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进展

2021-12-27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站余红斌张崇良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5期
关键词:节本插秧机全程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站 余红斌 张崇良

水稻是云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人工种植水稻工时费较高等原因,导致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偏低,影响农户的种植意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能够大量减少水稻生产的人工成本,节本增效明显,对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意义重大。

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现状

1.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末,云南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2.8%(预测数),比2015年增长3.7个百分点, 高于2019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5个百分点。从水稻各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看,耕整地较高,育插秧发展缓慢,机收稳步提高,烘干取得突破。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适应性得到进一步增强,集中育秧供秧等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机插秧推广应用面积。

2.薄弱环节装备水平持续提升。水稻插秧机保有量从2015年的2129台增加到2019年的2530台,年均增长率约4.4%;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从2015年的7214台增加到2019年的8300台,年均增长率约3.6%。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善了云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育插秧、烘干等薄弱环节装备不足的现状,以2018~2019年为例,水稻生产机械化所需的秧盘播种设备、水稻插秧机、水稻直播机、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均在补贴范围内,全省共补贴育秧播种机17台,水稻插秧机138台(其中:步进式65台,乘坐式73台),谷物收获机1097台(其中:自走履带式1058台,半喂入39台),谷物烘干机139台,植保无人机231台。

3.初步形成一系列技术模式。在试验示范项目的推动下,以突破水稻育插秧等薄弱环节为重点,探索形成10余个适合当地生产需要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对指导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积极意义,如《麒麟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昌宁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二、关键薄弱环节新技术新装备推广进展

水稻种植机械化有机插秧、机械化直播等。云南省以育插秧为主,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仅在德宏州试验示范推广,无人机飞播在红河州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耕整地、机械化育插秧、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紧紧围绕机械化种植、烘干等薄弱关键环节,加快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1.着力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所需装备及技术的示范应用。

(1)育秧。育秧是云南省水稻机插秧的关键薄弱环节,重点培育适合机械化栽插的优质毯壮秧苗。目前示范推广小拱棚育秧、泥浆育秧、大棚育秧、覆网育秧等育秧方式;苗土一般使用营养土,软(硬)盘均有示范应用,秧苗用量一般需16~25盘/亩,如禄丰县、石林县等示范叠盘暗化催芽后育秧,显著提高秧苗质量,能够较好的满足插秧机栽插需求。育秧播种机能够一次性完成床土填充、浇水、播种、覆土作业,作业效率高,应用趋势逐步加快。秧盘运输机具等得到发展应用,如禄丰县、大理市等建造应用“轨道式育秧航车”,解决秧盘运输问题,同等育秧规模下,能够大幅减少秧盘搬运的人工投入。

(2)机械化耕整地。在传统耕整地机械应用的基础上,一些先进的耕整田机具得到示范推广。如楚雄州推广应用的轻型履带拖拉机,具有田间转移方便,操作简单灵活,转弯半径小、泥脚浅等特点,较适合于整田。

(3)机插秧。从全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情况分析,步进式手扶插秧机与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购置需求同时存在,但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在提高机插秧质量与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购置需求高于步进式,高端品牌机具配置速度加快,种植机械化率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主要以6行及8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和4行手扶步进式插秧机为主推机型,行距30cm,如洋马2ZGQ-60D,久保田2ZS-4等品牌机型;近年来,大理等州市认为25cm行距插秧机更适合本地区水稻种植需求,开展试验示范,25行距的插秧机在大理州实现补贴,如洋马2ZGQ-9D25型。

(4)机械化植保。近年,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得到积极的试验探索。

(5)机械化收获。自走履带式收获机购置补贴机具数量逐步增加,收获机械应用水平稳步提高。

(6)机械化烘干。谷物烘干机数量稳步增长,产地烘干能力大幅提升,呈现良好的推广应用趋势。目前主要以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业企业等为主,主要应用中小型谷物烘干机,低温循环式,批处理量10~30 t,常见机型为安徽辰宇5HCY-15H、安徽金锡5HX-20等,热源有热风炉或燃油等。

2.着力先进农机化技术及装备试验示范

1)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是采用水稻直播机具直接将稻种播于大田而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种植方式,按水稻直播播种方式可分为撒直播、条直播和穴直播。自2015年,德宏州从华南农业大学引进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其包含大田整理、精量播种与田间杂草防控等关键环节,与机插秧相比,省去了育插秧环节,降低人工成本。红河州农机推广站开展无人机飞播水稻试验,播种效率高,省工省力,能克服地形条件的限制,尝试解决山区、半山区等田块条件复杂区域插秧机难于进田的难题,如梯田。

2)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农业部2018年公布的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之一。水稻侧深施肥装置与水稻插秧机配套使用同步施肥,具有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前期营养生长、降低成本等优势。自2018年以来,曲靖市先后引进矢崎6行、永祥2FH-1.8A(F6)等水稻侧深施肥机进行试验示范,部分州市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目前云南省示范的机型主要为江苏沃得2FGC-8型、洋马2FC-6型等6行以上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施肥行距30cm, 施肥深度3~5cm,施肥位置位于秧侧部4~6cm。

三、经济效益分析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重点技术之一,全程机械化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生产中的人工成本投入,提高水稻生产的种植效益,节本增效明显。据调研,以人工工时费100元/天计,如昌宁县机耕、机插、机收三个主要环节每亩可节约成本约490元(其中:机耕亩节本120元,机插秧亩节本70元,机收亩节本300元);麒麟区集中育秧供秧可节省秧田92%,1亩水稻机械化种植与人工种植所需的人工成本相比,机插节约工时费140元/亩,机收节约200元/亩,综合来看,节本增效450~650元/亩。

四、推广建议及对策

随着水稻种植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种植效益的发展需求,水稻生产对全程机械化技术需求将会更加迫切。水稻机插面积有待提高,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还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支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相关政策,加大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影响我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所需的育秧播种、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粮食烘干机等给予累加补贴,或实施机械化育插秧环节农机作业补助。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机化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机化试验示范所需资金的投入力度。

2.强化薄弱环节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围绕云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需求,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装备和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重点围绕育插秧等薄弱环节,加快示范探索低成本育秧技术、水稻精量育秧播种技术、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等机械化技术;筛选适宜机械化的主推品种,推进水稻品种、栽培与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因地制宜,开展机械化直播等技术的试验示范。探索农机作业技术规程等,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主推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3.强化技术支撑与培训。整田、育秧、插秧机操作水平等方面对插秧质量影响很大,须强化技术支撑,强化技术培训。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农技、农机推广机构和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为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争取政策支持,采取田间现场观摩、技术论坛、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交流和学习借鉴,加大对基层农机科技人员、农机合作社等开展水稻机械化技术培训力度,扩大技术普及度和覆盖面。

猜你喜欢

节本插秧机全程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超智能插秧机
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
稻田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