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WOT 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2021-12-25黄海涛

南方农机 2021年23期
关键词:村容村貌面源人居

黄海涛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0 前言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 年行动。为未来5 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指明具体工作方向,也提出相关工作要求,中央着力以“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提升农民环保意识方面为切入点,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1]。

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以来,一些问题陆续暴露。一方面,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到位,自身清洁能力较弱,且农业发展模式落后,在小农模式的制约下,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另一方面,城乡融合发展速度加快,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对立问题的持续改善,但是城市污染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地区扩散。两方面因素复合作用下,农村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持续恶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难度提升[2-3]。

1 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起步晚,发展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省委省政府统筹下、各设区市委市政府谋划下、各县委县政府主体责任推进下,持续发力,奋起直追。

1.1 优势

河南省近5 年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农林水事务支出3 项重要指标呈稳步提升状态,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保持持续活力;财政总收入在2019 年达到6 187.23 亿元,公共预算支出相应有了资金保障;农林水事务支出逐年增加,2018 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 001.08 亿元,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河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口素质持续提高,每年有相当一批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大学生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去,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人才支持。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 669 874 人。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 398 人上升为11 744 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 212 人上升为15 239 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2 460 人下降为37 518 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4 108人上升为24 557人[4]。

1.2 劣势

河南省属于农业大省,但其农业生产模式普遍较为落后,精准农业、绿色农业发展不足,地膜、塑料大棚等农业物资的滥用造成白色污染严重,无节制的大水漫灌使土壤质量降低,化肥使用严重超标,落后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加重了环境污染。上述现象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加剧了农村生态恶化程度。

河南省也是劳动力输出大省,由于从事农业工作收入低,广大农村年轻劳动力为追求高收入,纷纷入城务工,一部分农村健壮劳动力南下务工,全省形成诸多空心村现象。造成现阶段省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以留守老人为主,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较为保守,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思维定势之下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缺乏系统认识。

1.3 机遇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及政策指引扶持。乡村振兴战略与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带来了稳步推进的新契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与“两山理念”的深入贯彻实施,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提高了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国内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信息化产业迅猛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正向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发展提供新的前进方向与动能。

1.4 威胁

过度城镇化与大城市的“虹吸效应”造成农村人口的持续减少,农村活力下降;我国政策鼓励人口、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资本下乡鼓励政策不足,造成农村城市人口资金双向流动困难,互相促进的局面无法形成。《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显示,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8 858 787 人,乡村人口减少13 523 207 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91 个百分点。

2 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绩与问题并存,机遇与挑战共生,只有充分把握机遇,合理应对威胁,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才能取得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更大的胜利。由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劣势和机遇,总结出目前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2.1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河南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有郑州、洛阳等个别城市有小部分试点运行,城市整体垃圾处理方式还是以落后的传统方式为主。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更为落后,以集中掩埋为主,落后的处理方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垃圾掩埋场占地日益扩大,一方面,对周边地区人居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另一方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通过渗透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农村分布广泛分散,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落后,没有统一集中的排污处理网络,农村厕所改造还不完善,生活污水未经净化排入当地湖泊、河流,造成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城乡二元对立的同时,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生活垃圾也大范围地向农村地区转移,休闲农业、康养农业吸引大批城市旅游者的涌入,同时完成了生活垃圾由城市向农村的部分转移[5-6]。

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指由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农药、化肥等各种污染物以低浓度、大范围缓慢地向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扩散的现象。可主要分为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污染,地膜、塑料大棚回收不及时造成的白色污染,牲畜粪便造成的污染等。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点数量多、分布广、布局散的特点,造成防控难、监测难、治理难的局面。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压力大,相比较东部发达地区或工业发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加上河南省农业生产模式较为落后,加剧了污染情况的恶化。

2.3 村容村貌脏乱差问题突出

河南省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容村貌不整洁,脏乱差现象问题突出。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农村基础建设资金短缺,路面硬化有限以及绿化树木草坪稀少,造成大量土地裸露,秋冬季节大风吹过,漫天黄沙、尘土飞扬,春夏雨季“水泥路”现象频现,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其次,农民“自扫门前雪”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随意放置,以及专门清洁人员维护的缺乏,导致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尘土遍布,造成农村地区公共场所环境问题突出。最后,农民散养的家禽牲畜污水粪便的处理不完善,致使“院中粪便遍布,院外污水横流”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村容村貌情况的恶化。

2.4 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

河南地处中原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入城务工,从事农业劳动的意愿较低,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农村大学生、农业科研人员受主观愿望、现实制约,下乡之路要比入城之路更加艰难。导致的恶果就是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年龄较大、思想固化,受教育水平低,接受新事物意愿低。部分村民思想境界比较低,眼光短视,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思维定式作用下,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只是一次政绩工程,走形式走过场,没有深刻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人居环境治理是一个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工程,而生态效益不像经济效益一样,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明显的过程,所以部分村民在思想认识上还没绕过弯来。

3 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对策

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面临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问题会长期存在,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任重道远。针对制约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问题,笔者从生活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民思想认识提高四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3.1 推广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

城乡间融合发展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政府给予政策倾斜与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引入资本进行市场化操作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城市向农村提供处理资金、技术、人才帮助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升级,农村向城市提供资源、市场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城乡间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学习东部发达地区及大城市成功经验,推广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责任落实到户,从垃圾根源上把处理成本、资源浪费、污染危害减到最小。生活易腐垃圾集中堆肥归田;建立起一套农村垃圾收运体系,集中运往垃圾处理厂,可回收利用的进行二次循环再利用,可焚烧利用的进行焚烧发电,有害有污染的统一按国家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3.2 整治农村面源污染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推进避免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换升级;改善地膜、塑料大棚材料的使用回收状况,减少白色污染;家禽牲畜粪便集中进行堆肥回田处理。完善检查监督体制,发现问题立刻整改,对面源污染处理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与回馈,对农村面源污染实时监测。运用大数据、5G、云计算等最新科技手段,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向无人化、智能化、AI 化转变,促进面源污染治理的模式创新与产业升级[7-8]。

3.3 系统提升村容村貌

首先,发挥模范的引领带头作用一向是我国探索发展道路的重要工作方法,以几个村为试点摸索提升村容村貌的成功经验,该经验可推广、可复制到全省,最终促进全省农村村容村貌的提升。但要避免千村一貌现象的出现,学习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结合本村历史文化、地理优势、资源禀赋等进行差异化设计,努力营造出一村一貌、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

其次,强化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健全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制度,坚决防止村庄整治建设“一年新模样、两年旧模样、三年不成样”现象出现[9]。村容村貌提升之路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要在村民自身上找,建立健全村民自我管理体制机制,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是促进村容村貌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3.4 提升农民环保意识

改变目前现有情况可主要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入手,政府政策扶持,鼓励人才、资金下乡,提供政策便利让人才、资金在农村留得住,最终形成城乡间人才、资金双向流动、互相促进的发展局面,破解城乡二元发展不平衡难题。通过建设新型农民培育体系,扩大职业农民规模,通过定期的农业技术交流会、学习班、研讨会,在促进省内人才技术交流的同时,学习东部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加强国内技术交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形成完整、有创新力和内生动力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职业农民眼界开阔,思想水平提升,正确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农民环保意识。

4 结束语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及“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仍面临种种困难和问题,但只要坚定信念,针对问题逐一解决,就一定可以形成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新局面,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村容村貌面源人居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到2025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杂谈农村的变与不变
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新途径、改变村容村貌
我的手里拎着一只旧木桶
加快推进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