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之韵
——浅述紫砂作品“紫铃运福壶”的创作及评析*

2021-12-24

陶瓷 2021年11期
关键词:紫砂陶铃铛吉祥

任 航

(南通工艺美术学会 江苏 南通 226000)

1 文化传承的目的

紫砂陶艺最首要的目的就在于传承自身的工法技艺,让紫砂这整个行业得以延续,作为一门诞生于中国民间的手工艺,紫砂陶的生命力让人为之惊叹,即便经历低谷亦传承至今,并在当下越来越表现出繁荣昌盛之态。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紫砂陶艺在传承自身的制作工艺同时还承担起了一部分中国文化的传承。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自身就带有中国民俗文化的属性,其发展随着时代社会的衍进而自然变化,有些无法顺应时代潮流就会逐渐消亡,而能够顺应时代并将自身的工艺属性与文化承载能力相融合,就能不断的发展。所以为了顺应这种规律,紫砂艺术就需要承担起一部分的文化属性,使自身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样只要文化不灭,那么紫砂陶艺就会不断的传承下去。

2 作品“紫铃运福壶”的创作来源

紫砂陶艺对于中国文化的发掘永无止境,作品“紫铃运福壶”的创作就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挂铃祈福的习俗。中国的古人认为挂铃祈福是一件代表吉祥的事。就比如在中国的一些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面,总能够看到系挂着的铃铛,当有风吹过的时候,铃铛晃动发出悦耳清脆的响声,由于中国古建筑大多带有大大的屋檐,这些屋檐如同房屋向外延伸的触角,很多都会设计成带有装饰性的塑造,这种殿堂屋角的装饰性构造与挂着的铃铛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双重的吉祥内涵。这类铃铛民间普遍通称为“风铃”,亦有惊鸟铃、护花铃的说法。所以可以看出铃铛在古建筑中既起到装饰作用,也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进一步查阅古籍就会发现,风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铁马”,古称“铎”,《左传·襄公十四年》中有提到这个字:“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由青铜制成,形如铙、钲而有舌,在那个时代主要用于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流传到后世,其形制逐渐衍变,其使用的场景也发生了变化,当汉代以后佛教传入中国,“铎”就衍变成了佛教布道时所使用的法器,称为“铃铎”,其材质也改由金铜铁等金属制造,后更是被悬挂于寺庙殿宇以及宝塔的屋檐之上,成为风铃。

在古代,人们之所以求神拜佛,主要的目的就在于祈求生活的幸福平安,对于佛寺内的一切都会本能性的学习模仿,挂铃祈福也就逐渐衍变成为了一种民间的风俗,人们对于铃铛形象背后所产生的蕴意也就发生了变化,将铃的造型与祈求幸福,祝愿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作品“紫铃运福壶”即是将铃铛的造型同紫砂壶本身的结构相互融合,从而将这种祈福吉祥的意味容纳其中,其创作的核心并不在于铃的造型,所以并不需要详细的将铃铛塑造出来,而是取其轮廓,摄其意韵,让人能够感受到其中关于祝福的意味。

3 作品“紫铃运福壶”的制作及装饰

吉祥文化在中国广大的民间手工艺术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趋吉避凶的观念深入人心,《周易·系辞下》就写道:“吉事有祥”庄子则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中国文人历代以来诠释“吉祥”的诗词歌赋可谓数不胜数,这些显然代表着中国的整个社会对此已经产生了一种共识,那就是追求安定,美好,幸福的生活,有福则生活美满,没有灾殃,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会认为看到吉祥的符号就会下意识的获得满足,所以作品“紫铃运福壶”的制作及装饰就需要围绕“幸福”的感悟来展开。

图1 紫铃运福壶

这把壶的壶身中间弯折,上下都形成一个梯面,从身筒的外形上看就如同两个相叠的碗,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铃铛的轮廓,上下对称,其中的舌便是茶壶内部的茶水。上部壶身带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平肩过渡,这样的造型通常来说会搭配一个嵌入式的壶盖,但在这把壶上却并没有采用这样的设计。而是制作了一枚圆形的压盖,其盖面明显高于壶肩,无颈的造型使得这枚壶盖直接与壶肩相联系,两者之间的线条并不是顺滑的过渡关系,而是一种层次的提升,在壶盖上方则用暗接法制作了一枚过桥钮,在古代“铎”的顶多通常就有一枚这样利于悬挂的钮,后世风铃中也会设计一枚类似的环扣,暗接法将钮与盖之间的联系设计得更为紧密,两者就如同一体铸造的青铜,无法分割。在壶钮的下方,设置一眼大小适中的通气孔,由于这把壶的平壶肩使得壶口的面积变小,茶壶内的水蒸气的压力较一般会更大,所以通气孔要适当的增加孔径。

除此之外在造型的美观上来看,这把壶的壶身主体部分要尽可能的完整、连贯,壶面古朴、光润,壶流和壶把采用明接法,表现出明显的茶壶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清晰的区分出整体的茶壶和壶体所代表的“铃”的造型。壶流一弯,下侧曲线长上部曲线短,壶把亦采用同样的镶接方法,把身圆,把尾带飞,壶流、壶把、壶钮处于同一中轴线上对称的分割左右,从整个的造型上看,比例得当,前后重心平稳,视觉上给人一种自然顺畅的感受。

最后则是壶面的装饰,作品“紫铃运福壶”只使用了一种装饰——陶刻。其刻画了一幅山中小屋的安宁景象,整个陶刻画面清爽,开阔,画面中的小屋虽然有许多遮挡,但亦勾起人的好奇心,想象着背后是否会变得豁然开朗。从构图表现来看,陶刻的部分全都集中于壶面的上半部分,能够迎着人的视线,对着光亮展示自己,而在壶体下半部分的暗部,基本处在正常人视野的死角,所以没有设置任何的装饰。同时陶刻的装饰作用亦是为了点出全器的创作主题,将生活和福运联系起来,让人从中品味到吉祥的滋味,省出人与人思想上的共鸣。

4 结语

从总体来看,作品“紫铃运福壶”的创作仅仅是基于对古典造物的一点点轮廓性的总结,其在制作中并没有将结构复杂化,而是依旧塑造出传统紫砂壶古朴、简洁、雅致的造型特点,用轮廓性的形体语言与紫砂壶结构相结合,再利用恰当合理的装饰点明创作的主题,以一种和风细雨的方式展现自身的创作意趣。其中包含着中国文化历来追求机箱、幸福、安康的理念,让人能够在品茶之余,亦有一种梦回世外桃源的轻松和感慨,这样的塑造相对比直白的形体表达,显然更为巧妙,虽然减少了一部分的观赏性,但延续了紫砂壶一贯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色,为后续意蕴的联想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当代紫砂陶艺创作的一份,作品“紫铃运福壶”是一次相当稳重的尝试,让人在宁静祥和中体味创作主题和生活的答案。

猜你喜欢

紫砂陶铃铛吉祥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铃铛风铃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挂铃铛的狗
铃铛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