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诗意解读城市的天空

2021-12-21

星星·散文诗 2021年34期
关键词:竹笛诗意天空

章 勇

城市的天空有许多美丽的维度,但最能激发读者共鸣的莫过于作者的精神诉求,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慢节奏生活。读了这辑短诗,我仿佛触摸到了编者反向思维的脉搏,悟出了其中的用心良苦,也就是见惯了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内心深处渴望的则是泥土的芬芳、对乡村平凡而普通生活的眷顾。“高过山巅的一缕夕阳/路边张望的小松鼠/挂在树枝上的小苹果/收割完毕散落的谷穗/牛车留下的辙印。”这是西可《冬日的思念》中的诗句。乡村常见的景和物,在作者眼里是那样的亲切和温暖,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这座安静的城市/竟然接纳了我的一生/星星再远也亮着/有雾霾和没有雾霾的日子/好歹也要好好生活。”作者以乡村千年沉淀下来的诗情画意为铺垫,以读者耳熟能详的星星和雾霾为纽带,站在城市发展的瞭望台上审视自己,发掘城市历史文脉的纵深延续,安放自己早已融入城市的心。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当诗意栖居。城市的天空如果没有诗意,就如同春无百花、夏无浓荫、冬无瑞雪一样,失去了它的灵魂和凝聚力。赵俊在《弯曲的小镇》中,面对“城市巨型的建筑”和镶嵌在“硕大风衣上”的“几颗别致的纽扣”,抒发的则是一种诗意的乡愁:“要走出这海市蜃楼,/到达那些被水泥的绣花针缝补的街道。/你还不是要在巨型广告牌前,/收起像小马驹一样的步履……在评价体系多元的当下,/善恶的刻度表,/已在商业的皮靴中弯曲。”作者用诙谐的口吻、白描的手法,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张扬城市的智慧和灵魂,也拾掇个人的欢乐与哀愁。

有责任有担当的诗人,他的诗意往往都蕴藏着强烈的悲悯情怀和匡扶正义的滚烫之心。孙启泉在《夜色中,一些虚词向我靠近》中,聆听那些在城市的旮旮旯旯艰难生存的乡音,也就是为城市发展殚精竭力的农民工的心声,他就忍不住内心的歔欷,渴望诗意栖居:“城市大厦林立千万间/何时才能让他们这些在城市的夹缝间/求生的虚词/不再露宿街头/让他们在一间避寒躲雨的屋里/火光中,灰暗的脸庞/露出暖色和温润的微笑。”作者既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相同的思想底色,又深层反映了作者强烈的精神诉求。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文化标注的特质,在解读城市天空复杂性中注入人文气息和关怀,增加了全诗的深沉与厚重,与那些沉迷于风花雪夜,自恋于小我的诗歌相比,作者独具魅力的思维蹊径,也就显得弥足珍贵。

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诗人用思想的雕刀,塑造城市对当下和未来的意义,既有对过往的尊重,又徜徉在当下,让情感记忆穿越城市的天空,凝聚在方寸之间,筑于形而成于心,给城市诗意的生命,是这组诗的另一亮点。徐甲子的《哑笛》描写道:“一支竹笛,挂在墙上/ 竹笛陪伴一位老人/老人陪伴一支竹笛//老人胡子未白的时候/用竹笛吹来一个女人/后来女人没了/竹笛哑了。”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用一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将一位老人一生的感情,蛰伏在一支竹笛之中,虽然结局有点伤感,但它却是生活的写真,人生的一段温馨,也就契合了现代都市老人的人文之美。在这一辑诗中,多数作者都善于用诗意来解读城市的天空,赋予作品诗意的生命。王庆松的《唯一》别具风采,杜文辉的《雕塑》颇有新意,刘金忠的《迪欧咖啡厅》意味深长,江一苇的《人群中,有人喊了我一声乳名》情真意切,巴音博罗的《听见一辆咣铛铛的有轨电车驶过大街》幽默风趣,但限于短评篇幅,恕不一一点评。

猜你喜欢

竹笛诗意天空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My Mother
冬日浪漫
天空之镜
我的坚守
一和one
天空之舞
天空之门
竹笛