代更为广阔和更为深入的开发合作中,又拥有比古代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所以,甘肃省必须充分利用沟通内外、连接各方咽喉枢纽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发挥通道路线长、空间广和资源多而特的便利,依托陇海兰新铁路线交通骨架作用,将公路、航空、高铁、管道运输等有机结合,积极拓展南北新路线,构建立体、网络状交通体系,为丝绸之路通道畅通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主动寻求新项目,引进开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开拓新型加工业;大力发展信息业、运输业、仓储业和配送业,发挥物流中心和集散地的作用,将甘肃建成丝绸之路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这既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高效运行,也是促进甘肃经济振兴的重要一环。

3.强化通道功能,拓展通道辐射带动作用

建立与国际接轨、现代化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的通道体系,既是经济带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甘肃融入经济带和激活自身发展动能的关键之举。现代通道体系,不仅涉及交通,也涉及管道、能源、文化、技术、人流、物流、信息流、金融流等,几乎渗透于交通、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现代通道体系的建立,是甘肃社会基础条件改善和经济环境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甘肃经济实现转型和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借助丝路流通,不仅能进一步拓展和强化其辐射带动周边的作用,又可激发甘肃全省发展活力,带动新产业、新行业和新商贸的形成,甘肃经济快速发展将由此引爆。

4.开放与物流结合,交流与合作并举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进一步全面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因此,甘肃必须借助物流通道和交通枢纽的便利和优势,积极谋划,主动出击,制定切实优惠政策,营造全面开放的环境氛围,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多层面、多渠道与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乃至非洲、欧美国家开展实质性合作。以互通有无为前提,根据各个国家、地区的资源商贸优势和文化传统,分别施策,开展灵活多样的沟通交流,不断探索与各个国家开展商贸文化交流的路径与内容。只有在通道运行基础之上的扩大开放,才能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扩大和深化交流,达到互利合作、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因此,只要我们抓住“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甘肃以交通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带动与基础设施相联系的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新产业的涌现,而且也会为甘肃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通道交通和通道经济的大发展,除了经济运行速度加快和效益、效率、质量的提高之外,也必将引领文化、技术、信息、金融、商贸等各种交流的扩大和交流水平的提升,进而引发人们视野、观念和思想的改变,从而在经济发展和民风观念转变两方面为甘肃发展与振兴带来全局性、彻底性变革。

(三)恢复历史记忆,重塑甘肃文化形象

改革开放之初,甘肃省歌舞团一部歌舞剧《丝路花语》风靡全国,蜚声海外,二十多年长盛不衰,这部不朽作品,不仅在国门初开时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国人经由这部歌舞剧认识了甘肃。迷人的敦煌壁画和乐舞艺术,灿烂辉煌的敦煌文化,沙漠中的莫高窟、月牙泉,雪域戈壁中的马队、驼铃,这种大异中原的自然景色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风俗,成为刻印在人们脑海的甘肃印象,甘肃由此在国内率先确立了自己的文化形象。所有这些,无疑都成为当时甘肃自我宣传的成功之举和点睛之笔。

然而,在全国各地弘扬地域文化,塑造文化形象,并助推经济社会与文化腾飞之际,甘肃却忽略了对自我文化形象内涵的进一步挖掘,致使大漠戈壁、雪域高原景象与干旱荒凉、贫穷落后相交织,成为大多数国人对甘肃的固化印象。这既不是甘肃的真实面貌,也不利于提振陇人士气。因此,有必要重塑甘肃的文化形象。

要重塑甘肃的文化形象,明确自身的优劣得失是前提,充分认识自身的自然特点和历史文化优势是关键,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重新确立品牌形象是核心。

1.甘肃自然风光多彩独特,人文特色多元厚重

甘肃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造就了自然风光的美轮美奂、旖旎多彩,使之既有南国水乡之秀,又具北国山原之雄,还兼雪域大漠之奇。如此异彩纷呈的自然美景,在“一带一路”启动和西部旅游升温趋热之际,甘肃最有可能成为绽放魅力之花的西部省区。

特有的农牧过渡、多民族交错的人文格局,使甘肃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多民族交错汇聚和融合再生的熔炉、农牧文化与文明的过渡带、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和化合区、多元文明交汇和文化聚合再生的基因库。甘肃作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不断交融创新,东西方四大文化体系汇流融通的聚合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充足的养料,也使甘肃地域文化充满活力、异彩纷呈。

基于以上资源特色和优势,甘肃主体文化形象的塑造关键要用好文化、旅游两手牌,打出组合拳。要大写意规划,工笔重彩落实,画龙点睛出彩,通过挖掘资源内涵,扩大宣传力度,展示多彩魅力,改善固有形象,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重塑甘肃的文化形象。

2.重新挖掘概括甘肃精神,提振陇人士气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形象地表明了甘肃环境条件差,发展难度大和创业艰辛的省情实际。但是,这一总结是对省情现状的写实化概括,稍显直白,有必要再进一步倡议全省上下进行新的讨论和概括。这种讨论和关注,既是进一步认清省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借以凝聚人心的重要抓手。甘肃精神的提炼概括,必须立足省情特点进行思考。建议从多元交融、执着创新、艰苦奋斗这一角度切入进行概括。

3.聚焦文化和旅游资源,确立甘肃主体文化形象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借助省域文化优势和自然风光,提炼旅游宣传口号,重塑各省文化形象已成为潮流,而且收效明显。我国各省在打造自己文化形象和品牌时,大多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或民俗风情特点切入。如“水韵江苏”“诗画浙江”“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等,都是典型例证。悠久灿烂、辉煌多元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无疑是甘肃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优势和形象标志,自然也是概括提炼甘肃主体文化形象的主要依据。

主体文化形象的提炼概括,既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高度概括,又要朗朗上口、过目不忘、印象深刻。甘肃省新确定的旅游形象品牌“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有品位,有内涵,也抓住了甘肃的文化优势和资源特点。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深化,通过新闻媒体或网络平台向社会各界公布并征求意见,这既有利于品牌的再提炼和形成共识,借此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宣传和影响。

4.通过开发利用和宣传推介打好文化牌

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甘肃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多样化中心,彩陶艺术的中心,敦煌学、简牍学的故乡,始祖文化、青铜文化、玉文化、民族文化与华夏文明起源关系密切;丝绸之路、石窟走廊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要道;花儿、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13]。这些文化瑰宝大多整理挖掘和开发宣传不足。因此,要打好文化牌,一是挖掘整理和研究先行,以揭示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确立其应有的地位;二是立足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设计、品牌塑造和人文景观开发,使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品和产业;三是组织专家学者和作家记者利用小说诗歌、影视歌舞创作,报纸杂志、新闻媒体深度推介报道,网站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宣传等,立体式将甘肃历史文化及其产品以雅俗共赏、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介宣传,以达到产生轰动效应和改善甘肃文化印象的双重作用。

5.通过强基础和创品牌打好旅游牌

除了个别景区景点,甘肃已开发的不少景区景点还处于初级状态,还有不少景区资源尚待开发。这种差距反而使我们拥有了后发优势和后来居上的可能。所以,要打好旅游牌,一是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形成优质便捷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基本服务功能;二是围绕特色亮点下大功夫,精心开发旅游产品,进一步拓展建设参与式、体验式和休闲式优质景点,打造系列化、复合型、高品质旅游景区,创出独特品牌;三是以全域旅游为主线,优化开发方案,设计精品线路,建立立体网络,提升辐射能力,拓展客源市场,并做好与周边省区乃至国外市场的联通和对接,激活旅游经济,形成支柱产业。甘肃旅游的腾飞,不仅可以引爆一系列下游产业的大发展,而且也能为国人了解甘肃、认识甘肃、重塑甘肃文化形象产生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甘肃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甘肃卷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