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足球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2021-12-22王在和汤新袁建军徐国添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2期
关键词:校本体育教师足球

王在和 汤新 袁建军 徐国添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花城学校 广东佛山 523814)

1 研究目的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该校明确提出了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确立了五大层面的学校育人目标指向[1]。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指出: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2]。该文以足球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建议,为促进学校体育特色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文以碧桂花城学校足球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该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研究基础。

2.2.2 个案研究法

以碧桂花城学校个案,总结出对其他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展的启示。

2.2.3 实地考察法

针对碧桂花城学校校园足球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并做好过程记录。

2.2.4 访谈法

在调查过程中,对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2.2.5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足球校本课程概述

碧桂花城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以体促德、以德育人”作为该校体育发展目标,以足球为载体,通过“以体育人”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完善,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3.2 足球校本课程体系构建

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逐步落实到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标准中,作为具体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3]。学校在满足国家规定的体育课时以外,每周增加一节足球校本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以必修课程、辅修课程、训练类课程为主。从表1 看出,必修课程是足球校本课程的基础,主要以学习足球的基本技战术、规则、竞赛为主;辅修课程是足球文化类课程,主要陶冶学生的健康情操;训练类课程主要是针对校足球队梯队队员开展日常训练。

表1 足球校本课程开展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技能类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为体育课堂、专业队、大课间、体育社团、足球教研;文化类课程组织形式以体育社团、课余时间为主;训练类课程主要以专业队、大课间、体育社团;总体来说,整合后的足球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组织形式选择性强。

表2 足球校本课程组织形式统计表

3.3 足球校本课程活动开展现状

3.3.1 足球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场地器材情况

从表3 可以看出,体育课堂时间安排是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授课、每个年级每周一次足球专项课,体育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的安排自行授课,场地、器材均达到饱和状态;大课间活动为周一至周五上午10:20~10:15,各班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自行前往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专业队训练为周二、周四下午的16:20~17:00,由负责校本课程的教师带领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专业体育锻炼。体育社团为周一、周三下午的15:30~17:00,由校本课程的教师带领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体育兴趣指导;足球教研为周三、四晚19:00~21:00,进行集体备课、训练。

表3 足球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场地器材统计表

3.3.2 足球校本课程师资配置情况

从表4 可以看出,足球校本课程师资配置具有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本科学历最多、硕士次之;从职称结构上看,一级、二级职称均衡分布;教学辅导经验丰富;年龄相近、易于交流、工作热情较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是该校全面推进校本课程研发的生力军。

表4 足球校本课程师资配置统计表

3.4 足球校本课程的管理现状

足球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推进,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军人物与决策者,对学校中课程权力的分配具有最直接的影响[4]。学校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每学期对学生、辅导教师进行技术测评与考核,建立学生活动档案,明确教练聘任的责任与义务,保障各项课程的有效开展。

3.5 足球校本课程取得的成效

3.5.1 足球校本课程推动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

足球校本课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课程方法体系,形成了以体育课堂教授为主体,专业队训练、大课间、体育社团等开发形式,形成了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和促进,在足球校本课程实施中,调动了全校的力量投入到此项课改中。

3.5.2 足球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动”起来,才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达到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目的[5]。经过运动干预,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校本课程活动的项目和组织形式,促进了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6]。

3.5.3 足球校本课程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在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授课教师承担着技术学习、课程推广及组织教学等工作,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教科研能力得到发展。

3.5.4 足球校本课程加强了社会体育团体和学校的融合

通过加强校园足球与业余足球、职业足球的多方合作,进一步探讨模式中各要素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达成资源共享[7]。该校通过加强和社会体育俱乐部的交流,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实现社会体育校园化、本土化。邀请俱乐部进校交流,极大地保障了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展和课程更新。

4 足球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校本研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有待提高

由于该校办学性质的不同,课时、工作量大、校园安全问题是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顾虑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

4.2 体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强

体育教师不会利用科研方法解决“学训”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想推动校本课程的发展,体育教师必须及时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4.3 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缺乏可操作性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主观性很大,缺乏一定的科学指导,因此在开发足球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加大对评价标准的研究,进一步推动该校足球校本课程研发的科学性。

4.4 缺乏体育课程专家的指导

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该校邀请了专家对语、数、英等课程进行专业的指导与评价,而足球校本课程的研发则没有受到专家的青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足球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受校领导、体育教师、外聘教练等因素影响。

(2)足球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3)足球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研发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科研水平有待提高、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缺乏体育课程专家引领与指导等问题。

5.2 建议

(1)审视制约足球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因素,寻找突破口,有的放矢。

(2)明确体育教师、外聘教练的积极性,增强研发人员的文化修养,提高教科研水平。

(3)制定科学的足球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4)以目前的研发课程为开端,促进校本课程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校本体育教师足球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