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

2021-12-23蓝明平胡文广刘平邓佳陈嘉蕾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底节丙种球蛋白视神经

蓝明平,胡文广,刘平,邓佳,陈嘉蕾

CNS炎性脱髓鞘疾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多发性硬化(MS)、急性脊髓炎(AM)及目前尚不能分类的脱髓鞘疾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疾病是近年来神经领域研究热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预后与其他类型脱髓鞘疾病存在区别,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在儿童中主要表现为ADEM、急性视神经炎、脊髓炎等。国内关于儿童MOG抗体相关疾病报道尚少,且涉及复发病例不多,本文回顾性总结7例儿童MOG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资料,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系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MOG抗体相关疾病的患儿7例,均符合2012年国际儿童MS研究小组提出的儿童获得性脱髓鞘疾病暂行诊断标准[1],细胞转染法(CBA)检测到外周血MOG-IgG阳性。男6例,女1例;年龄5.8~11岁,平均7.6岁;起病年龄4.8~9岁,平均6.4岁。病前均无疫苗接种病史,5例有前驱感染病史(均为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时间无季节差异。排除标准:(1)予静脉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2)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征得患儿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临床表现 首次起病症状包括头晕5例,视力下降3例,头痛2例,嗜睡2例,眼痛2例,音量变小1例,肢体活动障碍及关节疼痛1例。病程中2例出现肢体不自主抖动,1例出现惊厥发作后持续昏迷伴呼吸衰竭,1例出现不自主双眼上翻,1例出现尿频、尿痛,1例出现流涎,1例出现小便失禁,1例出现性格改变。

1.3 辅助检查

1.3.1 实验室检查 7例患儿均完善腰穿CSF检查,其中6例有核细胞数正常,1例有核细胞数增高(46×106/L),蛋白、糖、氯化物水平均正常,CSF寡克隆区带均阴性。7例首次确诊时血MOG抗体滴度分别为1∶10、1∶10、1∶32、1∶32、1∶32、1∶32、1∶320,血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及MBP抗体均阴性。7例患儿血呼吸道病毒抗体、自身抗体谱检测、CSF乙脑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抗体均阴性,2例完善血液抗中性粒细胞胞浆(ANCA)抗体阴性,1例完善CSF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阴性,1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SS-B抗体阳性,1例抗PM-Scl抗体阳性。

1.3.2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儿均完善头颅MRI检查,发现颅内病灶。头颅MRI表现为边界欠清楚的T2及T2-Flair高信号,以白质受累居多,多脑叶受累(5例)。以额、顶、枕叶受累为主(4例),其中1例表现为瘤样脱髓鞘改变;基底节区受累6例,其中2例仅基底节区受累,1例双侧基底节对称性改变,类似代谢性疾病基底节受累表现;丘脑受累4例;中脑大脑脚及脑桥、小脑、胼胝体压部、海马受累各1例;软脑膜强化1例。3例视力下降患儿完善视神经MRI,1例可见双侧视神经增粗,1例单侧视神经增粗,1例正常;2例视神经受累患儿均为前段视神经长节段受累,未累及视交叉。6例完善全脊髓MRI检查,5例正常,1例发现颈胸段脊髓病灶(颈髓为3个节段病灶)。

1.3.3 其他检查 6例完善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其中3例P100波潜伏期延长,波幅正常。6例完善听觉诱发电位检查,1例出现反应阈值增高及波间潜伏期延长。1例患儿完善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示潜伏期延长。

1.4 治疗及随访 所有患儿急性期均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d)×2 d]联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20 mg/(kg·d)]治疗,6例甲泼尼龙静脉冲击3个疗程(每个疗程静脉使用3 d,冲击间期口服泼尼松),1例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2 d(每3 d减半剂量),激素静脉冲击后均给予序贯泼尼松口服[2 mg/(kg·d)]并逐渐减量,总疗程维持6~9个月。门诊及电话随访14.3个月(1~52个月),5例患儿为单相病程,2例患儿为多相病程;1例患儿复发3次,1例复发2次(2例患者复发时血MOG抗体阳性诊断明确)。复发患儿予以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症状缓解;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口服维持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1例患儿首次起病后急性期予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院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口服维持治疗,目前无复发。3例视力未完全恢复正常,1例有不自主双眼上翻表现,均未遗留癫痫发作。1例单相病程患儿治疗7个月后复查血MOG抗体阴性,1例多相病程患儿复发时查血MOG抗体阴性。

2 讨 论

MOG是CNS髓鞘的重要组成部分,MOG抗体相关疾病临床表型谱多样,包括NMOSD、ADEM、AM、脑干脑炎、皮质脑炎及目前尚不能分类的脱髓鞘疾病。MOG抗体相关疾病在儿童中较常见,性别差异不明显。本组患儿性别差异明显,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与既往报道[2-3]不符,考虑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既往[4]报道,低龄儿童(4~8岁)以ADEM表型多见,大龄儿童(>9岁)及成人中以视神经受累最常见。本组患儿平均起病年龄偏小,3例以视力下降起病,4例存在视力障碍,与上述报道的视神经炎在大龄儿童中更常见存在差异,提示视神经受累在低龄儿童中亦不少见。本组患儿中5例起病前存在呼吸道前驱感染病史,提示前驱感染可能在MOG抗体相关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本病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可能为嗜神经相关病毒侵入机体后,导致血-脑屏障破坏,MOG抗原进入外周血液循环,激活相应T、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所致[5]。

既往报道[6-7],本病CSF有核细胞数、蛋白可不同程度升高。本组仅1例患儿CSF有核细胞数增高,所有患儿CSF蛋白、糖均正常,提示本病常规CSF检查可完全正常。若临床症状不能除外MOG抗体相关疾病时,需要积极完善抗体检查,以免漏诊。既往研究[8]显示,多数病例CSF寡克隆区带阴性,约10%为阳性。本组患儿CSF寡克隆区带均阴性,与既往报道相符。血清MOG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及治疗状态有一定相关性,急性期滴度多高于缓解期。抗体持续阳性患儿出现复发概率较高,免疫调节治疗期间血清抗体可转阴,故建议发病6个月和1年后复查,以指导治疗[3,8]。本组1例单相病程患儿治疗7个月后复查血MOG抗体阴性,1例多相病程患儿复发时查血MOG抗体阴性,提示部分患儿抗体滴度与临床复发与否无关联。既往报道[9],约半数ADEM患儿及几乎所有ADEM后复发患儿可检测到MOG抗体。本组2例复发患儿首次就诊时诊断为ADEM,第2次复发时完善血MOG抗体才得以确诊,故建议对首次诊断为ADEM的患儿积极完善MOG抗体检测以指导治疗,并长期随访其复发情况。

MOG抗体相关疾病MRI表现多样,多成斑片状弥漫性分布,边界欠清,T2及T2-Flair高信号,可累及皮质、皮质下白质、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等[10]。脑白质广泛受累是儿童MOG抗体相关疾病最常见的影像学特征。Zhou等[11]报道急性期头颅MRI阳性率达81.43%。本组患儿急性期MRI均存在异常,最常见受累部位为基底节,其次为皮质旁白质、丘脑、小脑、大脑脚等,1例患儿仅存在对称性基底节病变,类似代谢性疾病基底节受累,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既往报道[12],约60%的儿童患者起病时可见丘脑病变。本组4例可见丘脑病变,与既往报道相符。丘脑、海马病灶在本病中具有相对特异性。既往认为,MOG抗体相关疾病较少累及大脑皮质,但近来关于MOG抗体相关皮质脑炎报道[13-14]亦逐渐增多。本组1例头颅MRI增强扫描可见软脑膜强化,临床少见,需给予关注。本病脊髓受累可出现长节段及短节段病灶,多为长节段受累,颈胸段受累多见,部分累及下段脊髓,起病时累及圆锥相对特异[6]。本组6例完善脊髓MRI检查,1例发现脊髓颈胸段病灶(其中颈髓3个节段受累),与既往报道相符。3例患儿存在视神经受累,其中双侧2例,单侧1例,均为视神经前部受累,未累及视交叉,与既往报道[15]相符。与AQP-4抗体阳性NMOSD患儿不同之处在于,本病以视神经前部受累为主,视交叉受累少见。视神经受累患儿中视觉诱发电位(VEP)常常异常,多为P100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与视神经受累程度有关。VEP可作为早期判断视觉传导通路及后期随访了解视力恢复的指标。

本病急性期治疗后恢复快,但复发概率较高。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急性期倾向予以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序贯泼尼松维持治疗并缓慢减量,小剂量长期维持,糖皮质激素总疗程6个月以上。急性期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失败患儿亦可考虑血浆置换。若出现复发,可考虑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3,16],但免疫抑制剂使用尚无定论。有研究[17]对102例复发MOG抗体相关疾病患儿进行随访发现,接受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利妥昔单抗、定期丙种球蛋白(1次/月)治疗组的年复发率明显降低,定期丙种球蛋白组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量表有明显改善。有报道[11],予以利妥昔单抗、霉酚酸酯、硫唑嘌呤、环孢素A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能够减少MOG抗体疾病复发。Li等[2]研究显示,霉酚酸酯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加用组,仅1例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本组7例患儿中,3例加用霉酚酸酯维持治疗,随访至今均未复发,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霉酚酸酯在儿童中耐受良好并能有效预防复发,但仍需长期随访观察。目前各免疫调节药物使用时机尚无定论,需综合考虑患儿起病情况、复发频率、受累部位、急性期治疗效果、MOG抗体滴度及阳性持续时间等情况来选择。目前认为,MS治疗药物(如β干扰素、醋酸格拉替雷等)对预防MOG抗体疾病复发无效,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加重[8]。

虽然本病复发概率较高,但预后比AQP-4阳性NMOSD好。Jarius等[6]对50例患者随访75个月发现,40%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视力障碍及运动障碍最常见。Ramanathan等[15]随访61个月发现,42%的患者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遗留残障中视力下降最常见,其次为运动、感觉障碍等,罕有遗留长期癫痫发作。本组7例患儿总体预后较好,3例患儿视力未完全恢复正常,1例有不自主双眼上翻表现,未遗留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癫痫发作。

综上,儿童MOG抗体相关疾病临床及MRI表现多样,其临床疾病谱仍在不断扩展中,实验室检查推荐采用CBA法检测血MOG抗体。本病急性期治疗方案较成熟,急性期多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但复发率较高,缓解期维持治疗药物选择尚无定论。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偏短,故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本研究小组将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及随访时间,并行前瞻性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儿童MOG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免疫调节药物对疾病的预防及对复发患者的疗效等。

猜你喜欢

基底节丙种球蛋白视神经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与肿瘤相关的视神经病变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