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肌骨超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2021-12-23余莉青余永红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痛风性阴虚证型

余莉青 余永红 方 辉 蔡 劲#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2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本研究旨在探究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肌骨超声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12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15例,平均年龄47.84±14.80岁;女7例,平均年龄57.33±7.28岁;共涉及302个病变关节,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回顾性归纳分析其资料信息。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9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中的痛风分类标准[1]。痛风中医证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分为四型: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肝肾阴虚型。

1.3 关节超声检查及定量分级:应用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选择高频线阵探头,在骨骼肌肉条件下行超声检查。对小关节如跖趾、掌指、指间关节及中、大关节如踝、腕、膝、肘关节等进行检查。

2 结果

2.1 不同中医证型占比及累及关节数比较:122例(302个病变关节),其中湿热蕴结型例67例(累及关节149个),瘀热阻滞型15例(累及关节32个),痰浊阻滞型30例(累及关节77个),肝肾阴虚型10例(累及关节44个)。痛风湿热蕴结型患病率最高(54.9%),其次为痰浊阻滞型(24.6%)、瘀热阻滞型(12.3%)、肝肾阴虚型(8.2%);累及关节数目以湿热蕴结型最高(49.3%),其次为痰浊阻滞型(25.5%)、肝肾阴虚型(14.6%)、瘀热阻滞型(10.6%)。肝肾阴虚型较少见,但病程长,同一患者可累积多个关节。

2.2 各中医证型超声检查阳性率比较:见表1。

表1 各中医证型超声检查阳性率比较[个(%)]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中的湿热蕴结型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滑膜血流阳性率高于痰浊阻滞型、肝肾阴虚型,湿热蕴结型滑膜增生阳性率高于痰浊阻滞型。湿热蕴结型患者多处于痛风的活动期,此时正盛邪实,正邪交争较为剧烈,患者素体痰热壅盛,加之食肥甘厚腻酒醪之品,湿热下注,壅滞关节,热盛动血,加速关节周围的血运,又有津液代谢失常,易造成关节表面软组织炎性渗出、滑膜增生及滑膜血流增多。本研究结果提示,痛风湿热蕴结型病理表现以炎性改变为主,而痰浊阻滞型超声表现中,滑膜增生及滑膜血流阳性率低于其他证型,尤其低于湿热蕴结型。痰浊阻滞型大多病程较长,病久脾胃受损,致痰湿内生,痰浊痹阻经络,留滞关节,且病势较缓,较少受热邪侵扰,无阴虚内热,热象表现不如其他证型明显,故滑膜血流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滑膜因血运不足致滑膜增生的阳性率相对其他证型亦少。另发现,瘀热阻滞型超声表现中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滑膜血流阳性率仅次于湿热蕴结型,其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较于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患者病程更久,湿浊毒邪为热邪熏蒸煎熬,凝为瘀血痰浊痹阻经络,气滞血瘀、经气不行,痰瘀无以排出体外而着于关节。此外,肝肾阴虚型超声表现以关节积液最高。因肝肾阴虚型患者病久,痰湿瘀毒痹阻,湿浊毒邪无以排出体外,流注关节,久则聚为积液,且难以消退,筋骨失于濡养,骨质不充,故关节积液阳性率较其他证型高。

猜你喜欢

痛风性阴虚证型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